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停车即将到来。两江新区首个智能停车场2020年底投入使用-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机器人停车即将到来。两江新区首个智能停车场2020年底投入使用

发表时间:2022-11-25

找不到停车位?停车位狭窄不方便停车?取车时在停车场迷路了?而建设中的榆林智慧停车场,将让车主不再为停车发愁。9月7日,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该停车场是两江新区首个智慧停车场,将于明年底投入使用。

16个机器人帮你停车

据隆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停车场总投资约7.5亿元。位于两江国际影视城与季华公园之间,总用地面积约67亩,建筑高度34.7m。由中建三局(牵头单位)、西南建设设计研究院、重庆钢铁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据悉,智慧停车场地上共9层,共有停车位2615个,其中普通停车位2354个,AGV停车位261个。停车场共规划车道出入口7个,其中固定出入口2个,固定出口2个,潮汐口3个,对应7台小车专用升降机和16台泊车机器人。司机按照停车指引将车开进电梯,将车停好。机器人可以自动将车停入停车位。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车流量手动设置潮汐车道,保证车辆快速通行。

停车误差小于5mm

在这个机器人停车库中,智能停车调度系统完成机器人调度、路径优化、任务动态分配、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任务,实现全过程智能自动化和严格管理,业主不不需要进入车库。可以停车。机器人内部装有传感装置,可智能避障,自动调节运行速度智能停车,有效避免车辆被刮花。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这套智能泊车机器人系统定位精度误差小于5mm,可在2分钟内完成汽车的升降、旋转、下降,实现停车。由于采用全自动停车设计,停车场几乎不需要照明和通风设施,降低了对停车场基础设施的要求,降低了能源成本。同时,该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集约化存储,提高车库空间的利用率。

他还表示,该停车场还将支持手机APP预约取车功能,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提前预约,在繁忙时段可节省大量排队时间。

怎么做?

智能停车_深圳停车智能生产厂家_智能ic停车卡制作

1. 停车时,用户根据显示屏上显示的停车指引驶入电梯。车辆借助停车辅助系统正确停放后,终端将进入停车登记流程。

2、用户下车后,只需在操作终端完成存车流程即可。在确认汽车已熄火、手刹已到位、车内无人后,用户将收到一张自动生成的二维码收据或取出汽车码用于取车。

3、取车时,用户凭取车码或收据通过人员门来到取车区,在自助终端输入取车码或扫描二维码收据提车,按系统定时计费付款。完成后,自助终端界面会显示取车队列并告知预计等待时间,用户可前往候车室等待取车。

同样,当前取车进度会显示在候车室的大屏幕上,显示“编号+验证码+排队取车+车道”,并自动语音提示用户取车上车。用户到对应轿厢等待轿厢外门自动打开后,进入轿厢,完成开门、进轿、启动轿厢等操作,将轿厢开出轿厢车。当车辆进入缓冲位置时,出口闸门会自动打开,当用户开车上路时,闸门会自动关闭。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闫薇

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成为大型工厂的典型特征。

传统的制造工厂需要工人根据经验判断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只有在设备损坏时才停机维修。

当今智能工厂中的大量工业设备可以通过实时感知数据明确产品物料状况和故障位置。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因素都可以得到精确控制。

质检一直是制造工厂繁琐琐碎的环节,也是阻碍其智能化的痛点。过去,这个环节更多地依赖工人的经验,效率低下。自动化机械手和视觉识别技术的出现,轻松解决了这个质量检测难题。在精密制造行业,机器视觉已被用于检测机加工零件的表面划痕和凹痕。

在高速海量接入的5G技术的支持下,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传感器数据可以在本地进行采集和管理。工程师可以在后台利用这些实时数据进行定量大数据分析,预测和监控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性别。

在智能工厂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构建的生产链中,各种技术相互关联、协同发挥更大价值。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的余地。

武汉基地是联想自有工厂中最大、最先进的产业基地。搭载联想自主研发的业界首条5G物联网自动化流水线——“量子线”。走进武汉基地,只见机器井然有序地运转着,却不见人影。

据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介绍智慧工厂,这条生产线应用了5G云网融合、物联网、3D仿真、Face ID、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涵盖手机组装、产品测试,质量检验。链接。

“生产线上机器操作和人工操作的所有轨迹数据都可以实时上传,然后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在增强生产柔性的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产品交付效率提升20%以上。” 杨元庆说道。

11条流水线的厂区还有65台全自动运货机器人,每1.5小时运送13000多件原材料。它们会避开人和障碍物,整个操作过程不需要任何人为干预。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数字孪生”技术对生产过程的全面模拟,让生产线不动,优化已经开始。不再像过去那样让生产线运行“试生产”,而是直接让生产线进入最佳状态。状态。

未来,这可能会成为新型智能工厂的常态。(记者 刘艳)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