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图说:上海老港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来源/受访者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见习记者高阳)日前,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环保展——中国环保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张面向世界的中国环保产业新名片,正在为全球环保人士勾勒绿色生态的未来。现场,由21家上海市环保单位组成的“上海馆”亮相,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专业观众驻足停留。除了火爆的垃圾分类,上海建科集团环保技术中心展出的“环保管家”也成为了现场的“网红”。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打响和推进,市民和环保行业对未来有了更好的期待。然而,不少企业和产业园区却叫苦不迭。明明他们在环保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面对执法部门的检查,总有需要整改的地方。服务机构能否介入,为企业和园区提供点对点的“把脉会诊”服务?
“离奉贤星火开发区不远,有一片居民区,曾经有居民抱怨晚上噪音扰民,高峰期一天投诉几十起。” 上海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晓红给出了这样一个案例。无奈,星火开发区多次排查,都找不到噪音的来源,于是向上海建科集团环保技术中心求助。技术团队实地考察后发现,与一般的噪声干扰不同环保管家,开发区产生的是持续的低频噪声污染,这也让居民颇感不适。“我们多次到现场,用先进的设备检测,
图说:市北高新区噪声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园区和企业就轻松多了——曾有小区居民投诉周边企业污水设施不合格,企业屡查未果。上海建科集团环保技术中心的技术人员赶到后,排除了多种可能,将“罪魁祸首”锁定在了采集系统中。公司按照团队开的“药方”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了“治病”。不少企业觉得,有了“环保管家”后,日常生产安心许多,不再为环保监管的压力而发愁。
“所谓‘环保管家’,就是为园区或企业提供一站式环境管理服务,整体解决企业环境问题。” 蒋小红解释说,“通过常态化的‘体检’和‘诊断’,及时向企业提出预警和针对性措施,避免环境事故的发生。” 据介绍,上海建科集团环保技术中心团队的技术骨干大多是环保部成员或上海市环保局专家库成员。专业人员有可靠的技术支持。
环保程序、污染防治、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环保设计规划……作为一名“管家”,当然要操心的事情很多。“大家都认识到,处罚并不是环保的唯一手段,只有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控,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江小红告诉记者,“环保管家是去年出现的一个模式,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没有门槛,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
龙城之夜,烟花升腾,灯火辉煌;大街小巷,温馨而温馨。和平的画卷在这里缓缓展开。
自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山西省太原市公安机关立足实际,推进“城市大脑”建设,打造“四梁“八大支柱”以圈层排查、单元防控、要素防控为核心。线上线下、线上线下、人防、物防技防、战控一体的立体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城市发展奠定了安全基石。
数据融合激发平安动力
11月4日0时50分,娄烦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在综合指挥室对街道进行视频巡查时,发现两名男子行为可疑。巡警5分钟后赶到现场,当场将两名盗窃车内财物的嫌疑人抓获。
编织一张密密麻麻的视频监控网,伸出工作触角,这是太原市公安局推进警务机制改革、提升警务工作质量和实效、实战能力的一个缩影。加大数据融合融合力度,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实际应用体系建设。服务机制“大整合”。
太原公安深入推进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以情令行一体化、打黑结合等机制为引领。截至目前,全市57个15人以上派出所完成“两队一办”改革;辅”和农村“一警一辅”专业力量全面部署;全市109个立案派出所既有社区民警,也兼任社区(村)“两委”班子成员……一系列改革举措逐步形成了“规范建设、规范运行、管理动态、考核精细化”的派出所工作新格局。
多元共治筑和平基石
“吴叔叔打算把钱打到一个可疑的借贷app里。” 11月15日,金源分局金盛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晓东接到电网运营商的紧急报警后,迅速启动联合劝阻机制。社区干部赶到吴大爷家,成功阻止了吴大爷上当受骗。
近年来公安大数据,太原市公安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复杂的社会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药方:组织138家成员单位组建了7大反诈骗联盟和3大联盟矩阵,并开展“警银联警信联动,开通反诈骗公交车、反诈骗地铁……立体全覆盖的全国反诈骗全社会防诈防屏障正在扎根太原,形成最大的共治合力。
太原公安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安全联动创新,坚持“网格+警用网格”联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防控积极性和管治治安,让4000余名安委、3万余名公安信息员、5万余名平安志愿者加入平安太原大军,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力量,延伸治理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今年前三季度,太原市警务纠纷化解率达到97%。这份优秀成绩单是太原市公安打造共建同心圆的生动实践,
太原公安还注重区域联动,与忻州公安、晋中公安建立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共同应对跨区域治安突出问题。针对汽车等新业态安全监管难点,建立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联席会议、社会治安重点领域排查整改联席会议等机制形成最大的治理合力。
立体防控打造安全防线
开展交通卡口巡航、人员密集场所巡航,为侦查办案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是太原市公安警航大队的日常工作。由34架无人机组成的警用航空队于今年4月11日成立,至今已完成无人机巡逻2700余架次,续航里程约4000公里。
目前,警航队已成为太原市公安开展立体巡航的重要力量。携手公安、武警30个快速通道分队、23个公安武警联合服务分队,在街道上实施24小时“地空联动”一体化、高速查级。太原市公安地空联动、立体防控的创新服务模式正在形成。
此外,太原公安还建设了29个派出所、10个智慧公安卡口、5个数字警务室、14个智慧街道派出所。“摸圈就是感知,感知就是预警,预警就是处置”,圈级监管网络进一步织牢。围绕“最小小区”安全,所有公交车均具备“一键报警”功能,地铁建设视频覆盖站台通道;建成智慧社区903个、智慧派出所563个,基本实现全区公安要素智能管控。
同时,太原公安自主研发了集巡控力量一图显示、警情一键推送于一体的系统。现场画面实时传输,推动实现警力精准部署管控、指挥调度可视化、部队分组作业、实战效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