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享受养老服务 “虚拟养老院”提供智慧养老新模式-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足不出户享受养老服务 “虚拟养老院”提供智慧养老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3-01-08

西部网消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李欢张缇)对于一些有养老服务需求但又不想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来说,居家养老是一种非常适合他们的模型。 随着“互联网+”的引入,虚拟养老应运而生。

西安首家虚拟养老院位于西安市莲湖区。 记者在呼叫中心看到,监控大屏上可以看到平台上所有老年居民的信息。 有的是信息显示,有的是视频实时监控。 住在家里的老人或他们的孩子,喜欢点餐,可以通过电话或手机客户端来订购所需的服务。

西安金宝美养老中心主任薛梅:“虚拟养老院就是通过互联网打破普通养老院的围墙,我们需要进行居家评估、适龄改造,包括更全面的第三方连接养老院的服务。服务转移到老人院。”

信息化智能养老_智能养老_智能养老系统

可提供一般老年人需要的家政、专业护理等虚拟养老院。 平台本身有家政和护理团队。 此外,还围绕各个社区与多家第三方合作,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记者了解到,这家虚拟养老院于今年3月上线。 莲湖区的老人可以免费在平台录入信息,只需要为他们订购的服务付费。 除了虚拟养老院,辖区内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通过电话等方式满足居家老人的需求。 目前年使用量约10万人次。

莲湖区民政局局长、西安市老龄办主任肖红:“截至目前,已有2000多名老人申请了虚拟养老院服务。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人口状况来看,居家养老无论是家庭成本还是社会成本,都是最省钱的。

仍然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智能养老,老人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的庞大“虚拟社区”享受养老服务。 虚拟养老院确实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养老模式,但这种模式要想长久发展,专业护理人员短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肖红:“目前护理人员队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事实上,随着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数量的增加,需要更多有专业知识和志向的年轻人来从事这项工作。这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但是,老年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和年轻化仍然非常困难。

据了解,目前政府部门正在探索对护士培训给予补贴,并将护士队伍建设与脱贫攻坚挂钩,扩大和提高护理队伍的规模和水平。

联网呼叫系统、智能康复设备——

“一键式”直达智慧养老让安心(在线中国)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社区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水表、智能门磁等联网智能设备。 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街道城市交通中心实时接收智能设备发送的数据,第一时间掌握社区独居老人情况。 及时处理社区老人居住情况,为社区老人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新华社记者方哲摄

为更好满足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家园的意见》和社区养老服务》(以下简称《意见》)。 、积极推广智能家居和社区养老服务,鼓励运用丰富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的养老服务形式,解决空巢、独居、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和长期照料问题。

方便更多场景

“我又低血糖了,我的抗贫血药用完了。” 不久前,家住山东省莱州市文昌路街道崇文社区的空巢老人周菊芳突然感到头晕目眩。 危急时刻,老人立即按下“一键呼叫”求救。 在社区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向社区服务医生报告了老人的身体情况,购买了抗贫血的药物,赶往老人家中……

为应对空巢老人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崇文社区在“一键通”的社区服务体验基础上,为“互联网+”的居家老人定制了“一键呼叫”紧急呼叫服务系统。呼叫代理”近年来。 . 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帮助时,老人可以通过寻呼机直接呼叫社区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会按照网格划分快速交接处理,为老人提供方便、贴心的服务。

“只要老人按下‘一键呼叫’按钮,相关情况就会显示在小区的大屏幕上,来电者的姓名和详细地址也可以显示在手机屏幕上,所以以便社区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上门。” 崇文社区副主任张松春说,“一键呼叫”省去了繁琐的操作步骤,工作人员也是24小时待命,随时帮助老人解决突发事件和实际困难,让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智慧养老。

除了“一键呼叫”,一款可以自动呼救的“智能手表”最近也成为了“养老圈”的热门单品。 通过纳米传感器,手表可以实时采集佩戴者的心率、血压、血氧等生理数据。 当老人身体不适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平台会自动预警并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家属,服务人员也会及时联系老人和家属确认情况第一时间,让老人能够及时得到帮助,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安全防护、日常护理、情感关怀等智慧养老设备和系统在全国多地落地应用,智慧养老产品将不断满足养老需求,为老年人带来福祉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中。 方便的。

“无障碍”居家保健

缺乏护理,行动不便。 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在家庭保健实践中存在各种障碍。 在近日举办的江苏国际养老服务产业博览会上,众多参展商带来了最新的“无障碍”养老改造样板房,为老年人在家享受高品质健康护理体验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平地设计、疗愈色彩的家装、可自由升降的护理床……走进“老博会”展出的样板间,“无障碍”、“宜老”的概念奔跑通过房间的整体布局。 厨房使用的升降柜系统,可通过遥控设备调节高度,让老人无需攀爬即可获得高处物件; 屋子另一角的旋转衣橱配有遥控衣架和专用取物夹,方便坐轮椅的老人轻松整理、拿取衣物。

除了全面“无障碍”的家装,本次展出的多款“宜老”样板间还汇集了多项居家保健“黑科技”,包括可一人操作的电动换档器、智能将康复训练融入放松游戏的康复床和康复系统,可以满足部分失能老人和特殊群体日常生活和身体康复的特殊需要。

“‘老龄化’改造可以大大减少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意外的发生。” 展商朱伟表示,下一步将在样板房改造中加入温度、运动等各类传感器,通过后台智能云平台全天候监控相关数据,确保展馆安全。老人日常居家活动,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让老人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实现居家保健,享受高品质的护理生活。

智能养老基地_智能健康养老行动计划_智能养老

量身定制个性化养老计划

在养老硬件不断完善的同时,养老服务也依托技术手段不断升级。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培育养老新业态智能养老,提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新目标。

对此,不少养老机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纷纷推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 从购买生活用品到预约上门问诊,只需一键下单,即可将相应的养老服务送到您家门口。

与此同时,一些养老机构也开始探索居家养老新方式,根据每位老人的特殊需求定制个性化养老方案,精准服务每位老人的需求。

智慧养老服务的不断精细化,离不开大数据信息平台的有力支持和保障。 此次发布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丰富智慧养老服务形式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建设。 持续创新智慧养老产品供给。

作为智慧养老“先行者”,上海市长宁区推出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将老年人身份信息、养老政策、养老顾问等信息整合到大数据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与市养老服务数据库。 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和AI智能外呼系统,平台可在全区形成全覆盖、常态化、智能化的独居老人照料机制,为满足老年人日常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上海已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打造线上“养老服务平台”,集聚整合养老服务中心、日间服务机构、社区老年供餐中心、社区等3000多家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机构。 详细信息实现一屏查询、一键直达相关养老服务,形成全天候响应的智能养老服务新平台。

陈金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