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国内外新闻
公安交管10条便民措施6月1日起实施
公安交通管理便利化10条措施将于6月1日实施 10条新措施分为3个方面:深化减证便民、服务群众出行、创新“互联网+交管” ”服务,涵盖机动车驾驶管理与许可、城市交通秩序、事故与违章处理、驾驶员教育与鉴定、农村交通等。 安全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扩大改革红利,增强群众获得感。
出台深化简政放权减证便民3项新举措
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更好助力企业和行业发展。
一是扩大新增私家车免检登记试点。 在10个城市11家制造企业试点基础上,扩大国内乘用车登记制造企业预检试点,新增21个城市18家制造企业新车出厂检验试点,制造企业与公安交管部门共享车辆信息,申请人免于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方便群众办理新车登记,更好地促进汽车消费和流通,并助力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是推行二手客车过户登记“一证通”。 在实施小微型非经营性乘用车登记“一证申请”的基础上,小微型非经营性乘用车异地转移登记,申请人可使用居民身份身份证“一证通”将不再需要提交暂住证,简化二手车交易登记手续,促进二手车行业发展。控制机动车总量,地方政策依然执行。
三是方便军人换领大货车驾驶证。 在免换军用、驾驶证小型汽车驾驶证的基础上,申请准驾车型的大型货车驾驶证,具有一定安全驾驶经验的大中型客货车服役期间一科考试合格后予以更换,不再参加三科考试,更好地服务和保障退役军人就业。
出台3项新措施保障群众出行便利
进一步推进交通组织精细化、隐患精准治理、事故处置便捷化,更好地服务保障群众出行安全顺畅。
一是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 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积极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按照公交班次科学设置专用时段,其他时段允许社会车辆通行。 在保证公交车行车速度的前提下,可允许单位班车、专用校车等大容量客运车辆使用公交专用道,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
二是增设完善农村隐患路段警示防护设施。 深入推进农村道路突出点段隐患治理重点工程,配合交通运输部门重点整治农村正面碰撞多发、急弯陡坡等隐患高发路段。斜坡、滨水悬崖、平交路口等,加强交通。 分析事故原因,科学增加和完善交通安全警示提示和安全防护设施,严格执行交通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使用,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出行安全农村人。
三是推广轻微交通事故网络视频短片。 在全面实施轻微事故快速赔付的基础上,首批在36个城市试点应用交通事故视频快车,基于视频通话技术,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可通过在线方式报警视频,民警可通过视频与当事人在线互动完成交通事故信息采集,固定证据公安大数据,引导当事人疏散现场远程推送责任认定,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快速疏散,减少人们在现场停留的时间,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二次事故发生的概率,让人们的出行体验更加安心和舒适。
出台4项创新“互联网+交通管理”服务新举措
进一步优化运输管道线上服务体验,推出更多线上化、掌上化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差异化、精细化服务新需求。
一是方便老人交通管理服务网上办理。 上线“交管12123”APP大字版,优化“证件置换”、“违章处理”等高频业务功能和界面,新增大字体、大按钮,更好满足老年人需求在使用手机和在线做事方面。 为老年人提供在线便民服务。
二是方便满分考试教育网站上线变更。 需要变更满分检验教育地点的司机,可直接通过“交管12123”APP申请,无需返回原申请地点办理变更手续,方便了长途自驾- 带动群众休闲旅游和生活,服务于异地工作的客货运输司机。
三是便利港澳机动车交通违法和轻微事故网上办理。 临时进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粤港澳牌照的机动车及其驾驶人,可通过“交管12123”APP查处机动车异地交通违法行为,轻微交通发生事故可以快速处理,方便。 港澳居民在内地自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四是推广电子检验标志在线推送提醒。 对符合申请检验标志电子证明的免检机动车,公安交管部门将通过“交管12123”APP等方式向机动车车主推送提醒信息。 单独申请,简化申请检验标志流程,优化在线服务体验。
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已突破5亿
我国有5亿多机动车驾驶人。 公安部今天(第6期)介绍,我国机动车和机动车驾驶人保持高增长态势。 新登记机动车超过3400万辆,新驾驶人超过2900万,总量和增幅均居世界第一。
71家企业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 多数企业利润增长
本周开始,A股公司陆续披露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信息。Wind数据显示,截至6日,共有71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57家公司表现良好,占比80%。 从行业来看,业绩增长较高的行业多集中在动力设备、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领域。 业内人士表示,总体来看,得益于国内宏观经济稳步回升,多数企业利润呈现增长态势。 但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部分企业可能面临重大资产减值风险。
旅游春暖花开,5月1日长线游需求上升
多家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用户的出行和消费需求明显增加。 露营采茶、郊游赏花等项目火爆,长线旅游需求增加。
途牛5月1日团购订单中,国内长途游占比58%,出境游占比25%。 飞猪表示,截至目前,五一假期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倍以上,跨省游和出境游订单占比超过80%。
“你好,中国”中国旅游推介会火爆巴黎
“你好,中国”中国旅游推介会5日晚在法国巴黎举行。 2022年3月,“中国旅游课程”正式开课。 通过模块化教学,详细介绍中国旅游概况、经典目的地、主题旅游线路。 法国旅游专业人士可以通过课程更多地了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公众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免费获取实用的旅游信息,随时随地开启中国“云旅游”。
资格
中国足协昨日(6日)在官网发布公告称,武汉长江、广州城、陕西长安、北京北体大等7家足球俱乐部因拖欠工资、未能解决报名问题被注销。职业联赛俱乐部。 资格。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为土耳其地震中受灾的 250 万儿童提供援助
6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国际社会向受地震影响的250万土耳其儿童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两个月前的地震影响了近 400 万在校儿童的生活,其中包括 35 万难民和流动儿童。 为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通过向受灾儿童提供生活物资、疫苗服务、心理援助和生活技能培训等方式提供援助。 与此同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在为重建土耳其 1,100 多所学校提供财政支持。
韩议员赴日视察污水排海计划遭东电“封杀”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6日,韩国第一大在野党民主党4名议员前往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总部,询问核污染排放情况。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水流入大海,并与东电人员会面。 但是被拒绝了。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关于
加强国家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和国家
关于环评统一申报审批系统信息共享的通知
发改办投〔2020〕6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项目管理平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局),北京市市政服务管理局,天津市审批办,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管局、湖南省办、重庆市政府电子政务办、贵州省政务服务中心、云南省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宁波市住建局、青岛市大数据局、青岛市大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行政审批局、厦门市服务中心管委会、厦门市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投资审批数据共享的要求,提高投资审批效率,切实解决项目单位和审批部门重复申报、多头录入的问题,切实减轻负担在基层,现进一步加强全国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和全国环评统一申报审批系统数据共享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投资审批数据共享的必要性
投资审批链长,涉及部门多,事项复杂。 有关部门和地方相继建设了一些政务审批和信息采集系统。 项目多申报、信息重复录入等问题日益严重,加重了企业和行政审批机关的负担。 这些问题亟待尽快解决。
根据《政府投资条例》(国务院令第712号)、《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规定》(国务院令第673号)和《国家投资项目网上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审批监管平台”(国家发改委2017年3月3日),国家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以下简称投资平台)审批监管系统是连接国家相关信息系统的工作平台。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平行审批、电子监管、项目监管、数据分析等工作。 各地要准确把握投资平台的功能和定位,紧密结合各自审批制度实际,大力推进投资平台与相关审批制度的互联互通,形成投资平台与相关审批制度充分互动的模式招商平台提供多方共享,加快实现项目单位一次申请,审批人员一次办理。
2.加强国家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与全国环境影响评价统一申报审批系统的数据共享
投资平台是全国统一规划、分级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全国环评统一申报审批制度(以下简称环评制度)是由生态环境部统一建设,供各级环评审批部门使用的环评审批制度。 目前正在各地分批推广。 两者的数据共享采取中央层面互动、全国各级共享的形式。 具体要求是:
(一)投资平台与环评系统在国家层面集中互联互通。 两者实现了各个项目代码的校验和共享。 招商平台中央平台(以下简称中央招商平台)与环评系统共享项目基础信息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信息,环评系统与环评系统共享环评审批信息。中央投资平台。 .
(2)根据需要通过投资平台与地方相关部门共享环评审批数据。 两个系统顶层对接后,利用中央招商平台现有的数据分发渠道,与地方招商平台共享环评审批信息。 各省(区、市)投资平台负责接收中央平台下发的区域环评审批数据,并可与区域内相关部门及其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各级环评审批部门不再将审批信息重复录入其他相关系统。
(三)依托招商平台,减轻项目单位申请负担。 两个系统打通后,在环评审批服务、排污许可管理等相关系统中,招商平台共享的项目单位、项目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数据将作为重要参考. 系统稳定运行后,将逐步过渡到基于招商平台共享数据的多方数据核查,避免项目单位重复申报。
(四)招商平台综合管理部门要做好数据共享业务的支持工作。 协调地方平台建设和维护单位按照中央平台制定的数据对接方案(数据对接方案在互联网站“下载专区”下载)开展相关技术支持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造和数据共享。中央招商平台),及时将中央平台接收的数据按要求下发给下级平台和相关部门; 确保本地平台及时、准确、全面收集项目基础信息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信息,并按要求报送中央平台;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五)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 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加强与本行政区域内各环评审批部门特别是行政审批部门的联系,推动环评制度的推广应用,做好环评工作。指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应用。 发展改革、生态环境部门、投资平台综合治理、申报部门、运维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实现相关环境影响评价信息一次性录入,依托投资平台,实现各方共享。
3. 时间表
(一)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中央平台与环评系统的对接。
(二)2020年9月15日前,河北、辽宁、江苏、青海等省份首批完成投资平台改造; 2020年9月30日前,完成与中心平台的对接调试,并上线试运行。
(三)2020年10月15日前,吉林、安徽、江西、山东、广东、陕西、宁夏、湖南、西藏、新疆等第二批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完成投资平台改造; 2020年11月15日 日前完成与中心平台的对接调试; 2020年11月30日前上线试运行。
(四)其他地方要在12月31日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根据环评体系建设进度,逐步实现全国数据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