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本网消息(记者 宫秋锦)24日,记者从民政局获悉,我市印发《南通市提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能力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22-2024)”(以下简称“南通市”)《规划》),通过一系列措施,持续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扩容提质增效,努力让老年人“在身边、在家里、在身边”享受优质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规划》明确,到2024年,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显着增强,制度、市场、标准、监管四大体系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成熟完善,服务供给全面专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 以优质高效的市场运作和显着提升质量效益的居家和社区养老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更好满足全市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支持有需要的老年家庭进行适龄改造。到2024年底,将完成不少于1.4万户政府支持的家庭适龄改造。建设和运营家庭护理床位,提供长期护理、康复护理、陪护和转诊等服务。到2024年底,全市新增家庭护理床位3000张。提高居家居家服务质量和效率,分级分类为居家老人提供适宜的养老服务。到2024年底,全市接受居家服务的老年人比例不低于老年人口的18%。
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到2023年底,每个城市街道将配备一个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形成“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街道辖区;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 2024年底前,各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站可提供日间照料、健康管理、文体活动、日常应急服务等;养老机构建设;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城乡老年膳食服务网络,完善老年洗浴帮扶服务标准和规范养老服务平台,完善农村“一帮一”照护服务体系和城市独居老人就诊服务体系开展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建设,到2024年底,全市新建或改造痴呆症护理床位3000张;开展养老小区建设,促进养老小区公共设施与家庭空间的无障碍连接。到2024年底,全市将建设和改造养老居住区。数量不少于2个。
同时,提高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鼓励发展农村养老互助。到2024年底,原则上在建制或较大、老年人口较多的自然村设立村级居委会互助点;党建+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拓展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岗位,加快党员养老服务志愿者建设;发挥农村养老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到2024年底,全市建成标准化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不少于30个,就近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实际困难。
《方案》强调,要创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实施“连锁养老”服务延伸工程,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无缝衔接。到2024年底,一批示范带动,形成以护理为主、辐射周边、兼顾上门服务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试点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到2024年,基本建成全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体系; “养老”和“家政+养老”服务,为其服务的居(小)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进社区居家医疗与养老融合发展,着力加强城郊和农村医疗养老机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