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意见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主营业务包括IDC业务、IDC解决方案业务、云服务销售业务三大类。
一、IDC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服务器托管服务。根据客户的规模和要求,形成了批发数据中心服务和零售数据中心服务的商业模式。批发数据中心服务为大型互联网公司或电信运营商提供定制的服务器托管服务。批发合作模式下,公司根据电信运营商或大型互联网公司提出的具体规划、设计和运营服务水平要求,投资建设数据中心,按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365×365×与用户协商的运营服务水平。24小时不间断技术运维管理,确保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处于有效安全工作状态,保障用户服务器及相关设备安全、稳定、持续运行,收取服务器托管服务费根据服务器使用的上电柜数量。零售、一般企业等客户(所有终端用户)提供相对标准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网络带宽服务、运维管理服务等。
数据中心服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长期以来在国内同行中保持较大的竞争优势,公司仍在努力寻求更高的突破。公司凭借高效的执行能力、卓越的技术水平、丰富的运营经验以及数据中心规划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优势,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被众多世界级互联网公司认可的专业人士之一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数据中心服务商已获得大量数据中心项目长期服务合同,短期内实现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2、IDC解决方案业务
基于公司长期服务于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延伸主营业务,在数据中心领域具备强大的建设交付能力和运维托管能力,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运营、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开发商业模式。创新; 将公司在规划设计、系统集成、建设、运维、增值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模块化,从而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服务,如设计规划咨询、工程管理、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数据中心改造业务、第三方托管服务等;从而扩大客户群,拓宽公司业务范围;综上所述,解决方案业务和“端到端”负责将业务需求转化为客户的规划、设计、交付和长期运营。
3、云服务销售业务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5G应用的普及,下游客户对数据中心服务商的专业能力、服务范围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云业务销售团队,深入了解各类云服务和产品的特点和适用性,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云服务销售。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探索产业链上下游,为进一步完善自身服务业务范围做战略准备。
(二)行业情况
一、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科学描绘了“十四五”及以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蓝图. 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达到7.8%。在规范发展、包容共享的新阶段数据中心服务,目标是到2025年,数字经济将进入全面扩张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覆盖面之广、影响力空前,正在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关键力量,并改变全球竞争格局。. 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2、东数西算正式上线,引导布局合理化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计算能力枢纽实施方案》,初步提出建设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融合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建设全国综合算力网络的国家枢纽节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2022年2月,四部委再次联合发布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张家口、长三角、芜湖、韶关、重庆、天府、贵安、和灵儿、庆阳、中卫等10个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系统总体布局设计已经完成,“东西方计算”工程正式启动。
3、数据中心向绿色节能低碳方向发展
202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国家能源局四部委联合印发《实施碳中和目标推进绿色环保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和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数据中心运营用电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显着提高,全国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将降至1.3以下,全国枢纽节点将进一步降至1.25以下。碳等级在4A以上。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
4、数据中心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在数字经济和云计算的推动下,在碳中和、数字计算等政策的引导下,数据中心市场不断扩大。据科智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整体数据中心业务市场整体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达到3012.7亿元,同比增长34.6%。未来,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市场资源将进一步整合,市场规模增速将逐步放缓。在数据中心机柜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市场供给也逐渐朝着布局更加均衡、规模效应更加明显、绿化水平更高的方向发展。
2、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近年来,国内大数据产业日趋成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元宇宙、数字孪生等诸多创新技术正逐步从概念走向生活. 承载数据存储、传输和算力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推动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行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产业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公司始终坚持企业发展战略布局,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积极调动利用外部资源,稳步扩大经营规模,构建了新的发展格局,并取得了经营业绩。的稳步增长。
(一)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公司主营业务迅速扩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宣传中心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分析报告(2022年)》 4月9日,数据端口整体规模跃升至行业第二。. 2018年以来,公司先后承接了HB33、JN13等大型定制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运营订单。2019年以来,公司主营业务数据中心项目交付量逐年增加。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东西部三大枢纽节点区。报告期内,ZH13-D项目于2022年1月交付并投产;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与中国联通合作的(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园一期项目,以及公司自建的廊坊、闵行等项目为在紧张的建设和前期准备中。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规模达到366.82兆瓦(MW),较2018年底的68.1兆瓦(MW)增长438%。同时,公司已建成运营34座数据中心,总 IT 负载约为 366.82 兆瓦 (MW),
(二)主营业务稳步发展
公司凭借卓越的建设交付能力、运维管理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积极配合客户业务规模的快速部署;随着终端客户业务需求的逐渐增加,公司此前已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机柜也逐渐上电。,已投产的数据中心项目产能逐步释放。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232.23万元,同比增长29.53%;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约48963.1万元,同比增长29.51%,经营业绩持续稳步提升。
(三)坚持核心发展战略,配置优质项目资源
公司紧跟“东数西算”国家数据中心布局规划指引,数据中心资源布局100%位于东数西算枢纽节点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公司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持续精耕细作,提升服务质量,紧跟国家“东数西算”数据中心布局规划指引,积极探索市场并购等方式实现外延发展,持续拓展和积累核心城市数据中心资源,快速扩大业务规模,挖掘潜在客户。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对公司经营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并预计对未来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3. 可能的风险
1、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
公司业务主要为批发数据中心服务。主要业务模式有:(1)电信运营商合作模式;(2)终端客户直销模式。公司批发数据中心的终端客户均为国内大型互联网龙头企业,客户群体较小。未来,如果最终用户在合同有效期内因多次发生严重运营事故,在合同到期后转让或减少订单,最终用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则与相应基础电信运营商签订的合同为终止,基础电信运营商无法签订合同。其他用户继续履行与公司的服务合同,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数据中心作为数据和信息的存储、计算和交换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随着国内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快速发展,其业务需求迎来了大爆发阶段。对“新基建”的支持”也在增加,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趋于完善。随着国内新一轮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不少传统企业选择向数据中心行业转型。对于数量迅速增长的网络中立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而言,竞争主要集中在服务和专业知识、安全性、可靠性和功能性、声誉和品牌知名度、财务实力、所提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价格上。作为国内主要的网络中立数据中心服务商之一,公司未来可能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竞争加剧使公司面临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抢走的风险,原有市场份额可能会减少;另一方面,竞争加剧也可能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
3、项目交付风险
由于5G、云计算等市场的蓬勃发展,在带动数据中心资源需求的同时,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建设和交付也给公司的项目管理能力带来了更大的挑战。2018年以来,公司先后承接了多个数据中心项目。由于项目建设周期长、规模大,项目建设进度受到当地电力设备、配套资源、气候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可能无法按时完成项目验收和交付。若项目未能通过验收,将延误数据中心的交付时间,公司将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无论是“新基建”还是“数东而西”,都充分展示了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坚定决心。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行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产业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公司始终坚持企业发展战略布局,稳定和利用核心技术优势,有效平衡了规模快速增长与节能降耗的矛盾减少,并实现了“碳中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发展积累,公司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心业务能力突出的专业IDC服务商
数据中心服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长期以来在国内同行中保持较大的竞争优势,公司仍在努力寻求更高的突破。公司凭借高效的执行能力、卓越的技术水平、丰富的运营经验以及数据中心规划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优势,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被众多世界级互联网公司认可的专业人士之一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数据中心服务商已获得大量数据中心项目长期服务合同,短期内实现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公司的能耗管控能力尤为突出。全国运营数据中心年最低PUE可达1.09,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曾荣获全球数据中心行业知名专业机构颁发的“大型数据中心创新奖”和“数据中心年度专项任务团队奖”两项国际大奖。,得到国内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报告期内,公司荣获“2021中国IDC行业碳中和实践奖”、“湾区数字基础设施技术引领者”、“长期“三角新基建数字化转型基石奖”、“DC-Tech杰出创新先锋” "
报告期内,公司在中国信通院新闻宣传中心举办的活动峰会上分享“绿色价值使命,践行低碳理念”、“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运维”工信部、ICT-Event等权威机构。管理》、《新制冷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与思考》等精彩演讲;参加中国通信协会举办的2021年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大会“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新格局”对话环节企业;由数据中心委员会和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促进会联合主办的首届湾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论坛参加了“低碳数据中心的现状与未来”对话环节。认可,在业界铸就了良好的口碑。
(二)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实现节能降耗
十多年来,公司高效、稳定地赋能客户快速发展。业务范围覆盖华北、华东、华南9个核心城市。开创了全国形成布局合理、绿色密集、安全高效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新格局。此外,在绿色和平组织日前发布的《绿云2021中国互联网云服务企业可再生能源绩效排行榜》中,公司凭借可再生能源绩效、能源信息披露、节能减碳绩效、影响力的突出实力。四个维度等在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三名。
在业务规模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公司始终关注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高效、智能化,专注于专业化、集约化的超大型数据中心的投资运营,充分发挥资源、能源、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在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清洁能源应用、先进节能技术推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制度体系实现绿色节能数据中心。工具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公司倡导的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绿色节能,不仅注重每个阶段的细化管控,更注重整体动态发展。公司拥有专业的资源开发和选址团队。早在数据中心选址初期,公司就从地理位置、地质环境、自然气候、社会资源、项目要求、配套设施、建设运营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当地资源。保证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建筑施工和设计规划阶段,根据当地气候、市政条件等因素,水冷冷冻水、风冷冷冻水、干冷器制冷技术、浸没等灵活配置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甚至采用新鲜空气进行自然冷却,大大节省了电力消耗,有效降低了PUE水平. 全国运营数据中心年最低PUE可达1.09;电气技术方面,公司已在全国部署UPS系统、HVDC系统、巴拿马供电系统等,并在部分数据中心采用灵活的交直流配电网络,实现智能电网与云计算的深度融合行业;在施工及设备采购现阶段,公司充分结合技术专业评价、设备采购成本、后期运维投入,采用优质、高效、智能化的设备,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能耗;在运维管理阶段,通过智能运维、大数据采集、分析等技术,优化数据中心能效管理,打造快速响应、节约成本、安全稳定运行和维护环境。
在双碳背景下,全国各地的数据中心建设正在提高准入门槛。更低的能源成本、更稳定的能源供应、更可靠的运维服务、更高效的应急管理措施,正成为获取数据中心客户资源和用户的关键。公司在数据中心规划、合理布局、成本控制、运维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具有数据端口特色和强大市场竞争力的突出优势。
(3)优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努力建设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
作为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商,公司拥有卓越的数据中心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能力。各环节严格落实技术要求和成本控制,真正从细节上落实项目整体精细化管控,实现数据中心交付成本、进度和质量的平衡;我们将检查每个项目的细节,及时设置相应的解决方案,全面提升项目风险控制和响应能力,努力完成客户对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需求。
在新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遵循以成本为核心、进度和资金为双主线、合同为约束的管理模式,主要完成四控四管一协调工作,即四个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资金控制、质量控制)和四个管理(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预算管理)和项目组织协调的过程。同时,针对项目管理的每个过程,遵循计划、实施、检验、处理(PDCA)的管理思想,形成全过程闭环,加强过程管理,防范施工风险,确保交付质量.
在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技术方面,公司着力打造基于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理平台。运维管理平台涵盖公司工单管理、事件管理、资产管理、计费管理、机房管理、采购管理等多部门、多数据中心管理,满足公司透明化、量化管理的需求从建设到运维的各个阶段,提高管理效率,为公司实现跨区域、多数据中心管理提供技术基础。
在成本控制方面,数据中心成本(TCO)分为固定资产支出(CAPEX)和运营支出(OPEX)两部分。数据中心投资大,使用寿命长,数据中心的固定资产折旧占整体成本的比重很大,通常占30%以上。因此,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直接影响数据中心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公司通过初步规划设计和合理布局,有效控制了建设成本。
公司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不仅有效保障了数据中心在后期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运维能力,还具备卓越的快速建设交付能力、项目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有效地保证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兼顾了质量和效率,使业务发展更加有序和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