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我国智慧法院建设已跻身世界前列。中国法院基本建成以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为核心的智慧法院体系,走上了法院信息化的中国道路。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6月3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的评估分析结果。
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97.8%的法院支持网上立案,其中高级法院比例首次达到100%,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比例也达到100%。显着增加,分别达到99.3%。% 和 97.6%。全年全国法院共受理第一审民商事和第一审行政案件,占受理第一审民商事和第一行政案件总数的33.2%。
在网络证据交换方面,全国共有2320家法院支持网络证据交换,占法院总数的66.9%,其中29家高级法院已落实该功能,占比90.6%,增长18.8家% 与 2018 年相比。
在网上庭审方面,全国有2018家法院支持网上庭审,占法院总数的58.2%。其中,23个高级法院、257个中级法院和1738个基层法院实现了这一功能智慧法院,分别占71.9%、62.7%和57.4%。
在全通网方面,全国共有3202家法院使用全通网查控,占法院总数的92.3%;全国法院通过最高法院对全网案件进行查控。4413 件。
在审判过程信息公开方面,2019年全国法院审判过程信息公开率达到99.5%,其中2055家法院审判过程信息公开率达到100%,占59.2占全国法院总数的百分比。
在庭审直播方面,2019年全国庭审直播次数明显增加,达到2倍,直播率为33.2%,较2018年增长17.4个百分点。
终审信息方面,全国3361家法院公开终审信息,高级法院全部公开终审信息,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的比例分别达到98.8%和96.6%。 2018年小幅上涨。当事人通过中国执法信息公开网共联系法官73203次,是2018年的46.7次。其中,法官及时回复62342次,回复率为85.2%,显着高于2018 年。
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指出,各项数据充分表明,2019年是智慧法院从初步形成走向全面建设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思路更加务实进取,始终坚持以司法为元年。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回应和弥补以往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全国各级法院切实落实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思路,重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智慧法院顶层设计取得重大进展, 审判执行、诉讼服务、司法大数据管理智能化建设。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在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实现法院信息化建设系统化、全面实现办案管理精细化、审判执行服务管理智能化、有效提升司法服务效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展望未来,报告提出,法院信息化建设要继续加大推进深度应用力度,稳步提升办案办案智能化水平,打破数据壁垒,加强大数据应用,妥善处理线上线下关系,更新系统,解决信息化制约。全面评估和严控技术风险,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中国智慧球场品牌。(经济日报记者 徐惠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