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北京,2023年2月2日——国家“十四五”规划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村庄建设,统筹优化城乡公共服务,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数据化融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综合性。 管理服务能力。 据IDC分析,2022年中国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为214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21%。其中,软硬件投资增速略有下降,服务业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城市投资保持乐观增长。
本文引用地址:
一、从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分析看趋势
2022年IDC中国智慧城市研究涵盖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应急等场景,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空间信息等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城市。
从IDC市场分析来看,中国智慧城市整体市场呈现以下趋势:
● 智慧城市受城镇化进程影响,区县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十四五”预计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20年的60%进一步提高到65%。 城市建设的深入,将带来对智能化应用场景的持续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在区县,相关市场潜力有待技术供应商进一步挖掘。
●注重场景化应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政务云、感知系统、大脑技术平台等基础技术基础为上层应用场景提供有效支撑。 但是应用场景是包罗万象的,非常丰富。 目前智慧城市部分场景建设缺乏实际需求支撑,在实用性和有效性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智慧城市成为新兴技术主战场,技术融合孕育创新场景。
当前,人工智能、空间信息技术、数字孪生、自动驾驶、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在智慧城市的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等领域快速应用。 比如,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提升了城市数字化水平。 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新兴技术的融合催生了新的应用,如知识图谱与遥感影像解译融合提高空间识别精度,空间地理信息与数据孪生融合为城市决策和决策提供依据等。规划。
● 更加注重智慧城市的统筹和持续运行。
近年来,以项目建设为主的智慧城市项目呈现出“重建设、轻运营”的特点。 智慧城市项目的发展模式迫切需要向“持续经营”的方向转变。 以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为重点,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模式,建立智慧城市标准规范、绩效管理和发展评价体系,推进智慧城市融合发展。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建立长效智慧城市发展的运行机制。 智慧城市的运行,将有效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城市内循环。
中国智慧城市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和场景:
●数字孪生城市:
IDC认为,数字孪生技术是模拟和可视化技术在数字化转型组织中的延伸应用,当前的数字孪生城市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新阶段的重要特征。 数字孪生城市应具备“物理-数字空间精准映射”、“物理-数字空间实时联动交互”和“城市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三个方面的能力或特征。 目前,我国正在不断推进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十四五”规划更是提出要“探索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提供了国家战略指引。
●城市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仍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城市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智慧安防、城市管理、城市治理等场景。 人工智能的需求也显着增加,结合城市应用场景的算法种类显着增加。 横向的多事件维度和纵向的多时间维度已经关联起来智慧城市,复杂场景的推理明显增加。 人工智能将为更多城市场景赋能。
●智慧园区:
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缩影。 政策推动、客户需求、技术进步加速了智慧园区的数字化进程,为技术供应商带来了更多机会。 智慧园区从单一的信息化建设,转变为从规划到建设、运营的一体化服务,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管理,转变为包括产业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在内的全方位、可持续的服务。 运营服务。 同时,要注重智慧园区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智能化仍然是智慧园区建设的重点,低碳绿色化是智慧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智能交通: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发展趋势与世界基本一致。 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终端用户开始关注软件和数据在智能化应用中所带来的整体城市交通安全和效率的提升。 交通硬件市场占中国城市智能交通整体市场的比重仍处于较高水平,但以数据和软件为核心的平台级和应用级解决方案市场比重正在快速扩大。 同时,数据在城市智能交通中的价值进一步显现。
二、从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分析看趋势
IDC中国智慧城市十大预测
近日,IDC发布《IDC:全球智慧城市2023预测——中国启示录》,综合考虑影响智慧城市投资的全球驱动因素,如颠覆性风暴、网络安全风险、人工智能、生态创新、元界、ESG、 is a 等,总结了中国智慧城市市场的十大预测,涵盖云、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共享、数字孪生、元宇宙、环境可持续发展、交通、水务等。
IDC对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的十大预测如下:
预报一
气候危机
到2023年,尽管在气候跟踪和智能分析、绿色采购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但35%的中国城市仍将受到全球能源和气候危机的影响。
预测二
零信任与人工智能
到2024年,逐步采用零信任架构,中国20%的大中城市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感知能力,赋能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预测三
云和托管服务
到2024年,由于技术人才持续短缺,中国75%的地方政府将重新调整预算和组织机构,增加云和管理服务方面的支出。
预测四
数据共享
到2023年,中国30%的部委、省市政府将建设数据平台,实现政企民数据共享,改善流程和用户体验。
预测五
人工智能辅助技术
到2025年,中国60%人口超过10万的社区将部署至少一项人工智能辅助技术,提供从多语言到无障碍的服务,以确保公平和包容。
预测六
建筑工程产业生态
到2026年,50%的中国大中城市将与IT、建筑、工程、房地产企业形成产业生态系统,共享数据、应用和专业知识,解决环境可持续性(ESG)问题。
预测七
联运中心
到2026年,50%以上的中国主要城市将布局多式联运中心,促进出行便利、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包容发展。
预测八
数字身份认证
到2024年,中国60%的大城市和80%的省份将提供数字身份认证,提高服务接入安全。
预测九
数字孪生水
到2025年,在缺水和极端天气的阴影下,40%的中国大城市将建设水务数字孪生平台,对水资源的供给、水质、弹性、用水习惯变化等进行监测和管理。
预测十
元界服务
到 2027 年,中国 15% 的城市产品和服务将通过元宇宙或增强现实解决方案提供,改变服务交付、规划、模拟和交互。
IDC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测
根据2023年1月发布的《IDC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形势与趋势分析,2022-2026》报告,2022年中国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为214亿美元,其中硬件产品投资将达到81亿美元。 占总投资的37.9%; 软件投资51亿美元,占总投资的23.8%; 服务业投资82亿美元,占全部投资的38.3%。 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389亿元,2022-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7.1%。(注:IDC定义的智慧城市市场包括以下子市场:如智慧政务、智慧应急、智慧交通、智慧校园、智慧环保、智慧警务等。)
3、IDC中国智慧城市研究
IDC中国智慧城市研究侧重于ICT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洞察市场趋势、市场规模、供应商技术分析、用户实践。 研究报告主要用于投资参考、技术规划、品牌推广等。
IDC中国的智慧城市研究主要包括城市场景+技术应用的研究。 场景包括经济和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和体验、城市精益治理、市政基础设施等。 技术类别包括数字平台、云基础设施、城市网络、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感知等领域。 详情如下:
2023年,IDC将继续加强对中国智慧城市的研究。 关键技术和场景包括数字孪生、城市人工智能、智慧交通、城市治理等领域。 具体研究名单如下:
图片来自网络
IDC中国研究经理潘雪飞认为,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厂商将聚焦自身核心资源优势,在生态圈内开展纵向和横向合作,实现基于平台的连接、交互和服务集成与集成。 优化、激活更多市场需求,实现规模倍增。
2020年智能家居十大预测详情如下:
-互联网平台加速整合
智能家居互联平台之间的融合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会更多; 预计到2020年,43%的设备将能够同时连接到两个或多个家庭互联平台。
2 语音助手广泛赋能
语音助手将逐渐安装在更多设备上,到2020年,47%的家庭设备将配备语音助手。 同时,语音助手背后的内容和服务资源整合对于其用户和场景的拓展也将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母婴、教育、养老等领域。
预测智能电视三大升级
智能电视市场将大幅升级。 除了显示性能,智能电视的互联和语音交互能力也将得到快速提升。 随之而来的是,应用场景将在娱乐游戏的基础上向购物、健康、教育等方向拓展。 预计到2020年,57%的智能电视将接入家庭互联平台,22%的智能电视将具备远场语音能力。
预测智能照明的四大快速发展
智能照明市场发展迅猛,到2020年,同比增速将超过一倍。 互联网厂商与照明厂商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这一市场的快速发展。
预测五种声音助力智能家电
语音交互正在快速渗透到家电市场。 越来越多的家电可以通过语音控制。 到2020年,75%的智能家电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包括嵌入语音助手和连接智能音箱。 互联网厂商将不断扩大生态圈,吸引更广泛的家电厂商合作家居智能化,寻求更多与用户的接触点。
预测连接多样化的六种方式
智能家居的连接方式将逐步升级和多样化。 此外,Mesh在蓝牙连接中的比例将快速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59%。5G和WiFi6将为其他协作设备在家庭娱乐和内容服务场景中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预测7 商业需求刺激增长
智能家居市场将率先进入酒店和房屋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通道,尤其是安防和照明产品。 预计到2020年,更多的酒店和公寓将采用智能家居产品,通过丰富的交互方式,建立互联互通,实现数字化转型。
预测八视觉交互的兴起和发展
摄像头的AI能力将得到快速提升,将广泛应用于更多智能家居设备,并与语音助手共同打造视觉、语音等方面完整、自然的交互体验。 到2020年,3%的智能家居设备将同时支持视觉和语音交互。 此外,传感器交互技术也将更多地渗透到家庭设备中。
预报九语音拓展消费场景
语音交互的应用场景也逐渐从娱乐、陪伴、查询扩展到购物、约车、外卖等。 预计到2020年,8%的智能家居设备将能够支持多种消费场景。
预测十大新兴网络营销加速转型
网红直播将吸引更多消费者接触和尝试新兴技术; 短视频等UGC传播将智能家居设备的便利性和乐趣形象化,将口碑传播效果最大化; 预计到 2020 年和 2019 年,将有更多的智能家居设备通过网络直播和短视频流媒体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