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在合肥168玫瑰园学校,学生练习跳远后,体育老师通过“智慧操场”系统对学生进行点评分析。张亚子 摄
在合肥168玫瑰园学校,学生练习跳远后,体育老师通过“智慧操场”系统对学生进行点评分析。张亚子 摄
在合肥168玫瑰园学校,学生们在“智慧操场”练习跳远。张亚子摄
在合肥168玫瑰园学校,学生们在“智慧操场”练习仰卧起坐。张亚子摄
在合肥168玫瑰园学校智慧体育,学生们在“智慧操场”上练习扔沙球。张亚子摄
在合肥168玫瑰园学校,学生们在“智慧操场”上测量心率。张亚子摄
在合肥168玫瑰园学校,学生们在“智慧操场”上练习跑步。张亚子摄
在合肥168玫瑰园学校,学生们在“智慧操场”练习仰卧起坐。张亚子摄
1月12日,随着智慧学校的建设和应用,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在体育课上告别了传统的尺子、哨子、秒表。 通过智能采集设备的信息管理平台,学生可以轻松获取跳远、短跑、跳绳等项目。 数据,大大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据介绍,该系统借助智能穿戴技术、AI运动可视化分析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采集和分析学生运动数据,自动计算各项运动成绩,形成学生个性化运动档案和成绩报告。 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中“量化难、记录难、监督难、分析难”的问题,让体育课堂更加“智能”。
姚丽萍/文
一个会做饭、会聊天、会打扫卫生的小机器人。 总之,是照顾老人起居的一把好手。
这就是未来AI赋能的“智慧养老”? 不够。 推动这个世界进步的最强大动力在于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智慧养老”。
图说:智慧养老。 黄轩供图(下同)
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是我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 进入数字时代,“智慧养老”是人民城市数字化治理带来的养老服务新业态。
在上海,大城市的“智慧养老”将以怎样的“智慧面貌”出现?
首先,数字赋能让生活更美好。 美好生活的前提是自由、无障碍和非歧视。 因此,大城市“智慧养老”的首要任务是消除数字鸿沟,促进老年人信息无障碍。
上海在这方面的表现如何?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对《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的执法检查,今年以来,上海市首次将“提高100万老年人智能科技运用能力行动”列入" 作为一个实际项目。 民政局联合市大数据中心推出系列智能手机学习培训帮扶服务,提升老年人数字技能。 截至今年9月,全市4600多个服务点、8000多名志愿者服务了150多万老年人。 同时,老年申城G生活、数字伙伴计划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城市“智慧养老”带来的“自由”可以是,对于消除了“数字鸿沟”的老人,我会拿出智能手机,扫一扫二维码,然后,畅通; 或者,我不需要智能手机,拿出身份证扫一扫,然后,畅通无阻。 这种“自由选择”,如今已成为上海老年人生活的常态。
其次,数字赋能让生活更美好,大城市的“智慧养老”就是让养老需求和养老服务的匹配更加精准。 为此,上海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探索和鼓励基层社区、养老机构、社会组织打造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场景,重塑数字化养老服务流程。
标题:发展目标
这样做的效果是什么? 看看昨日黄浦区“智慧养老”的应用场景展示,不难看出微知识。
“一键叫车”解决出行困难,满足老年人、独居老人日常出行、急救叫车、康复出院用车、专车需求; “智慧助餐”提供更加准确、快捷、便捷的助餐场所智能结算,降低在线支付门槛,方便老年人就餐体验。 即使老人没有手机,不能在线扫码,也能顺利吃饭; 轻度认知障碍老人出门忘路,仍不会迷路; “老人用水用电智能监控”,为独居老人安装门磁、水、气智能监控设备,一旦老人安全在家,出现异常情况,就会发出预警,并通过完整的闭环解决方案,实现对老人的居家安全监控; “居家养老床位远程支撑”,依托监测体征的智能设备智慧养老,养老床位将具备“机构化”的护理功能。 专业的服务团队及时响应服务请求,提供上门专业关怀服务...
可以说,“智慧养老”的应用场景涵盖了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安全保障、护理服务、健康保障、情感关怀,都以数字化赋能、精准服务,让优质养老成为可能。 .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上海市民政局的一组数据。 到2025年底,上海将建成100所智慧养老院和1000个数字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培育一批智慧养老应用示范基地、社区和品牌。 同时,努力消除老年人生活中的“数字鸿沟”。
一个目标是——在数字时代,大成养老旨在推动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让“智慧养老”让上海每一位老人都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