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近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公布了《2022年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优秀案例榜单》。经过层层筛选,“广州民营科技园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从近百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榜上有名。
南都记者了解到,“广州民营科技园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是受广州民营科技园管委会委托,为软通动力量身打造。构建推进园区数字化转型体系,引领园区数字经济发展。
该方案致力于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强化园区产业生态牵引,助力园区实现能源智能化管理和长效运营,打造低碳园区,充分发挥广州民营科技园作为“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的龙头企业。
打造大数据中台+双脑中心,助力运营决策更快更准
据了解,本次评审,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要从方案设计的逻辑性、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可扩展性和经济社会效益价值等方面进行评审等,以期挖掘典型案例应用,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园区建设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智慧园区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1+6+N”是广州民营科技园智慧园区建设的总体框架。其中,“1”是通过大屏实现“一核三园区”可视化管理,轻松掌握整个园区及园区4000多家企业的运营状况;“6”是指涵盖园区规划、建设、党建、产业、招商、智慧等六大业务板块的应用;“N”指的是丰富的智能场景应用。
走进广州民营科技园智慧园指挥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充满科幻色彩的大屏幕。这是广州民营科技园打造的大数据中台。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构建覆盖大数据所有业务场景的功能体系和闭环管理体系,提供一站式开发、管理、服务、安全、运营。维度接口让数据治理更加集约高效,也为园区后续数据拓展提供标准和方法,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激发各类应用活力。
大数据中心可智能监控园区实时景象。
不仅如此,软通动力还利用基于CIM(城市信息模型)的数字孪生技术、辅助决策的AI智能算法、3D立体无缝拼接等先进手段智慧园区案例,为广州民营科技园打造双脑中心。地理信息。以直观的形式,全面展示园区“规划、建设、党建、产业、招商、智慧”六大业务。
“通过大屏,园区土地建设情况、智慧党建成果、企业经营全貌、招商引资情况、园区感知设备状况等一目了然。园区管理者可以全面掌握园区情况,基于智能分析做出进一步科学的运营决策。” 广州。民营科技园负责人这样说。
构建8大应用场景提升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基于大数据中台,广州民营科技园打造了智慧鹰眼监控、智慧无人机巡检、智慧安防、智慧能耗、智慧路灯、智慧交通、智慧食堂、智慧服务8大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园区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除了核心园区,我们还有智能家居、轨道交通、美容健康等多个子园区存在局限性等问题。” 据广州民营科技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此,广州民营科技园为每个园区部署了1-2套5G鹰眼项目监管系统,实现了园区监控的全视角、全覆盖,以及具有环保、自然资源、园区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多级联动、远程指挥功能。同时,无人机巡检系统具备监控巡检、交通监控、环境检测等功能,强化安检能力,提升巡检效率。
5G无人机巡逻系统实景拍摄。
在智慧用能方面,园区通过提供高度智能化的自动抄表和计量,实现园区就地和异地用能(电、水分类计量)的实时动态监控、用能计费和用能管理。用户自助缴费服务及能耗分析,方便管理者了解园区水电消耗情况及异常预警。“就园区每年的支出而言,能源消耗占比非常高,通过智能化改造升级,整体能耗大幅降低,企业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查询能耗数据、支付费用。
5G支持的智能化应用场景,为广州民营科技园营造了更便捷、更高效、体验更佳的营商环境。广州民营科技园还深化服务,发展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餐饮、智慧服务等,不断优化自身“管财管事”的信息化水平。
以智慧服务、智慧餐厅为例,园区定制化小程序系统通过统一的服务入口打通政企沟通渠道,变“等待上门”为“主动服务”;首家5G智慧餐厅可通过人脸识别与自助选餐、在线扣款、刷脸取餐等方式绑定,提升员工就餐体验和食堂服务水平,获得好评企业和员工。
基于以上智慧园区建设解决方案,广州民营科技园在内部实现了“数据一源、企业一展、业务一条线、党建统一管理”,广泛对接内外部服务资源对外服务需求,逐步建设成为可持续、迭代、互惠的数字产业示范区,成为国家级智慧园区营商环境标杆园区。
撰文:南都记者陈卓锐
通讯员/供图:周亚军民科技园
6、目前,不少产业园区在智能化、新能源智能汽车、区块链、信息安全等产业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市投资促进局对重点产业投资有何规划?请详细介绍一下。
谢小刚:我简单介绍一下下一步的工作。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和部署产业园区招商,以重点产业园区为重点,加强对城区的联合招商引资。主要有5个措施:
一是完善城镇联合招商引资机制。会同重点重点产业园区和市相关部门,成立城市联动工作专班,探索建立“一条产业链(集群)、一个专班、一个工作方案、一个特色园区、一个智库支持” 、以“一个投资机构”“一个责任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七个一”产业链(集群)投资和企业服务工作机制,集聚投资、合力发力。
二是根据产业定位,优先支持招商引资。根据重点产业园区特色发展方向,在全市范围内优先安排符合相应产业方向的招商引资项目,市区联合开展招商引资推介,加快重点产业集聚重点工业园区。
三是联合举办行业标志性活动。支持重点重点产业园区举办行业标志性展览、论坛等活动,着力夯实重点重点产业园区“产业人才设计”,提升重点重点产业园区在重庆、西南地区、全国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世界。
四是加快产业生态建设。围绕城市联合招商的既定方向,坚持艰苦创业、先行一步、提质增效,加快招商步伐,加大项目调度督办力度,优化企业服务,推动项目早签、早实施、早收集、早见效。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和“产学研”一体化,加快构建产业生态。
五是注重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提炼重点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打造全市招商引资示范模式。支持其他区县申报重点重点产业园区。今年,市投资促进局会同市经信委明确,分处将对接全市各区县和国家级开发区,职责是分配给头部。各区县与我局协商,明确城市联合招商引资方向。参照重点产业园区扶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