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实施四川“智慧旅游”建设两项地方标准-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8月1日起实施四川“智慧旅游”建设两项地方标准

发表时间:2022-12-27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日前,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编制的《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指南》和《智慧旅游饭店建设指南》两项省级地方标准,获批发布,将于8月发布。 将于1日正式实施。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为旅游业的迭代升级带来了更多可能。 其中,依托信息化建设旅游“智慧化”,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两项指引是如何制定的? 具体包括什么? 此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指南起草单位相关人员进行解读。

建设县域智慧旅游城市:重点旅游地停车场要支持车位预留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两份指南的编写汇集了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人才。 以规范的思路、方法和手段,在省内外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文旅数字化领域的成功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标准化、流程化、可操作、可复制的标准,推动我省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

其中,《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指南》融合了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和县域智慧旅游发展的总体规范,并结合我省实际,从条款和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旅游场所和服务设施、公众等方面的定义,在服务、宣传营销、旅游监管、安全警示等多方面提供参考标准。

《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导则》规范和描述了旅游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以满足游客游前、游中、游后的全过程,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企业和游客。《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指南》中运用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出了基本技术要求。 起草组相关人员介绍,例如“基础设施”智慧景区建设,包括网络支撑、数据中心、视频监控、公共广播、智慧停车等,具体应细化到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景区以上3A、车站等重点旅游场所,支持车位预约、停车引导、智能寻车、无感支付等应用。

在“旅游监管”项下,主要为政府、企业等管理方提供参考标准,包括通过智能化对景区、特色文化街区、公园、文化馆等重点场所客流进行实时监控。应用,并具有客流预测、情况推演、超限报警、通道控制、流量控制、游客分流等功能。

同时,在《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指南》中,提出县域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和运营应采取数字基础设施自主建设+融合共享的方式。 ,并与数字政府、省市文旅相关数字平台等进行数据接口对接,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支撑服务和重要数据来源。

打造智慧酒店:客房门锁应支持蓝牙或微信开锁

据《智慧旅游饭店建设导则》起草单位有关人员介绍,5G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技术等新技术在酒店业得到广泛应用。近三年旅游酒店业。 标准有助于规范和引导住宿行业的智能化建设和运营。

《智慧旅游饭店建设导则》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充分反映了我省旅游饭店业的基本情况和资源特点。 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旅游酒店应用系统、智慧旅游酒店大数据中心(智慧大脑)、智能化系统平台和建设保障体系5个方面。

内容中不仅有直接面向游客的客房和公共区域的相关服务要求,如“客房智能电子门锁系统可支持蓝牙或微信开锁功能”、“公共服务区域应具备完善的无线网络覆盖”等; 还有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等内部运营管理内容,如“物料调拨动态查询及实时库存”、“自定义账户查询及凭证管理功能”等,助力行业降本增效。

《指南》融合了以5G为代表的智能新技术,通过以大数据技术(智慧大脑)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与运营管理的完美融合,赋能营销策略和多维​​服务体验,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旅游酒店精准管理,营销精细化服务。” 起草组相关人员表示。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县级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指南》《智慧旅游酒店建设指南》的实施,开启了新的征程。新时代我省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酒店以标准化引领建设运营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两导”贯彻标准的宣传培训力度,提质增效有针对性地推进县域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酒店建设运营,助力加快文化旅游数字化转型发展。

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显着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显着增强。 打造“数字廊坊”,成为京津数字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北方信息产业名城已成为全省数字经济领先高地。

近日,廊坊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廊坊市将围绕“1+5”市级主导产业和“7+6”县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一核、两极”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大数据产业进入快车道

站在廊坊开发区润泽路上向北望去,大片新建的数据中心大楼蔚为壮观。 这里是2009年落地生根的润泽(廊坊)国际信息港项目所在地。

“我们建设了12座数据中心大楼,4万多个机柜投入运行,33万平方米的京津冀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已经建成投产。” 京津冀润泽(廊坊)数字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朝南介绍,润泽(廊坊)国际信息港已投入的机架数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运营情况、在建机房规模、服务用户数量、数据中心核心技术等。 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数据中心产业。 花园。

廊坊紧跟时代要求,采取以规划设计为重点、以项目引进为重点、以开发利用为重点等一系列举措,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高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数量达到117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29.65亿元,居全省首位。 京南·固安高新区入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廊坊开发区大数据产业集群集聚50余家骨干企业,成为全市唯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产业)省。 全市数据中心在线服务器数量超过70万台,服务器数量和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 成为京津冀数据存储高地和北方计算中心。

目前,廊坊已获批省级数字车间35家,市级数字车间40家。 持续推进智能化试点示范推广行动,全市124家重点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诊断全覆盖。 围绕打造现代商贸物流重要产业基地,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数字文创等产业蓬勃发展。 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实现农产品全程可追溯、智能监控、标准化管理。

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加快全市网格化治安巡防防控体系建设,建成智慧平安社区194个。 行政审批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6.8%。 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建设。 全市数字城管系统年均办理城管案件40万余件,结案率达99%以上。

“一核两极”布局数字经济新未来

走进位于廊坊市文安县小吴农场的廊坊中德汽车座椅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一批批汽车座椅零部件正在通过激光切割、冲压等工艺生产。

“通过互联网的赋能,重塑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向智能化转型。” 公司总经理陆建康表示,公司通过软硬件结合,打通了生产、销售、管理的各个环节,不仅可以实时查看产量、销售、库存、成本、每天的利润等信息,也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和配件的合格率,为业务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廊坊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围绕周边主要国家战略布局,聚焦廊坊市三大区域、中心城区、北三县、三区南县,提出打造“一核两极”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中心城区定位为数字经济核心引领区,即数字产业化的核心载体。 有效利用中部地区数字产业发展基础,优化发展大数据、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通信导航等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算力服务、航空航天等服务业、科技创新服务业、商贸会展业、数字金融业、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将数字文旅、数字交通、智慧医疗等作为生活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北三县定位为数字京津冀一体化增长极,加快建设“科创燕郊、智造三河、商务工厂、文旅香河”。 与北京市“国际交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相比较,将在“服务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人民生活改善”方面实现与北京市同步进步。 在推动北京市北三县与通州区协调发展中发展数字经济。 依托大厂数字经济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聚焦量子、脑科学、区块链、纳米能源、应用数学等核心领域,促进北京市通州区和北部三县发展壮大统筹试点孵化、生产制造和配套服务。 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聚焦北京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承接,实现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南三县定位为数字化应用和转型推进极,依托雄安优势,谋划数字经济发展。 探索数字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窗口和总部设在北京,运营中心、子公司或创新中心设在雄安新区,产业化基地、先导试验转化基地、技能训练基地位于南三县。 围绕南三县家具定制、特色食品、保温材料等优势产业,做好产业数字化转型,发挥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智能制造,提升提升两化融合水平,加大私人定制和大规模大规模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的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发展,与北三形成特色鲜明、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县城和中心城区。

《廊坊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显着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显着增强,“数字廊坊” ”将成为京津地区的数字产业。 转移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和重要支撑点,全力打造中国北方信息产业名城,成为全省领先的数字经济高地。

7大任务打造“数字廊坊”

显示屏如画卷般缓缓打开,挡风玻璃、水杯上播放着视频作品……固安县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各式各样的柔性屏产品科技感十足。

从无到有,短短几年时间,固安集聚了包括维信诺、亿光科技在内的32家新型显示产业上下游企业。 企业不断渗透合作,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2021年,新型显示产业收入将占到固安产业总收入的一半,为全县数字产业发展做出有力贡献。

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是重中之重。 《廊坊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是指导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主要任务安排在保障等7个方向。

其中,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本市计划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动能,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量提升,继续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数据价值的过程。 落实相应的4项专项行动和14项具体任务,推动主要任务落到实处。

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规划了四项主要任务,即系统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制造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强化工业载体实现集群化发展,推进主体任务落实。 3个特殊行动和7个具体任务。 根据南方三县产业转型升级相对迫切的需求,本市制造业数字化规划在具体产业和抓手上突出南方三县,中心城区和北方三县鼓励发展制造业数字化。工业互联网。

在创新引领方面,规划了三项主要任务:打造超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项专项行动和两项具体任务,推动主要任务落到实处。 专项行动立足廊坊创新资源禀赋,着力加强“京津+雄安+廊坊”创新协同,提升数字经济主体创新能力。

“我们从组织领导、联动协调、要素供给、创新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系统保障措施工业互联网,确保重大任务重大项目落地。” 廊坊市工信局产业科科长贾志杰说。 (河北日报记者孟先锋)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