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加快实现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四部门:加快实现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发表时间:2022-10-02

中新网12月28日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构建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优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的数据中心。

意见要求,加强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的顶层设计。优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实现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形成“数字网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云资源接入和综合调度机制,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形成“数字链”体系;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跨层次的数据流通和治理,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形成“数字链”体系;深化大数据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金融、能源、交通、商贸等领域的协同创新,工业制造、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农业、科研、航天、生物等,繁荣数据在各行业的智能化应用,形成“数字大脑”体系;加快提升大数据安全水平,加强算力管控和数据资源安全防护,形成“数字盾牌”体系。

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数据中心将形成布局合理、绿色密集的基础设施一体化格局。东西部数据中心实现结构平衡,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的运行用电效率下降到1.3以下。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化水平显着提升,利用率显着提升。公有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社会获取算力的成本显着降低。政府部门之间、政企之间的数据壁垒进一步打破,数据资源流通活力明显增强。大数据协同应用成效显着。全国形成了一批行业数据大脑和城市数据大脑。计算资源和数据资源高效转化为智力资源的局面基本形成,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意见》具体提出创新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推进算力资源服务化等多项举措,具体如下:

创新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

意见指出,总体规划要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根据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气候环境等。适宜的气候。优化节点内的网络、能源等配套资源,引导数据中心集群化发展;汇聚和对接政府和社会计算资源,构建综合计算服务体系;完善数据流通通用支撑平台,优化数据元流通环境;数据处理分析、流通交易、软硬件研发制造等大数据产业生态集聚发展。

优化数据中心布局

优化数据中心供应结构所需的意见。发展区域数据中心集群,加强区域协调联动,优化政策环境,引导区域内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序发展中等规模、集约化、绿色化的数据中心,服务本地计算资源需求。对于效率低、能耗高的小而散的数据中心,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效率。

推进网络互联互通。优化全国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布局,推进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提升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互联互通质量,优化数据中心跨网跨区域数据交换,实现更高质量的数据传输服务。积极推动建立区域数据中心集群之间、集群与主要城市之间的直连数据中心网络。增加对数据中心网络质量和安全的监控能力,提升网络通信质量。推动降低国内省际数字专线电路、互联网接入带宽等重大通信成本。

意见还强调,要加强能源匹配机制。探索建立电网与数据网络共建协同运行机制,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用电成本。加快制定数据中心能效国家标准,推动完善绿色数据中心标准体系。引导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先进节能技术推广应用。鼓励数据中心运营商加强内部能耗数据监测和管理,提高能源效率。鼓励各地结合布局导向探索优化能源消费政策,探索跨省能源消纳和区域内利益共享与合作。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数据中心节能绿色改造。

此外大数据中心,扩大基础设施国际合作。继续加强数据中心建设和使用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数据中心互联互通共享,提升全球信息服务能力。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际网关局、边境站、跨境陆海缆建设,积极开展沿线国际数据中心建设或合作运营。整合算力和数据资源,加快提升产业链端到端交付和运营能力,推动高质量国际合作。

推进计算资源服务

意见称,构建综合算力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云资源接入和综合调度机制,以云服务形式提供计算资源,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支持高水平云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资源调度能力。支持政企合作,打造整合基础计算资源和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环境的公共计算服务,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低成本、广覆盖、可靠、安全的计算服务。支持企业发挥市场化主体作用,创新技术模式和服务体验,

同时,优化计算资源需求结构。面向应用,发挥云集约调度优势,引导各行业合理利用计算资源,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对于需要后端处理和存储,网络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支持能源丰富、气候适宜地区数据中心集群调度;面向需要高频服务调用,需要极高网络时延的服务,城市级高性能,边缘数据中心调度;对于其他算力需求,支持集群调度到区域内的数据中心。

加速数据流集成

意见提出完善数据流通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数据资源采集、处理、确认、使用、流通、交易的制度、法规和制度化操作流程。建立健全数据资源质量评估和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覆盖原始数据、脱敏数据、建模数据、人工智能数据等不同数据发展层次的大数据综合交易新机制。探索有利于形成超大数据要素市场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开展数据管理能力评估与实施,引导各行业、各领域提升数据管理能力。

此外,推进政企数据对接融合。通过开放数据集、提供数据接口、数据沙箱等方式,鼓励对民生服务、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的数据开放。探索形成政企数据融合标准规范和对接机制,支持政企数据联合验证和模型对接,有效满足政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市场化增值服务需求.

意见还要求深化政务数据共享共享。充分依托国家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发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交换通道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机制,扩大政务数据共享范围。加快数据共享标准体系建设和完善,解决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数据标准的非一、数据理解、机器可读性差、语义差异等问题。进一步打破部门数据壁垒。

深化大数据应用创新

意见认为,提高政务大数据综合治理能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推进大数据综合应用。依托国家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互联网+监管”体系,深化政务服务与监管大数据分析应用。支持各部门利用行业和监管数据,建设应对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数据靶场”,定期开展“数据演练”,为决策、研究和调度提供数据支撑重大突发事件期间。

此外,《意见》还提出了加强大数据公共服务支持、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城市大数据创新应用等措施。

加强大数据安全防护

在大数据安全保护方面,意见指出,要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以服务器芯片、云操作系统、云数据库、中间件、分布式计算与存储、数据流通模型为重点,加强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支持。鼓励IT设备制造商、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商、数字化转型企业等产业力量联合攻关,加快技术创新突破和安全可靠产品应用。

同时,加强大数据的安全性。加快构建贯穿基础网络、数据中心、云平台、数据、应用的一体化协同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大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基础网络、数据中心、云服务平台等要严格执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开展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同步规划、建设、运行网络安全设施,提高应对能力。高级威胁攻击。加快风险识别与防护技术、数据脱敏技术、数据安全合规评估与认证的研究与完善,海量数据聚合整合的数据加密保护机制及相关技术监控方法。各行业加强云应用安全防护,保障业务在线安全运行。

安全须知

在保障措施方面,就完善工作机制,做好各项工作落实工作提出意见。鼓励各地创新相关配套政策,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和协同创新实施方案,加快实施。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