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发展论坛14日在京召开,论坛发布了《2018-2019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我国一大批城市已经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准备期过渡到起步和成长期。 处于起步期和成长期的城市比例从两年前的57.7%上升到80%,而处于准备期的城市比例从42.3%下降到11.6%。 不少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已从统筹规划转向综合实施。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昌明表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红利和科技红利与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起步跟进进入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并驾齐驱的新阶段。
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与产业发展司司长、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光介绍,在2016年的评价中,没有一个城市得分超过85分。 今年,综合得分超过85分的城市有20个。 275个城市的平均得分为68分,比2016年的58.03分提高了10分,进步非常大。
从区域发展来看,不同城市所展现的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报告显示,东部地区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中部地区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单志光表示,在排名靠前的城市中,中部地区的城市数量较2016年有了明显增加新型智慧城市,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意味着中部地区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高地。 .
全省智慧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很明显。 浙江省城市间差异较小,而西部地区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内部差异较大。 智慧城市的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性。 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取得较高成效,其次是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地区。
报告认为,数据技术正在加速智慧城市落地,应抓住这一趋势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升级。 包括利用互联网共享带动智慧城市各要素互联互通,让服务更便捷,资源均等化; 将大数据引入智慧城市,以数据驱动城市治理,决策手段更加全面科学,治理模式不断创新。
在2019年新型智慧城市评价中,共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提交评价工作报告,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完成新型智慧城市评价2019年的城市,比2016年的参展城市增长了16%。
卢旺6月23日电 一旦井盖被盗、移位、溢水等情况,会自动报警,维修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目前,聊城财金清洁能源热力有限公司正在市区长润路上安装一批智能井盖,该井盖会报警,有望解决井盖扰民的问题。
6月2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仅从外观上看,智能井盖与传统井盖并无区别。 “玄机”在于其下方安装了一个“智能大脑”。 这个“大脑”实际上是一个多用途传感器,集通信传输、定位、位移监测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可以实时监测井盖的运行状态。
据介绍,一旦井盖倾斜、移动或损坏,传感器就会向数据管理后台发出报警,维护人员可以快速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此外,传感器还可以感知检查井内的水位和气体浓度,一旦参数异常就会发出警报。
“我们公司共有266个保温井盖,现在52个井盖已经安装了智能设备,其余的井盖也将在近期安装完毕。” 聊城财金清洁能源热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戴宝奎说智能井盖,此后管理效率将大幅提升,市民“脚的安全”和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将得到保障.
城市的大街小巷遍布着数以万计的井盖。 仅靠人工巡检难以获取日常维护的实时状态信息,在出现异常情况时无法快速响应。 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依托大数据平台,推动井盖智能化管理已成为趋势。 2020年10月,市城管局在东昌路、柳园路、利民路等路段安装200个智能井盖进行试点。 一旦这些试点项目的雨污井盖移位或丢失,报警信息将第一时间发送至聊城智慧城管指挥平台。 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试点效果良好,待条件成熟后,将在其他路段推广应用这种智能井盖。 (聊城日报记者岳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