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于2014年5月20-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微软副总裁张亚勤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云计算引领互联网物理化”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了微软在云计算领域的战略,阐述了云计算对互联网物理化的指导。他认为这种趋势会带来很多机会,中国可能会在某些方面领先美国或其他国家,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微软公司高级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董事长张亚勤
以下是演讲稿:
尊敬的吴部长,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很高兴来到一年一度的云计算大会。这是第六次。很荣幸每次都能参加,有机会汇报云计算的一些进展,尤其是微软的一些进展。其实每年召开这个会议也是一个思考和回顾的机会,看看云计算发展到什么样的状态,有什么问题和机会。而且,一年一度的云计算大会也是产业思维碰撞的地方。
我记得前几年的云计算大会更多的是关于云是什么。云是真实的,还是电影?云的定义一直处于教育的状态。后来又到了应用,如何部署云。现已成为业界共识。全世界所有的 IT 公司都在使用云,无论是作为云平台、服务还是应用程序,他们都在使用云。谷歌、微软、亚马逊和 IBM 都在大规模部署云。基本上,中国所有的IT和互联网公司都有云。我经常和朋友开玩笑说,没有云的公司会很尴尬。可以说,云已经成为真正的技术发展趋势,是重要的部署,正在走向健康的发展通道。
我也想借此机会报告微软在云方面的发展,包括我们的全球部署,尤其是在中国。另外,我想借此机会谈谈一些主要的互联网趋势。今年我想谈谈云计算导致互联网的物理化,稍后我会解释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看看互联网的发展,我觉得很有趣。今年是中国互联网的第20个年头,在世界范围内可能是35-36年左右。在最初的 30 年里,我们所做的是将模拟世界或物理世界虚拟化和数字化。将您的文本、音乐、视频、业务流程和信息数字化,然后使用 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连接人和人是一个社交网络。连接人和物品和商品就是电子商务。人和信息连接在一起的是我们的各种浏览器,互联网信息的平台。所以,一开始主要是物理到虚拟化的时代。
现在我认为我们正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进,互联网真正从当前的虚拟化进入现实世界,走向物理化。物理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很多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开始布局和研发很久了,这两年特别是最近一年有了很大的进步。
什么是互联网的物理化?让我总结一下这个行业正在发生的事情。其实有三个方面。第一点当然是将互联网的技术延伸到现实世界,包括我们的传感器网络、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电网、可穿戴计算。最新的技术,使用互联网的技术,就是从这个层面和范围来的。比如现在很多公司都开始在这方面布局了,比如IBM之前讲的Smart Earth,GE讲的工业化互联网,把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交通、电网等,进入实体经济。
另一个维度是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一个非常流行的术语叫做互联网思维。我认为这是相当合理的。对传统企业有很大的启发,包括用户至上、产品快速迭代、粉丝经济、病毒式营销。其实最重要的是和用户有更直接的互动,快速做出市场反应。与我们传统企业的思维方式确实有很大的不同。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有用户、有流量、有用户喜欢的东西,我们要留住,提供更多的价值,然后去赚钱。
另外一个,我刚才提到的,确实是互联网正在进入传统行业,有时甚至会冲击和颠覆传统行业。过去从媒体到零售,现在正在进入金融行业,进入教育行业,进入健康行业等。互联网。
我不会多说这个。我最近在写一篇文章,讲了这三个维度带来的一些影响,不管是全球还是国内,其实我觉得对中国来说是正确的,这个趋势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机会。在某些方面,中国可能领先于美国或其他国家,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传统实体制造业,而我们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 ,说到大数据,整个规模效应,以及如何升级传统产业,中国的需求是最大的。
而且在很多方面,中国企业的开放思维和创业精神甚至可能超过美国。例如,在电子商务中,在美国,您购买东西通常需要几天时间。打车有打车软件,你可能要多付钱。那么很多企业使用的东西,因为目前有比较成熟的IT架构,所以开发速度会慢一些。因此,我认为互联网的实体化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我刚才提到,很多现象其实都在云的背后。我们看到了物理化,我们看到了许多传感器,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未来,智能设备的数量将会增加。增幅约为10倍,这是保守估计。有500台智能设备,由此产生的数据在数量和各种属性上都会是爆炸性的,大量的实时信息,大量的非结构化信息等等。
不知道今天上午有没有院士专家谈过。最近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面的一些新进展,新进展,微软在这个领域已经差不多10年或者20年了,花费了很多时间。他的精力致力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尤其是机器学习和人脑的研究。现在有很多突破,尤其是深度学习。最近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不管是谷歌,还是微软,都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投入巨资。百度上周也聘请了这方面的顶尖科学家,他也将带领百度做这件事。研究方面。
其实,未来在互联网上对大数据的处理,对于发展更智能的机器和人工智能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我们已经变成了一个冷酷的东西,按照规则制造人工智能没什么用的东西。近年来,随着数据越来越多,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包括大脑的认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了真正的突破。我经常告诉现在的学生,机器学习现在和你的英语和你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理解一样重要,是一门必修课,对你未来的职业生涯大有裨益。
简单说说我们最近在微软研究院做了什么,就是利用深度学习帮助他们做出语音智能。另外,让它识别图片。我们知道识别图片非常困难。前期,通过各种所谓的特征,我们需要找到图像的特征,然后做匹配、搜索,做一些学习。现在你可以使用多层深度神经网络,我们做了一个 9 层,并构建了几乎数千个 GPU。你会觉得非常有趣。在每个级别学习时,机器一开始都在寻找像人类一样的形状。后来你发现每一层都出来了,越来越像大脑,最后找到了人脸或者人脸。找到对象。所以,这方面的发展,真的可以像人一样聪明。目前,5-6岁左右的孩子有这样的脑智能水平是可能的。大概再过10年、20年,就会达到成年人的智力水平,未来一定会超越人类。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机器的智能真的超过了人类,我们该怎么办?上周我们举行了这样一个会议来讨论这些问题。深度学习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影响是对云计算、大数据和物理化的巨大推动。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发展。多个数据是无用的。集中这么多数据只是为了做一些简单的挖掘和分析是没有用的。真正的数据是使用云让你的机器更智能,学习人们如何互动,学习人们如何思考。 ,判断的方式,然后作为一个真正的助手,总有一天这个助手比你聪明。
现在我们的数据中心已经扩展到8个地区的16个地区,数据中心很多,我们在基础设施上投入了150亿美元。正如我刚才所说,无论是存储还是计算,发展速度都非常快。现在 55% 的财富 500 强企业都在使用 Azure。我们每 6 个月将计算量翻一番,每 3 个月将存储量翻一番。
我们在几个方面与其他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不同。第一点是我们可以很好的支持混合云,可以做到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完全无缝的链接,无论你在哪里 ,包括你的操作系统,包括你的虚拟机管理,系统认证,安全管理,开发语言、环境、架构,可以完全无缝链接。
当然,我们认为云计算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向公有云方向发展,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许总会有混合的方式。我认为这也是微软的一大优势。我们是唯一能够提供无缝、大规模混合云服务解决方案的企业。
第二点,我们为企业提供三层服务微软云计算,IaaS、PaaS和SaaS。
很多客户也不太了解第三点。我们完全开放并支持开源解决方案,包括操作系统。我们支持各种开源开发工具,不管是PSP等,我们都会支持。此外,我们还支持开源大数据平台,包括。
在中国,我们在去年的云计算大会上宣布公开预览,一年后宣布正式商用。一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事实上,很多方面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Azure落地中国的方式是通过与合作,由运营,微软提供技术,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拥有全球最先进的云计算架构技术,加上我们的本地规模、服务和运营。
另外,Azure在中国的代号叫做“月饼”,这是我们三年前中秋节时设计的一个创意。它支持我在世界上刚刚提到的 Azure 的所有功能。此外,它在中国有两个数据中心,在北京和上海也提供这样的3×2备份。它提供各种服务。我记得我们当时是这样的。预览期间开通了5000个账户,24小时内用完。最近,我们开了一些账户,开发了2000个账户。 4、 5个小时就用完了,所以我们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有些公司是跨国公司想在中国提供云应用及其服务,有些是国内公司想用我们国内的云在海外,包括Azure的全球布局。国内服务。因此,安全和隐私得到充分保障,完全符合我国政府的法规和政策。
具体细节我就不说了。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是我们与 的合作。作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虽然技术不错,但是在中国提供服务的时候,标准很多,操作很多,维护很多,包括快速响应,都是比较欠缺的。因此,与包括蓝讯在内的21世纪互联等国内龙头企业的合作,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优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互补。
我简单说一下Azure的几个案例,其中一个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它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大规模的流媒体应用,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流媒体应用。在近 24 个国家,200 多个频道,数亿人,包括我们提供的所有编码、转码、播放、内容管理、流媒体和各种交互,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应用程序,前后三周。因此,这也说明云计算可以用于实时媒体的大规模应用。这也是第一次验证。我们也学到了很多。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案例。
第二个,和这个非常相似,在中国。我们使用国产Azure来支持春晚。虽然是在中国,但规模和冬奥会差不多。时间会更短,24小时以内。有数以亿计的人在观看和互动。这是一个突发事件,24 小时后很少发生。为此,我们与 CNTV 合作,确保春晚在互联网上的播出和互动。
这是一个很好的混合云示例。其实 CNTV 的内容都在它的网络上,我们 Azure 提供的分析、计算、回放都在我们的云上,双方的互动和合作也很顺畅。另外,CNTV使用开源,所以我们对开源的支持和兼容也比较成功。 CNTV 的 CIO 告诉我们,使用 Azure,整个部署时间可以从三个月达到三天,成本降低 90%,效率大大提高。
另一个案例是与上海市政府合作的项目。这是我们的云服务,也是 Azure 上最大的 SaaS 应用程序。这是我们整个业务历史上最快的增长速度,达到十亿级收入的10A服务。在中国,我们很高兴被上海市政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