长沙打造华中高科技“硅谷”园区-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长沙打造华中高科技“硅谷”园区

发表时间:2022-08-26

汇聚全球资源,打造华中高科技“硅谷”园区

——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发展实录

■本报记者 王晓红 张静 通讯员 吴晓静 刘迅

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特色的长沙,曾经不敢奢望在短短十年内,产业从小规模、低技术向集约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变。

然而,这座内陆欠发达城市近年来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摩托罗拉、思科、诺基亚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先进装备制造业重工频频出手海外……

2009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3744.8亿元,增速不仅位居全省市州前列,在省会城市中也位居前五。其中,长沙工业位列全国27个省会城市前三名,跃升至4000亿元水平,工业综合效益指数高达320%。

智慧产业园区_智慧园区app_硅谷智慧园区

长沙跨越式发展的背后,不可忽视的是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它已成为推动长沙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位于湘江之滨的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长沙这一新兴产业的发源地。朝气蓬勃的长沙高新区正在成为引领长沙乃至湖南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动力”。

湖南试点22年发展

让我们回到22年前。

1988年,长沙高新区成立,拉开了长沙高新区跨越式发展的序幕。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长沙高新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7年,经原国家科委批准,长沙高新区调整为“一区四园”。岳麓山高新园区(又称“泸沽”)是高新区直接管理的核心园区。

2007年,长沙高新区“一区四园”科工贸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其中岳麓山高新区总收入为5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高新区直管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增长41.1%。

2009年,全球经济进入金融危机的“寒冬”,以“创新引领”、“产业支撑”为主题的长沙高新区频频亮相:合计15.56亿元全年引进外资1.53亿美元,引进土地收购项目20个,总投资86.9亿元。

2010年,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长沙高新区实现了园区经济的良好开局。今年1月,全区实现科技、工贸总收入97.5亿元,增长83%;高新技术总产值84.1亿元,增长89%;税收6.7亿元,增长33%。

目前,长沙高新区已形成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现代农业、生物医药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现有企业1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00多家。开发了1300多个高新技术产品和项目。高新区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200多家。如今,长沙高新区已成为湖南省和长沙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立足长沙,引领湖南,辐射华中”。目前,长沙高新区经济总量在57个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16位,在中部地区6省10个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2。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国家高新区第六位。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

“2010年是高新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谋划“十二五”规划、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关键之年。 ”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谭航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长沙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创新科科技园,坚持创新引领发展、项目引领发展,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泸沽湖科技产业新城,着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试验区、“两型”社会示范区、区域经济增长极建设奠定基础。

智慧产业园区_智慧园区app_硅谷智慧园区

从全球视角打造产业集群

2009年7月9日,中电信息集团与湖南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长沙中电软件园正式开工建设。这个总投资超过30亿元的“大预算”项目将落户长沙高新区。 6年内将吸引约1000家IT企业入驻,新增企业产值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罗社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沙高新区招商正在从“政策招商”转向“产业招商”。招商引资”。准入门槛,建立投资项目淘汰机制,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产业优势。

在长沙高新区,新材料产业集群、机械制造、软件产业集群形成紧密的生产分工协作关系,充分发挥集聚和规模优势,形成合理流动人员、物流、资金、信息流降低了生产成本、贸易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得园区经济的产业特色、产业集聚作用、吸纳大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能力、比较优势日益突出。目前,高新区呈现出企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成长的良好态势,特色日益突出。

先进设备行业是世界一流的。中联重科成功收购意大利,成为中国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产值338亿元,增长46.6%;澳盛特种旋挖钻机产品成功进入欧洲市场;以湘电水泵为代表的水泵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占全国循环泵市场份额的70%以上,位居中国水泵行业第一梯队;以华能自动化为代表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发展迅速,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定为“国际小水电控制设备生产基地”。

新材料产业领跑中部地区。由科力源、博云新材、杉杉新材、晶鑫科技、大淘科技等组成的产业方阵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话语权。

智慧园区app_硅谷智慧园区_智慧产业园区

电子信息产业刷新产业版图。高新区聚集了全省80%以上的软件企业,威胜泸沽产业园已投入使用,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电表研究中心;中电软件园项目开工建设。企业所在信息产业基地新增企业产值超300亿元。

生物制药产业位居全国前列。中南地区最大的医药物流企业双和药业、国内唯一在胚胎资源和干细胞研究与应用领域拥有关键技术的“中华老字号”九芝堂先后入驻园区,带动了方盛、中和、太保等一批年产值。数十亿的医药企业纷纷入驻,使高新区成为湖南省中成药研发、生产和物流配送的重要基地。其中,九芝塘泸沽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达产后将实现产值20亿元;

此外,高新区新能源光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实力也在稳步提升。

与世界接轨创新发展

近日,位于泸沽的“神州光电”传来喜讯。 “神舟光电”生产的高效彩色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已被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正式采用。该材料是全球唯一与台湾科研团队共同研发的高效彩色太阳能发电系统。上海世博会期间,将为中国馆提供250KW电力。这是高效彩色太阳能电池在建筑上的首次应用。

“从美国硅谷到日本筑波科技园,从浦东新区的开发到滨海新区的建设,国内外科技园的非凡发展,无不以关于创新。创新是高新区发展的灵魂,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不竭动力。”谭航生告诉记者。

智慧园区app_智慧产业园区_硅谷智慧园区

科技是根,创新是魂。国际金融危机后,提高创新能力、培育核心技术已成为后危机时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途径。

去年6月1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湖南省科技厅、长沙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长沙高中共建创新科技园——科技区。根据合作协议,各部委、省市将共同努力,将长沙高新区建设成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产业、生活等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功能区,发挥重要作用。带头示范作用。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使长沙高新区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和“长株潭”和“两个社会”建设的创新中心。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国家级创新园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一是建立政府主导的创新政策体系。 “以创新研发体系为主体。三是建立以中介机构为主体的创新服务体系。”谈及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罗社辉告诉记者。

据报道,2009年,长沙高新区调整了30项创新等支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积极谋划高水平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创新政策体系。在相关政策引导下,长沙高新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明显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加大,品牌、专利、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提升。 2009年,工矿企业新授权专利431件,增长46%;新增金杯电工等中国驰名商标5件;中冶长天、胡海杰等企业获得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制定权;中信湘雅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隆平种业获得2009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园区已达到7家通过软件企业CMMI3认证的企业。

“长沙高新区已成为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地。当前,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着力利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企业技术研发平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同时硅谷智慧园区,要把提升产业承载功能与城市新空间建设相结合,加快基础设施支撑与推进项目建设相结合,快速打通路网框架,配套水、电、天然气等,让更多项目顺利落户,发展良好。”谭航生说。

今年,高新区的主要目标是科工贸总收入达到1800亿元,其中岳麓山科技园总收入900亿元,增长超过 20%。

预计到2015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的技术、工业和贸易总收入有望超过3000亿元,相当于目前的经济总量长沙。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