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时代如何让交通安全高效-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智慧时代如何让交通安全高效

发表时间:2023-04-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我们会发现,虽然城市建设的地下和地上交通线路越来越多,但交通拥堵等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换句话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不能简单地依靠基础设施和传统管理方式来解决交通问题的时期。 幸运的是,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道路交通系统有了新的转折点——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高科技IT技术,通过高科技手段采集交通信息,并提供实时信息服务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时间流量数据。

未来城市交通与数字化密不可分|

在中国,智慧交通正在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路”。 据全球最大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咨询发布的《智慧城市智慧战略》报告显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市场蓬勃发展,预计全球市场容量年增长率为13%。未来十年。 释放的市场潜力有望为企业创造巨大商机。 其中,亚太地区市场增速高于欧美,预计2023年将从最高每年16%增长至32%左右。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的市场潜力和增速不容小觑。

目前,我国已有500多个城市相继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努力建设没有“现代城市病”的“智慧城市”。

我们以江苏省为例,看看该地区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1.加大与通信运营商的合作,加快5G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2.出台《智能交通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围绕交通设施数字化、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5G及区块链应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大数据应用、智慧便捷出行、智慧物流等,确定了8个专项行动计划和31个智慧交通项目. 项目。

3.鼓励大数据创新应用。 在《江苏省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政府提出四项重点任务:夯实大数据发展基础,深入推进大数据共享开放,全面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强化大数据安全; 积极推进政务信息系统融合,推进政务大数据共享开放,推动交通运输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四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新一代国家交管网试点,依托S342无锡段、G524常熟段、沪宁高速、五峰山过河通道等开展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布局京杭运河智慧航运、南京港、太仓港智慧口岸等一批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江苏省开始对部分高速公路进行智能化改造|

不同地区对智慧交通的探索进程不同,但总体来看,我国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为未来智慧交通的全面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智能交通系统将实现交通服务系统化、实时化、交互化的信息交换和广泛服务。 例如:在智慧交通的数字高速公路中,我们可以通过智能检测和可视化控制,对省城高速、收费站、交通枢纽中心进行24小时监控。 它还可以监测城市道路建设、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情况,并传送到电台、手机客户端和相关网站,提醒市民随时注意交通状况。 我们在道路路口看到的电子眼、车牌抓拍、信号灯检测等设备,可以更有效地引导车流,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更灵敏的监控。 司机也将能够通过移动客户端实时检查自己。 的违规行为。

在智慧交通口岸银行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基于北斗导航和GPS导航的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航道和水路交通安全,提高出行安全指数航空和船舶。 当发现险情时,能够及时报警,区域交通安全系统及时降低危险因素。 此外,在大数据的加持下,港航服务还可以更大程度地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协同,实现智能对接,减轻旅客换乘负担。

借助各种卫星定位系统,我们可以实时监控交通状况|

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在出行时必须具备的意识,也是我国交通领域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智慧安全保障将是未来智慧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交通安全只有综合多种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智慧交通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和信息技术分析事故原因、发展规律、控制策略,设计主动安全技术,从更多维度提供安全保障。

目前,新一代汽车已经开始融入智能设计,包括自动驾驶、车道偏离预警、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制动等多项智能技术。 可以预见,这些智能技术也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2019年底,中国私家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的城市超过30个。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国新登记机动车同比增长67.31%,创同期新高,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87亿辆。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观颜天下发布的研报显示,2019年我国智能交通相关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1590亿元。平均2019年至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18%。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到2023年,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元。 此外,根据贝恩公司公布的数据,新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是传统基础设施的6-13倍。 据测算,仅通过软件升级,大城市交通效率可提升15%-30%,进而带动GDP增长2.4%-4.8%。 目前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限购”、“限行”政策有望在5-10年内取消。 据测算,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将能够提高通行效率15%-30%。

可以预见,大城市的人口将不断增加,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巨大的市场缺口和发展空间让各行各业的企业争相入驻,为我们的旅行者提供更加精细化、精准化、完善化、智能化的多领域服务。分支机构。 . 物理空间总是有限的,智能交通是保持城市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让更多人享受到先进基础设施带来的公共服务,也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参考

[1] 李德仁,邵振峰,杨晓敏.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J]. 地理空间信息, 2011(6):5.14

[2]蔡翠. 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议[J]. 公路交通科学与技术:应用技术版, 2013, 9(6):4.

[3] 王少华,卢浩智慧交通,黄谦,等. 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S1):4.

[4]袁玉坤,张宇,韦探勇,等. 智慧交通关键技术与应用综述[J]. 电子技术应用, 2015, 41(8):5.

[5] 杨曦,王震. 数字经济发展形势下智能交通建设解决方案探讨[J]. 数字通信世界,2021(4):3。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节约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要求“有序建设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平台,加强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 “

江苏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平台,提升城市交通线路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探索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方式。

近年来,我国全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安全交通建设,智慧交通发展步伐加快。 江苏省正在探索运用智能化手段,加强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提高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发布有用信息

高速公路会“说话”

在张家港市洪武大道高速上,道路两侧的交通信息发布屏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屏幕突出显示实用信息,例如能见度、道路状况、交通流量和路线建议。

张家港市建立了智慧交通体系。 道路两侧的传感器采集沿路的气象参数、道路状态等数据。 算法平台结合分流节点的天气情况、出发点和车流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实时发布路网情况、备选路线等信息。 ,引导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提高高速公路的利用率,保障路况的安全稳定。

“请立即驶离高速公路,停止危险驾驶行为。” 张家港市智能交通系统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一辆汽车呈“S”字型穿梭在两条车道之间。 系统判断这是危险驾驶行为,并通过广播提示警告。 据介绍,智能交通系统建立了路况分析预警模型,可以监测危险驾驶行为并及时预警。

智慧交通ppt_智慧交通_智慧交通 公交站台

去年6月以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监测,组织排查整改中央隔离带、侧隔板、路段出入口、影响行车安全视线的立杆等问题城市主要和次要干道上的距离。 共排查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3093处,整改2685处。

“推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我们把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动员部署、数据梳理、论证等过程中突出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内容。 ——现场评价等,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监测。 江苏省安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沈忠义说。

有一个聪明的立场

高架桥更“抗压”

无锡市景云立交,高架单柱墩立于中线上,支撑着高架桥,与其他地方无异。 当地工作人员说:“不要小看这些支援,他们有聪明的‘大脑’。”

仔细观察,独柱码头周围有许多“小黑匣子”。 事实证明,这些是监测桥梁整体应力的实时负载力学传感器。

为更好地预防路桥事故的发生,无锡市认真梳理了存在的不足和不足。 2019年底以来,加大市政桥梁养护管理加固维修力度,对市政桥梁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观、管、防”。 》立体综合管控。

在无锡​​市设施管理中心中控室,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中控大屏上出现了景云立交的画面和数据。 对桥体压力值进行处理,以折线图的形式呈现,实时更新。

“有压力报警,请技术人员调出监控排查。” 系统发出提示,工作人员调出路况进行比对检查,发现一辆公交车和一辆大货车同时通过,导致桥上压力骤增。

智慧交通 公交站台_智慧交通_智慧交通ppt

车辆超载影响桥梁安全。 “过去,桥梁健康安全监测主要关注引起桥梁结构纵向变形的力,忽略了横向变形和桥梁支护受力。智能支护通过监测和研究桥梁受力分布来解决这个问题。支撑和结构状态,更全面地保护桥梁安全。” 无锡市设施管理中心副主任吴敏洪说。

近年来智慧交通,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将全省1.4万多座城市桥梁信息纳入数据库,及时了解城市桥梁的日常检查和隐患整改情况。各个地方。

打造智慧平台

及时监测预警

去年7月,台风“烟花”路过南京。 什么时候减速跑步? 什么时候必须关闭? 南京地铁集团依托气象预警服务平台,根据各站段气象数据,及时调整运营状态,保障地下轨道交通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运营。

2019年起,南京地铁集团与市气象台建立地铁气象预警服务平台,将线路3公里以内区域作为灾害性天气防御区,监测温度、湿度、风力、能见度等信息。 当数值达到气象灾害临界点时,平台将对台风、大雨、大雪、大雾、高温、强雷电、低温冰冻等天气进行预警,并通过短信紧急通知乘客,电话、即时通讯软件等。

目前,南京地铁已形成13条在建线路、11条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427公里,日均客流近300万人次,公共交通占比超过60% .

“南京地铁集团加大科技投入,搭建智能化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地铁建设运营重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监测预警,加强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治理。” 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佘才高说。

本期协调人:张佳颖

《人民日报》(2022年04月14日04版)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