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金融统筹“三类资源”以产业园区做大水产品加工业集群-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金融统筹“三类资源”以产业园区做大水产品加工业集群

发表时间:2022-12-26

2020年以来,普陀区围绕传统产业动能修复,通过优化整合社会资本、科研力量、数字化应用资源,进一步释放集聚效应,发挥产业发展引擎作用。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助推普陀水产。 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不断做大做强。 目前,综合体已实现上述企业在全区水产品深深加工全覆盖,产业联盟企业总数达87家,带动水产品深深加工产值增长全区产​​品年增幅在5%以上。

一是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支持方式多样。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将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提供企业扶持、融资模式创新等服务,实现政府资金+社会资本的多元投入。 出台综合体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综合运用奖励、补贴等激励手段,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强化产业扶持。 搭建银企金融对接平台,集聚鱿鱼质押贷款、企业循环贷款、启汇通等31款适合水产品加工业的金融产品产业综合体,与普陀农商行签署深加工信用贷款战略合作协议水产品,30万元以下实现4.35%,30万-200万元优惠年利率5.16%。 2021年,金融服务机构累计发放贷款39.3亿元,提供担保0.3亿元,提供保险116.58万元。

二是硬件资源与智力支撑叠加,集聚科研力量。 立足水产品加工业整体转型,加强对复合型科研人才、机构、设备集成共享的资金支持,力争1+1+1>3。 2021年安排资金4046万元,整合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浙江省海洋渔业研究所、舟山普陀海达海洋开发研究院等研发机构资源。 价值30万余元的大型仪器设备47台套。 2021年实施15项重大共性技术攻关,获得83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开放共享检验检测服务1205项,为企业节约资金3500万元,带动普陀水​​产品深加工率. 水产品加工自动化设备普及率上升到65%以上。

三是数字化应用赋能传统场景,提升经济效益。 加强对传统产业服务、运营、营销数字化应用新场景建设的政策保障,赋能上下游协同创新。 开展数字化+服务,区财政每年安排资金支持水产品加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建设,推动信息服务资源满足企业需求; 探索数字化+运营,实施企业生产、仓储等数字化管理试点,试点企业综合成本下降5%以上。 拓展数字化+营销,建设水产品深加工直播中心和实训基地,创新工厂流水线直播“航母”直播模式。 沈家门渔港普陀水产综合体首届“星浦创业杯”双十一直播电商节将举办,带动公司2021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据安顺日报报道:4月23日,笔者走进位于西秀区杨屋乡石坪村的烤烟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农民忙于移栽烤烟的场景。 打穴、抛苗、浇根水……烤烟移栽过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农民齐心协力,高度配合,抓住了烤烟移栽的最佳时机。

忙碌的种植大户郑忠平说:“我承包了50多亩地来种植烤烟,属于烤烟产业综合体的一部分。平时无论是移栽还是田间管理,会有技术人员帮我,农资完全有保障,今年8月中旬就可以收割,估计有7万到8万元的收入。

郑中平提到的烤烟产业园区,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全国重点打造的“兴业兴烟,多品种共生,农民增收”的综合示范园区之一。 ”。

安顺烟草公司西秀区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指着平坦宽阔的700多亩坝区告诉笔者:“2020年以来,市烟草专卖局采取稳定优质烟叶把稳定烟农队伍作为重要着力点,积极推进‘烟叶多元产业’发展,打造烤烟产业综合体,石坪村烤烟产业综合体就是其中之一。”

从无到有,烤烟产业综合体并非一帆风顺。

“以前这里种玉米、蔬菜,农民自己经营,庄稼分散,经济效益低。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拒绝流转土地,坚持关于自己种植玉米。” 杨屋乡烤烟收购行负责人王永学说,去年,他和村委会的干部一起去走访,为农民算经济账。 他们经常探访到凌晨12点,终于成功流转土地,发展烟草种植。

据了解,2020年3月底,杨屋乡向农民流转700亩土地,用于发展石坪村烤烟产业园区。 园区规划年种植烤烟350亩,轮作烟地种植水稻、米本南瓜等其他产业350亩,构建“政府主导、烟草引导、合作主导”的组织模式。 、农民参与”,搭建“土地、市场、劳动力、设施”四大平台,积极探索解决“哪里种烟、谁种烟、怎么种烟”三大问题。

石坪村烤烟产业综合体主要包括烟叶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区域验证区和贵州大学烟叶育种科研基地。 围绕“发展烟叶、美化烟区、致富烟农”,整合要素,以合作社为平台,创新组织运作模式,强化党建引领,科技支撑,打造以烟草为主体的产业综合体,支持产业,整合多产业。 改善吸烟区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综合体还探索对闲置的棚舍和育苗大棚进行综合利用,在烤烟种植留茬,大力发展蔬菜种植,致力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以烟为本,多元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若干问题研究_产业综合体_兰州新区南部综合产业园区

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

西秀区在打造烤烟产业园区的过程中,注重提高烤烟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成果转化率。

跟随王永雪,笔者来到了贵州大学烟草育种科研基地。

“你可以看到,栏目上都标有名字,这些是贵州大学教师和研究生的名字,都是不同的品种和科研成果。” 基地负责人赵顺江介绍。

贵州大学烟草育种科研基地是由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与贵州大学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建设的。 基地以烤烟新品种理论与应用为研究核心,同时开展与烟叶生产相关的生产理论与技术研究,推动品种及配套技术成果转化产业综合体,促进烟草行业的技术进步。

“今年整个西秀区烟叶种植面积比去年多,在科技支撑下,预计产量和均价都有所提升。” 王永雪说道。

产量增加了,质量提高了,平均价格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增加了。

据了解,2020年,石坪村烤烟产业园区将种植烤烟350亩、水稻260亩、米本南瓜90亩、蔬菜100亩。 2021年,综合体升级为国家级综合体,规划面积2000亩,其中烟草种植面积850多亩,“烟”产业900多亩,让老百姓增收多渠道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和动力。 (陈婷婷、滕璐)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