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领跑者——首个获得“鲁班奖”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诞生记
近日,珠海横琴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荣获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鲁班奖”,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 横琴管廊是中国建成里程最长、管线种类最多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蛟龙横琴“大动脉”
横琴管廊位于珠海市新区,是国内第一条建在漫滩软土区的综合性管廊,全长33.4公里,投资22亿元,其中一-方舱式、二方舱式和三方舱式三种车厢式断面,沿市政主干路网呈“日”字形排列。 设立管控中心,对综合管廊运行进行监控管理,系统服务整个新区,满足新区开放岛、活力岛、智慧岛、生态环境等需求。 岛屿规划理念的需求。 管廊包括供水、电力、通讯、凝结水等6类管线,配备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视频监控、火灾报警四大系统,具有远程监控、智能监控(温控、有害气体)监控)、自动排水、智能通风、消防等功能。
2009年的横琴,没有宽阔的道路,没有高楼大厦,到处都是香蕉林,还有大量的鱼塘和沼泽。 在这里“锻造”横琴的“大动脉”,无疑是在“豆腐脑”上修筑地下“长城”。 面对挑战,二十冶的建设者没有退缩,而是将几十年来冶金工程建设领域对水、电等管道的严格要求运用到管廊建设中。 以鲁班奖的严格要求,开始建设当时全国最大的管廊。 从2010年5月在横琴环岛北路打下综合管廊第一根桩,到2013年11月最后一段管廊主体结构浇筑完成,建设者历时3年多,打造“长征路”。
廊道先锋,摸着石头过河。 当时,我国综合管廊建设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没有出台相关的设计和施工规范。 没有可遵循的规范,没有可借鉴的经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为实现国际化、超前规划设计的理念,建设者大胆创新。 一体。 规划阶段综合考虑全岛总体规划和管廊专项规划,多次组织设计单位认真梳理横琴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模等基础数据,从管廊断面尺寸、覆土深度、平面位置、竖向布置到库区划分、管线布置、维护检修、通风、消防和监控等,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精细化,管廊规划设计最大限度的合理化、科学化。 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综合考虑横琴未来发展空间,结合廊道管线的特殊要求,将市政管线由“平面交错”改为“立体集约”布局,首次纳入220千伏电力电缆进入综合管线 首次每0.8公里设计阶梯式出入口,方便检修。 同时,设计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突出生态和谐的自然景观。
“豆腐”刺绣的科技突破
横琴到处都是天然的河流、鱼塘和香蕉园。 多为流动塑性淤泥,含水量高,深可达30米。 它们的塑性指数高,渗透性差,强度极低。 部分地区有花岗岩层,岩面较浅,起伏变化。 部分地区岩层大、厚度大、地质条件差、施工条件复杂。 施工需面对地下淤泥平均深度25米,最大深度42米,含水率高达60%~80%的深淤泥地质。 在如此深的淤泥上建设地下工程,无异于在“豆腐”上绣花。 本着对质量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建设者提前组织了数十场技术研讨会。 为了确保最好的软基处理方案,他们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进行技术把关。
建设者在全力推进工程进度的同时,大力开展科技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横琴管廊建设,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项目推动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8大项27个子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5项,其中4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授权专利31项,其中11项发明专利。 部级工法5项。 自主研发的复杂地貌条件下市政道路及综合管廊建设成套技术,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多项技术难题。 创新的科研成果为全国综合管廊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精心策划打造精品工程
立项之初,就确立了创建“鲁班奖”的目标,配备了强大的管理团队,成立了创建“鲁班奖”领导小组。 立足项目实际,制定质量卓越计划,认真部署实施,确保了创奖目标的实现。 实现。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还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规范化管理有效保障和提高工程质量,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工程管理办法》、《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等26项管理措施。作为《工程质量奖惩管理办法》,建立月度工程综合评价制度,奖优罚劣,通过“7大项136项小项”的综合评比竞赛综合地下管廊,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全面推进建设。
经过努力,管廊整体质量优良,细节美。 主体结构无沉降、无裂缝、无渗漏; 混凝土结构内外平整,光滑平直,棱角分明; 设备安装布局合理,运行平稳,联动顺畅; 各类管线固定牢固,标志清晰,整齐美观……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横琴综合管廊的顺利建成和使用,为2012年首部《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的发布提供了重要的案例参考,也为2015年管廊规范的修订和修订提供了参考。国内首部综合管廊地方性法规《珠海市横琴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的出台,提供了宝贵经验。
横琴综合管廊为国内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树立了标杆,为市政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供了成功典范,有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推动集约高效转型发展城市的。 (记者任佳通讯员刘世华高远)
点击文字直接跳转阅读↑↑↑
某地下管线工程
引起了全省同行的关注
一些
众多社会各界名流前来围观
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起去看看吧!
12月14日上午,由江西省市政建设行业分会主办的2019年江西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交流观摩会在兴业大道(空港大道~金水大道)200余号项目举行。全省市政建设行业的同仁参加了观摩。
作为赣江新区的集中起步区,儒勒湖新城在综合管廊建设上坚持系统规划、高标准建设、分阶段实施综合地下管廊,走在全省前列。
据承包方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志平介绍,该工程总长4.05公里,其中主管廊长3.7公里,支管用于与后续其他管廊工程相连的廊道长0.35公里。 楼道设有天然气、普通、电动三个隔间。 动力舱主要设置10kV、110kV电缆,综合仓主要设置循环水(集中供能管)、供水、通讯等,天然气罐设置DN400天然气管道。
据介绍,若尔湖新城一号综合管廊项目较传统单埋市政公用管线具有四大优势。
哪四点?
1个
一次性投资,避免重复开挖地面,减少路面多次整治费用和工程管线维护费用;
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节约城市用地,具有良好的防灾性能;
2个
3个
统一管理,维护方便,降低管理成本,方便各种管线的铺设、增减、维护和日常管理;
减少路杆和各类工程管线检查井、检查室的建设,减少架空线路与后期绿化的矛盾,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城市品位。
4个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感谢各位同事对新区建设的建议~
通讯员:戴志江
图片:张子尧
视频:张子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