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智慧社区建设让生活更“智能”-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智慧社区建设让生活更“智能”

发表时间:2022-12-11

社区是城市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是基层社会服务和管理的基础平台。社区治理也是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社区治理效果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社区作为基层治理单位,承担着越来越繁重复杂的社会功能和公共服务需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出现和发展,为社区建设注入了新动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智慧社区也成为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新解题方式。当今的智慧社区可以看作是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构建的智能化社会活动场域,从而实现物的互联和人的交互,为城市居民提供智能化的服务。管理和服务解决社会综合治理问题。

数字治理不仅强调信息技术,而是把数字治理看作是政府、社会和公民之间的一种互动形式,倡导科技为人服务。数字治理非常重视组织因素对数字治理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一个重要因素,但组织中的人员、制度和文化是最重要的条件。科技赋能智慧社区的建设恰恰体现了数字治理的核心本质,即科技与治理的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对组织形态和运行产生深远影响,更加清晰地定义治理。每个治理主体的角色,更准确地分配各自的治理责任。在此过程中,从强调技术为核心到强调技术为人服务,从强调工具理性到强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有效解决了“技术”与“治理”两张皮的问题。在传统治理中。

智慧社区建设中的他山之石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率先探索建立智能住宅技术合作联盟,测试相关应用技术,引导政策规范,形成了智慧社区的雏形。1992年,“智慧社区(Smart)”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此后,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智慧社区建设在许多国家蓬勃发展智慧社区,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纷纷走上探索之路,形成了各自特色鲜明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智慧社区app_智慧社区服务平台_智慧社区

美国的智慧社区建设依托硅谷强大的科技和经济优势,服务于市民多样化的需求。2015年9月,美国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智慧城市周”,发布了“白宫智慧城市倡议”。一些城市采取政企联盟的模式,依托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结合近千个社区的需求,利用物联网技术整合城市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形成一个可以服务数万人的城市。智慧社区。

欧盟于2009年启动了欧洲智慧城市倡议,并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启动了智慧社区计划和社区创新伙伴行动。公民参与是欧盟智慧社区建设的突出特点。无论是意见征集还是项目实践,政府都积极公开信息,吸引公众参与。欧盟成员国结合自身国情开展智慧社区建设。英国的代表是贝丁顿社区的智慧生态项目,他们打造了一个知名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社区。奥地利、西班牙等国家纷纷启动智慧城市项目,西班牙也发布了《2012-2022公民计划》

日本立足于资源受限的国情,其智慧社区建设的基调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智能日本(i-Japan)”战略旨在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社会。在整顿数字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将延伸至社区,建立“智能家居”。日本智慧社区的特点是关注民生,内容涵盖物业、家政、物流、医疗等多种服务。横滨的智慧城市项目改造了基础设施,并在社区层面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部署。

这些国外经验表明,新技术为基层治理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手段,同时不断推动传统治理模式的变革。智慧社区是在新环境下,以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将科技与城市社区等基层单位管理深度融合,以新技术应用推动治理方式和手段不断迭代,以数据和网络为载体的社区。促进治理效率。新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可视为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基层治理。在提高基层治理效率的同时,也在推动治理逻辑和治理结构的转变。

智慧社区建设的中国经验

智慧社区_智慧社区app_智慧社区服务平台

我国智慧社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深度融合》,为智慧社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智慧社区是“城市大脑”建设成果中最贴近居民生活的部分,有助于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可以让居民生活更幸福,社区管理事务变得更加和谐、先进和现代、文明。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浙江杭州城市大脑运行指挥中心时,肯定了杭州市利用城市大脑提升交通、文旅、医疗等系统治理能力的创新成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能化,让城市越来越智能。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再次为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许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提出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通过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建设智慧城市,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北京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海淀区是北京科技创新的核心区。海淀区依托城市大脑,积极构建高度集成的智慧管理系统,融入城市管理和市民日常生活。目前,海淀区已在部分社区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智慧社区平台,产生了新的治理效果。海淀区智慧社区平台集区、街道、社区三级应用平台于一体。三大平台共享数据、协同服务,构建安全、高效、便捷的社区生活环境。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数据。例如,区级平台实现全区人口、住房、车辆、居民服务、垃圾分类、预警事件等数据的聚合排序。该平台还可以根据每个社区的综合服务指数、安全指数、响应指数对每个街镇进行排名。这样的平台依托于“城市大脑”的顶层架构,也包括十几个行业部门的介入。所有数据点和应用都由一个部门管理,部门数据在顶层设计下实现。共享。对于街镇层面,如果需要接入特定的服务项目,比如消防设施,可以通过物联网连接线路和数据。具体需求和指标在街镇层面与社区层面具有相同的执行标准和接口渠道。顶层设计形成后,再向基层延伸,按需安装设备。这样的系统可以满足社区和居委会的需要,在征得居民同意的情况下,增加或启用新的硬件。

智慧社区确实在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城市管理者仍面临一些挑战。以北京的智慧社区建设为例,目前智慧社区还存在数据集成不够、管理功能碎片化、行业缺乏统一标准、智能化综合水平不高等问题。居民参与度低等。智慧社区是一种全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在技​​术的赋能和加持下,社区治理的理念需要随着硬件环境的变化而更新,否则将无法满足现代社区治理的需求。智慧社区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技术。技术能否有效赋能基层社区治理,取决于是否有与之相匹配的治理人才。系统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治理思维是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必须依托。

智慧社区是人类智慧在城市中的结晶体现,它的诞生也旨在为人们服务。技术的智慧应该是集成的,但人类的智慧也应该是集成的,因为技术只是伴随人类发展的工具,而不是人类发展的目的。无论社区形态如何变化,治理手段如何更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始终要坚持。给钢筋混凝土以温暖,给科技以尊重,科技赋能基层治理。不忘让人性的光辉照耀智慧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在确定园区“硬件”改造方案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智能化建设方案设计。要为园区安装“智能大脑”,使其成为全国首个替代传统BA模式的智能建筑。

在上海市普陀区,有一座建于1950年代的老建筑,曾是“国笔”英雄金笔厂旧址。灰白色的外墙、低层、方形、厂房式的布局……在这个以时尚、现代为主旋律的大都市里,这片区域显得突兀又特别。走进园区,15座展现现代工业风的苏式建筑映入眼帘,平面整齐,走廊宽阔平缓。内部设施陈旧落后,难以适应时代发展。

上海英雄金笔厂成立于1954年,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代表着中华民族工业昔日的辉煌。2018年9月,英雄区块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临港集团与临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AI园区建设是合作主题之一。第一个试点项目落在英雄土地上,由普陀区与临港集团联合成立的平台公司牵头建设。通过对老笔厂房舍结构进行微调,配备现代化配套设施,建设集技术研发、创新孵化、知识产权保护于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

生物识别闸机、感应电梯、智能门禁、恒温恒湿自动调节、智能寻车系统……如今,当你走进这个外表依旧复古,内里却“暗藏玄机”的公园,迎接您的将是科技与现代气息。来。它的背后是一个前历史工业区的“智能变形”。

为老厂房植入“聪明大脑”

2019年12月5日,对于中以创新园AI-PARK平台+AI应用建设项目组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历经近两年打磨的全新英雄金笔厂房首次亮相:自动感应配送电梯、智能会议、智慧园区“……”互联网公司等建筑已成功植入园区,在老旧园区建筑中,这里已成为国家“智慧园区”建设的新标杆。

事实上,这个项目早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规划。

当时,上海正着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着力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桃浦智创城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项目。为建设中的桃浦智创城“腾笼换鸟”,英雄金笔厂搬出老厂房。临港集团与普陀区共同设立上海临港桃浦智创城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港桃浦”)。

然而,老厂房改造真的只是拆迁那么简单吗?临港桃浦公司参与了上海多个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深知老厂房改造不能拆,必须加一个“聪明的大脑”。

在决定改造项目之前,团队走访了国内多家厂商。2018年3月,一款来自腾讯物联网类的操作系统“微灵”引起了项目组的注意:在腾讯滨海大厦,电梯没有任何物理按钮。访客在小屏幕输入楼层数据后,将被智能分配到最快、最合理的电梯。通过算法分配电梯,可提升30%的电梯使用效率,节省员工高峰期等候时间。智慧大厦用户通过微信小程序预订会议室。开会前五分钟,系统可将会议室调整为开会模式:窗帘自动拉开,空调调到最合适的温度,

智慧园区规划_智慧园区案例_苏州园区智慧安监

这为当时的公园建设工程提供了思路。因此,临港集团确定了智慧园区的战略决策方案:园区是人工智能产业落地的重要载体,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异构数据的瓶颈为园区交流融合,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创新AI+园区应用场景 为提升园区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有效支撑,需要在AI+园区领域进行探索,形成典型案例和实践经验。

于是,项目组联系了腾讯云微灵团队。不过当时微灵的产品还没有推向市场,仅供腾讯内部使用。蔚领团队原本希望等产品完善后再推向市场,但经过双方沟通后,双方决定试一试,先从一栋楼或者一个小公园做试点。

一座“无BA楼”即将诞生

老厂房改造虽然需要技术创新的“软件”支持,但也需要建筑设计的“硬件支持”。因此,如何在老建筑的有限空间内,将智能系统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成为项目团队和腾讯云团队的关键课题。

一方面是传统的建筑工程师,另一方面是互联网行业的技术人员。这样的组合非常难得,他们开展的项目更是“史无前例”。回顾他们的合作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三步走”:

首先智慧园区案例,为了保证老建筑脆弱的结构不被破坏,所有的墙体都是人工拆除,而不是机械凿凿,施工难度极大。

其次,必须对原建筑进行整体加固,确保通过房屋抗震质量检测和评估。同时,施工还涉及大量的改造和装饰性维修。陶杆、玻璃幕墙、钢结构楼梯间、泛光照明、空调设备等附加设备应体现美观与功能的结合。

最终,在确定园区“硬件”改造方案的基础上,三个月后,最终确定了智能化建设方案的设计:为园区安装威灵“智能大脑”,使其成为第一栋建筑在国内取代传统的BA模式。智能建筑。

“一栋楼没有一个BA”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这让园区项目组和威灵团队“来了精神”,“前无古人”。

在建筑行业中,BA是指建筑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业界早已有成熟的解决方案。缺点是不同系统不能独立连接,背后数据不能互通,系统软件更新迭代很慢。

“楼无BA”的关键在于腾讯云微领系统的应用,它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将传统的安防、照明、暖通、电梯、配电、会议等子系统进行整合全部互联,数据平台还可以与物业管理平台、用户小程序平台对接,拉近系统与用户的距离。

例如,以往传统校园建筑内的摄像头,如果是出于安防目的而设置的,只能进行安防监控。搭载威灵系统后,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将各个安防系统连接起来,形成联动;同时,建设人工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识别物品移位、物品滞留、消防通道堵塞、异常危险行为等,通过弹窗告警、物业工单推送等方式,及时提醒业主。园区管理人员及时处理事故,提高园区安全管理水平。

智慧园区规划_智慧园区案例_苏州园区智慧安监

“腾”云驾“物”已成为现实

用腾讯云微灵团队的话说,“微灵是一个操作系统,先把底层系统布局好,然后交给用户、管理者、运维人员共同开发,打破了各个垂直领域的专业壁垒。”一种真正将万物互联的新模式。”

搭载唯灵系统的中以创新园,为智慧临港、桃浦智慧城赋能,全面提升智慧智联功能布局和环境配套能力。艾园依托安全、稳定、高效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将把握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带来的巨大机遇,为桃浦智创城和未来中以打造优质产业发展生态圈(上海)创新园。

2019年,这个方案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各方的认可。

然而,从“理想”到“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电梯控制系统为例,产业园是国内首个集闸机和电梯控制为一体的智能电梯系统。电梯、摄像头、后台控制设备制造商需与威灵合作接入,相关设备设计、采购、项目执行等协同工作。微信群里讨论,整体方案协调十余次才实现互联互通——每一个硬件背后都有极其成熟的产业链,但各种设备都要根据微系统进行调整,从电梯品牌和型号的选择,小到电路管路的设计,需要重新调试,有的需要定制,

整个2019年上半年,临港桃浦和腾讯云团队将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从配电到楼内照明,从安防到消防……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在测试与的对接。经过半年的磨合和半年的建设,2019年12月5日,智能改造楼终于亮相。它不仅通过采用“修旧如旧”的修复方式保留了老工业风的独栋办公区,还最大程度地赋予了建筑综合协调的智能能力。这种集科技与历史于一体的AI-Park改造方式,将在“智创TOP”中得到推广和完善

结语

事实上,对于上海英雄金笔厂老厂区的智能化改造,中以创新园只是“中以创新园AI-PARK平台+AI应用建设项目”的试点项目。

平台实现各种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集中控制和管理;连接人们并提供信息服务以反映社会和社会价值。平台通过“数字化”、“互联互通”、“智能化”等手段,将信息聚合在连接人、物、物的庞大网络系统中,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加快决策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增加。效率可以进一步解决未来园区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的痛点。

随着上海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中以创新园以园区建设为落地载体,将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园区建设中,必将塑造智慧管理和中以创新园模式的智慧服务。同时,通过中以创新园的建设和运营,有利于加快人工智能在园区的试点示范,提供经验和案例借鉴。

作为临港桃浦与腾讯云的联合作品,该项目屡获殊荣。如今,腾讯云旗下的唯灵智能楼宇系统已在全国交付70多个项目,成长了数百个智能应用场景。在中以(上海)创新园外,陆续有兰生大厦、国贸大厦等近十个标志性项目落地。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