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近日,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2020年智慧车间示范名单》,共有252家车间入选。
通知指出:为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经过企业自愿申报、市县推荐、材料审核等程序,最终形成名录。现场核查、资信查询、名单公示。
江阴市共有9家智能车间入选。其中,由“毛纺巨头”卢克平创立的江苏阳光集团独占两席。那么这些工作坊到底有多聪明呢?
01 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个性定制服装生产车间
车间于2018年10月开始进行智能化改造,总投资6800万元,引进智能硬件设备1330台,联网率100%。基于物联网和MES系统,依托RFID卡进行全流程数据采集,通过“智能战略指挥中心”进行数据监控,在服装行业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
02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高支精纺毛纺综合车间
车间为2019年投资1.58亿元新建的智能化车间,引进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108台(套),实现云平台与线下纺织MES功能的融合,实现实时监控通过大屏指挥预警中心和可视化看板。
03江阴兴诚特钢有限公司:优质特钢厚板热轧车间
智能设备的连接设备数量已达到90%。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物料自动分配、生产过程中产品信息可追溯、车间环境、资源能源消耗、车间网络系统、作业安全智能管控车间外实现联动协调,管控一体化。
04江苏镇江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风电高精度塔板生产车间
车间广泛采用数字化智能设备,自动化数控智能设备比例达到100%智能车间,设备联网率100%,可实现自动转运。
05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晶圆级芯片级封装车间
车间132台设备联网。通过采集这些设备的数字化生产数据,通过数字化手段调度生产人员,通过二维码RFID等物联网手段,将生产线的物料管理在信息系统中,实现智能控制产品质量。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浪费。
06江苏雪豹日化有限公司:FE生物酶牙膏生产车间
车间拥有智能化设备253台套,联网率达98.17%。车间采用MES、ERP、DCS等管理系统记录产品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了从原辅材料供应、生产管理到仓储物流全过程的精准化管理。并充分发挥OEE、BC等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和诊断分析等功能,使温湿度控制、节能降耗、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显着提升.
07 中粮麦芽(江阴)有限公司:麦芽生产车间
车间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塔式麦芽制造,设备系统高度集约化布置。配备专用电脑控制系统,可根据工艺设定及外界条件自动控制关键信息。车间各工段互联互通,实现生产信息和数据的实时传输、共享和无缝连接。
08江苏海德半导体有限公司:高性能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车间
公司于2018年开始建设“高性能半导体分立器件智能化生产车间”,总投资1500万元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软件的购置和实施。实现了智能仓储和精准配送、车间作业实时调度、产品信息跟踪追溯、核心软件和核心设备自主可控、车间与车间联动协同。
09江阴华鑫电气科技有限公司:高端电机定转子铁芯生产车间
该厂房于2017年1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3130万元。通过华新MES生产管理系统的建立,将厂区仓库和生产数据进行高效管理,实现智能化仓储和精准发货、车间作业实时调度、产品信息跟踪追溯。以及实时监控和自动分析车间状况和能源消耗,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随着国家政策、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多重推动,医院自身的战略发展和功能定位也在不断演变,从过去的“以治疗为导向”到现在的“以健康为导向”数字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现代医院发展的新方向。建设智慧医院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减轻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使医院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增加患者就医获得感,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人民的需要。
不过,虽然智慧医院的建设为医院的管理和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为未来医院的智能化融合描绘了蓝图,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智慧医院的建设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也屡见不鲜。多年来,诸如缺乏顶层设计、患者智能化服务能力不足、智能化后勤管理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智慧医院建设的成效和进一步建设。
环球医疗成立于2006年,作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从2018年开始承接国有企业医院,其中不乏历史最悠久的“老牌”老医院。他们甚至比总部“年长”近70年。这些“老家伙”由于过去十年缺乏投入,信息系统基础非常薄弱。为此,环球医疗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工作。这样一家“年轻”的企业与一家“老牌”医院碰撞出璀璨的火花,在智慧医院建设的道路上,走出了一道不一样的风景线。
缺乏顶层设计VS扎实的信息化基础
信息化是智慧医院的基础,但智慧医院的建设并不是医院信息系统的简单叠加。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很多医院在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时,难以从顶层进行整体设计。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投资或改造。其后果是难以实现一定区域内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患者家中产生的医疗健康信息的互联共享,难以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全覆盖。医疗服务体系。
环球医疗信息化建设与改造从集团和医院统筹出发,对各医疗机构进行“分批、集中”的数字化升级改造,逐步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先后推出新的核心业务、医疗技术援助、运营管理、科研和教学系统,包括一体化诊疗工作站、结构化电子病历、检验管理等100多个模块,完善了业务流程,打破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院内、院内外互联互通,全面支撑临床医疗、患者服务、医院运营管理、教学科研,确保整个医疗流程的闭环管理过程。
患者智能服务能力不足VS提升就医体验
长期以来,大部分医院只注重院内信息化建设,即关注医院自身的便利性,通过提高行政效率和信息传递,从客观供给的角度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效率。但实际上,只有让群众切身体验变化,强调患者在医疗服务中的主观获得感,才是真正的患者服务。2019年上半年,国家卫健委医管局、医院管理局启动智慧服务分类评价试点,覆盖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共21家医院。
环球医疗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产品。通过平台与医院系统的对接,打通线上医疗服务和线下就医流程。线下,平台让患者随时随地进行多渠道预约、多渠道支付、智能导诊、排队叫号、医保对接、信息查询等,减少患者挂号、缴费窗口来回奔波、检查、检查、取单、取药,让患者“最多去一次”门诊;线上,平台与实体医院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融合不断。同时,他们也是为患者提供诊后咨询、术后康复等在线服务的医生,或者家庭医生。他们最了解病人的情况,最能让病人放心。
物流智能化管理水平低VS数据中心建设
后勤管理作为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分散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和分配,使涉及的各部门和员工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加强员工、部门、部门之间的密切沟通和协调,以及医生和病人。配合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工作。目前,我国医院智慧物流建设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是物流系统之间不互通,存在很多信息孤岛,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链条使得无法实现医院后勤工作的启动、运行、处理、反馈和改进。
环球医疗积极推进智能化数据中台建设,汇聚、整合、盘活实体医疗机构大数据资源,借助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为旗下医院临床管理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大数据分析技术,下行反馈到医院业务系统,从而带动业务流程的优化,通过不断推进数据采集方式和技术更新,形成医疗大数据采集核心技术,统一数据标准,制定存储规范、运营管理模型,实现高质量的数据治理,为数据应用和商业价值实现提供基础;同时,
数字化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环球医疗持续推进医院标准化信息化改造、互联网健康平台和数据中心三大板块建设。截至2021年底,环球医疗已完成27家医院标准化信息化改造项目启动,核心系统标准化建设已启动覆盖70%床位;互联网健康平台新上线医院16家,累计上线医院34家;平台实现了涵盖6大主题的近230个指标的自动生成,已完成9家医院的全量运营和临床数据采集,覆盖近400万患者数据、4.5亿条记录、687G数据存储。
此外,环球医疗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也体现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成效。据全球医疗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99.14亿元,同比增长16.3%;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11.9%。甚至受疫情影响,环球医疗的整体业务也受到影响。但在严控风险、稳中求进、高基数的战略基调下,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仍在向好,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智慧医院将推动医院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提升医院治理水平。建设智慧医院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是大势所趋。2022年11月23-25日,数字医疗健康展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以“加速数字化转型,服务健康中国”为主题,围绕数字诊疗、数字医院、数字健康三大主题,打造数字医疗健康展。、信息生态链展示业务、交流合作、产融对接的专业平台,专注解决数字医疗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助力新型数字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实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届时,通用技术集团将携旗下医疗领域子公司参展,还将同期举办首届数字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和多场主题论坛。
参考:
曾行真。(2021)。我国智慧医院技术应用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
徐婷。(2020)。我国智慧医院建设现状与发展路径. 中国医院。
沈佳。(2021)。环球医疗彭家红:“年轻”的医疗集团如何办好“老”医院。健康。
中国网.(2021)。打通基层医疗“最后一公里”,通用技术环球医疗凸显央企办医责任。新浪网。
通用技术全球医疗。(2021)。补齐数字化短板,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健康。
格隆会。(2022)。医疗大踏步,财务稳定,环球医疗(2666.HK)的长期价值。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