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周刊|首个创业孵化服务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孵化周刊|首个创业孵化服务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发表时间:2022-12-29

12月14日-12月18日

指导

一、政策消息

1、首个创业孵化服务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二、13个国家级高新区启动企业创新点制度试点

2、行业资讯

一、2020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器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雄安新区深化“三创四建”活动,打造重点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3、北京大学生创业园今年营收近4亿

4、前沿科技落地新平台海尔衣联网全球创新孵化中心正式落成

5、2020湖南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论坛在常州召开

6、武汉“十四五”开启新篇章,中外院士联手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7、全国首个海洋双创基地在厦门沙坡尾揭牌

八、粤澳中药制剂孵化平台初见成效,促进两地医学临床合作

3. 国际新闻

一、中南共建跨境孵化器西安高新区提供有力保障

01

政策新闻

首个创业孵化服务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首部创业孵化服务国家标准《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GB/T 39668-2020)第258号于2020年12月14日正式发布。《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of)为我国首个企业孵化服务国家标准,有助于规范和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的服务质量。

详情请识别下方二维码

13个国家级高新区启动企业创新信用体系试点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组织召开首批北京市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协调会。 会上通报了《企业创新积分制第一批试点实施方案》,系统介绍了企业创新积分制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评价指标、积分方法、数据要求、政策联动等。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点制度试点。

详情请识别下方二维码

02

行业资讯

2020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器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12月17日,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器高峰论坛在南京盛大开幕。 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器管理者、领导、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线下、云端交流,以“不负青春”为主题,以“遇见未来”为主题,重点探讨接力——型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为一体的产业培育生态链模式,为两岸创业者打造“没有陌生人”的创业生态圈。

本次活动最重要的成果是成立了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器联盟。 联盟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辐射全国。 联盟秉承“两岸一家人”的理念,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合作,整合汇聚各方资源,探索青年创业孵化器合作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从而实现共享,共同发展。 共建、互利、共创,更有效地讲述真实、立体、全方位的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故事,谱写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新篇章。

雄安新区深化“三创四建”活动打造重点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三创四建”活动开展以来,雄安新区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有力推动了“六稳”“六保”任务的落实,续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和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引导更多创新资源布局雄安新区。 利用新区数字城市与实体城市同步规划建设的发展优势和机遇,搭建重点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集聚多方资源,促进协同创新发展.

目前已培育出21个大型创新孵化平台,吸引了启迪控股、工银科技、中电科网安院等30余家高端高科技企业入驻,对创新创业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新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首批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全面实施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跨领域应用。

北大学生创业园今年营收近4亿

2020年,北京大学生创业园303个创业团队营收将接近4亿元,带动2217个就业岗位。 2015年,北京市教委牵头建立北京高校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通过与区政府、企业、高校共建,建设了三个市级大学生创业园(良乡园、软件园、科技园)。 三大园区孵化总面积21500多平方米,扶持认定25个大学生创业园为高校分园区,孵化面积近6万平方米,可容纳800余名大学生学生创业团队。

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温馨的创业孵化服务,两年免费场地支持,开展政策咨询、专业培训、法律服务、投融资对接、人才招聘、保荐新四板挂牌创业、团队宣传展示和产业产业对接活动。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完善平台建设,坚持高新技术产业方向,推动全市科技园区优秀创业团队转型。

前沿科技落地新平台海尔衣联网全球创新孵化中心正式落成

12月19日,“场景新生态创新平台”2020海尔衣联网全球创新合作伙伴大会在青岛召开。 本次活动吸引了中国科技创业协会孵化联盟、清科创业中心、商汤科技等多家创业孵化企业参与。 会上,海尔衣联网全球创新孵化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将聚焦前沿技术创新,加快创新项目产业化。

海尔衣联网全球创新孵化中心是在海尔衣联网研究院基础上迭代建立的新平台。 是集产业、资源、资本于一体的新型加速平台。 新平台围绕物联网生态链上下游,聚焦工厂、门店等不同场景,在人才、项目、研发、市场、渠道等关键节点进行全面交互,提供全流程服务支持科技创新项目落户中心。

中心孵化项目涉及13个行业、20种前沿技术应用研究、120多个探索方向。 该平台将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领域的标准和专利布局,形成新兴产业的技术竞争力。

2020湖南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论坛在常州召开

12月18日,湖南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论坛暨项目投融资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本次交流会以“孵化创新赋能动能,投资创业助力发展”为主题,旨在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培养创新人才、孵化科技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等方面发挥作用。 、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会上,科技主管部门专家解读了“十四五”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规划; 孵化器行业大咖、专家学者就孵化器创新开发建设、产业创新升级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 希望各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投身创新型省份建设,对标先进,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融合。培育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活力。

开启“十四五”武汉新篇章,中外院士联手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12月18日,以“聚光谷,创未来”为主题的2020中国光谷3551创业大赛全球总决赛在东湖高新区举行。 大赛已成功举办五届,吸引了全球近万个优质创业项目报名参赛。 众多创业团队在光谷落地成长。

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在赛制上不断创新,比如首次与中国新科、华为、小米集团、人福医药等高新区龙头企业合作。 这些企业携带资金、平台、供应链等资源,从产业技术合作发展需求的角度,助力项目落地光谷。 光谷通过营造“资本+资本+产业生态”的创新创业魅力,让全球顶尖创业项目更愿意来光谷追梦、圆梦,打造武汉创新人才高地。 “十四五”开启新局面。

全国首个海洋双创基地在厦门沙坡尾揭牌

南大洋双创基地(沙坡尾)、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在沙坡尾揭牌启用。 据了解,新成立的公共服务中心集展示交流、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众创孵化、公众科普等功能于一体。 ”,对外展示和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心旨在为涉海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专业、便捷、全周期、全要素的“打卡”服务平台。 未来将陆续推出运行机制和孵化项目管理制度,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建立对接长效机制,通过定期对接会和推介会,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粤澳中药制剂孵化平台初见成效 推动两地医疗临床合作

作为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创新孵化平台,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建设初见成效。 该中心由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与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共同建设。 通过医疗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双方将研究、开发和推广更多创新中药到广东乃至澳门,助力广东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港澳大湾区。

广东是中医药大省。 许多中医医院都有自己独特的经临床验证的经典验方,是制剂开发的巨大宝库。 未来一年,制剂中心将承接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机构的中药制剂委托研发和制剂,促进粤澳医疗临床和学术交流与合作.

03

国际新闻

中南共建跨境孵化器 西安高新区提供有力保障

近日,中南科技园合作研讨会暨跨境孵化器线上签约仪式举行。 中国驻南非大使馆一级巡视员阮祥平、公参沉龙、副局长李友平、副局长达安·杜托伊特出席会议并见证中方《中方合作协议》的签署。 -南非跨境孵化器。 联合建设跨境孵化器,是落实两国元首关于加强科技园区合作共识的积极行动和有益探索。 中南双方将以此为抓手,逐步完成中南科技园区的系统规划建设。

未来,中南双方将以跨境孵化器为载体,举办线上线下考察、展览、论坛、对接等活动,聚焦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新材料和围绕上述产业的海外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推广、人才交流、投资并购等构建服务体系,成为中外双向互通的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南非企业,招揽、撮合有效合作机会,扩大跨境孵化服务覆盖面。

注:本文由WIIN编辑整理。 内容主要来自科技部、新华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白家号、南京政务、潇湘晨报、财讯网、中国经济时报、搜狐网、光明网、腾讯网、重庆高新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金泰信息、中国江苏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政府网、天眼新闻等。

结尾

韵达网络WIIN

云网( ,WIIN,World)创业孵化平台,于2018年1月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100多家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和人士发起成立。

是创业孵化行业的全球网络。 旨在以全球主要城市的创业孵化机构为主要节点,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大公司、投资机构、服务商之间广泛便捷的沟通和智能化。组织、初创企业、企业孵化机构和孵化器。 精准融合,完善全球化、智能化时代的创业生态圈,加速创业、赋能孵化,打造新时代“人类创新创业共同体”。

云网是企业孵化行业的服务商。

为中外企业孵化器开展行业研究和信息、咨询、培训、中介等服务,与国内外孵化器建立密切联系,与国际科技园、创新园区等国际和区域行业组织开展合作。协会(IASP)、欧洲孵化器网络(EBN)、美国孵化器协会(InBIA)、欧盟中小企业中心(EU SME)和全球大学孵化器网络(UBI)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汇集了一批中国企业以及美国、欧洲、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孵化研究人员、企业管理者,拥有大量国内外创业孵化导师资源。

点击“围观”,为孵化赋能!

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文

今年北京冬奥会上,特制机器人“选手”在“冰立方”中表演冰壶投掷,6投6中,惊艳全场。 依托“科技冬奥会”重点专项支持,上海交通大学高峰教授团队的这款六足冰壶机器人将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体育”融合的成果。

9月2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智慧体育高峰论坛举行。本文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9月2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智慧体育高峰论坛在上海闵行区举行。 设施、人工智能与运动医学、运动元宇宙、运动数字智人等国际热点话题。

国内首部《“AI+体育”发展蓝皮书》发布仪式。

骨干教师体育视频纪智慧_智慧体育_mso智慧体育

论坛现场,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首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发布国内首部“AI+体育”发展蓝皮书。 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蓝皮书着眼于AI技术与体育领域方方面面的智能融合升级,打造“1+3+1”综合体系,即“一书、三书”。第一,以及一批首发”。 一个第一,即国内第一本“AI+体育”发展蓝皮书; 三个第一,即第一个科技深度解码冬奥会、第一个全球“AI+体育”全景解读、第一个全国“AI+体育”产业生态研究; 一批第一智慧体育,即首次展示“AI+体育”的几个典型案例,如华为、阿里云、久事智能体育等。

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实验区城市设计暨“未来之舟”AI+运动主题公园启动仪式。

此外,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实验区城市设计、“未来之舟”AI+运动主题公园规划方案也于现场发布。 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区位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扩区,规划占地64公顷,建设上海“未来之舟”园区。 据悉,该园区以“AI+青训”为主题,是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的五个重点园区之一。 建成后将成为北区“双核双轴、四廊五组团”的两大核心生态之一。 绿色核心。

在“国际视野”主题演讲环节,范春海院士围绕“运动健康的转化医学:从概念到实践”为主题,李杰院士围绕“区块链人工智能赋能智慧运动”为主题,李教授围绕“体育人工智能 智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

在“科技冬奥”主题演讲环节,高峰教授、李坦石教授、刘宇教授、霍博教授分别带来了《雪地六足机器人2022北京冬奥之旅》和《科技+医疗保障”,打造北京冬奥会应急医疗保障新体系。 以“科技助力冬奥:神经生物力学赋能技术及其应用”和“冬季运动项目运动员训练关键技术及应用”为主题的主题演讲。

论坛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体育学院作为主办单位,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作为承办单位。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