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智慧公交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如何既满足老年乘客的需求,又对年轻人有足够的吸引力,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特色化、智能化的公交服务,甚至开发更多的增值服务?这是“智慧公交”面临的惠及全民的问题。
点一下:
手机APP实时查询车辆到站信息
出门前,打开手机“掌上巴士”或“巴士来了”APP,查看你想乘坐的巴士去哪里,计算好时间后出门。自从有了这两件“公交神器”后,身为市民的姜女士对公交车产生了很多好感。“以前坐公交车最怕的就是不知道公交车什么时候到,左右等是浪费时间,现在手机可以查到公交车的到站情况,多更方便。” 江女士感慨道。司机刘师傅在南昌开公交车15年,对公交车的“智能”印象深刻。“过去很多乘客会错过公交车或过站,
我市城轨集团开发的“路路行”APP,让地铁线路信息的实时查询成为现实。“我想换乘2号线,在这里下车。” 在地铁大厦站,一位坐在地铁1号线的女孩通过APP查看换乘信息,与朋友道别。除了便捷出行,“鲁路行”APP还新增便捷服务功能,为市民提供贴心服务。“之前我在千湖大道站丢了一堆钥匙,我在APP上发了一个搜索通知,第二天就找到了。” 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看一眼:
候车电子显示屏让老年乘客不再“盲等”
年轻人可以通过手机了解车辆信息,但不能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怎么办?候车电子显示屏的出现,让老年乘客享受“智慧公交”带来的便利。沙井社区的王大叔平时出行都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他发现现在很多公交车站都有电子显示屏。“以前等车是‘盲等’智慧公交,现在看显示屏就能知道等车有多远,等车的感觉很好。” 王叔说道。
据了解,全市公交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结合公交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覆盖全市4000多辆公交车的智能调度终端、2万多路道路视频监控、一卡通和电子支付信息传感设备,构成了多元化、立体化的公交信息智能感知系统,为公交运营管理的智能化提供数据支撑。
近年来,我市加快建设新一代智能电子站牌、触摸式盲文公交站牌等数字公交站牌。目前,已建立超过 447 个电子公交站牌,提供其经过路线的实时信息。
扫描它:
在线支付减少尴尬
“你在APP上绑定了支付宝,进出站扫码即可。” 出门忘带公交卡和现金的市民周先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第一次用手机扫码。“刚推出的时候没人用,现在用的人越来越多。” 260路公交车司机熊师傅告诉记者,用现金支付的人很少,多用手机或刷卡。是一位年轻的乘客。
目前,我市所有公交均支持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地铁也在2019年8月下旬完成终端设备改造。无现金支付方式,公共交通便利性大幅提升,公交乘客一卡使用率达到83%。
应时而生的“智慧公交”不仅让公交出行融入更多市民的生活,也为我市公交出行的未来打开了一扇窗。
免责声明:转载本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作者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