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重新定义大武汉的“下一站”-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从这里,重新定义大武汉的“下一站”

发表时间:2023-04-13

在中国光谷,创新生态“黄金十字轴”支撑一座新城。 (张灿龙 摄)

这5年

光谷未来30年战略布局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光谷战略布局的五年。

2017年,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挂牌。 其中,武汉保税区面积70平方公里,整个区域位于光谷核心腹地。

2017年,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从鹿巷东迁,在今天的光谷腹地“开荒”。

今年,中国光谷开启了从创新驱动到创新开放“双轮驱动”建设世界光谷的新征程!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湖高新区考察时强调,科技攻关要放弃幻想,要靠自己。

今年是东湖高新区成立30周年。

牢记嘱托,各省市区都在思考:在建设世界光谷的新征程上,未来30年光谷将如何布局?

2019年1月4日,我省提出规划建设光谷科技创新走廊。

2021年2月18日,我省启动光谷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 作为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主力区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面向全球原始创新源头,加快形成。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光谷科技创新走廊创新空间布局

中国光谷肩负着更重的国家使命和时代责任。

这5年

光谷挺进国家高技术自立自强主战场

过去的5年,是中国光谷跨越式发展的5年。

湖北光谷实验室

开工一年多以来,东湖科学城“四梁八柱”已初步建成。 5个大科学装置加快推进,5个湖北重点实验室挂牌运行,5个国家创新中心在建,5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签约运行……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一大批面向世界的“光谷原作”相继涌现:世界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国产第一台400G硅光模块、国内最大功率10万瓦功率光纤激光器、国内第一台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国内首台新型显示打印设备、全球首个北斗高精度AI控制芯片、水稻转基因重组生产人血清白蛋白……

萌新科技北斗高精度芯片

核心技术,锻造硬核产品

长飞制定超强超低衰减G.654.​​E光纤国际标准并实现商用。 华工科技推出全球首款800G光模块产品并发往全球。 华星光电发布全球最清晰VR显示屏并实现量产...

武汉华星光电生产现场

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战场上,中国光谷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一批硬核产品发往世界各地,85家企业出口过亿元,海外业务逆势增长。 烽火通信出口额突破百亿大关,长飞海外业务占比突破30%,完成国际化企业“关键跨越”...

国际竞争力,成就百亿企业

五年来,光谷已有8家百亿级生产企业。

在“221”现代产业集群的支撑下,光谷生产总值从2018年的1703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2401亿元,年均增长9.7%,人均GDP突破3.1万美元。

2021年,光谷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8%,面积为全省2.8‰。

放眼全省,光谷辐射带动能力已从武汉东部跨越到“武、鄂、黄、黄、西安”:与黄石共建黄石(武汉)离岸科技创新园,共建光谷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与黄冈、鄂州葛店开发区近1/4的企业配套光谷...

沿着光谷科技走廊主轴线的高科技大道,东西14车道依旧车水马龙; 南北走向的光谷中央生态走廊全长10.3公里,比纽约中央公园略大。

光谷中央生态廊道

科创长廊与生态长廊在光谷新中心“牵手”,勾勒出完美的“黄金十字轴”,也勾勒出这座新城的主体框架。

短短五年时间,从鹿巷到东光谷,中国光谷已经蜕变成一座新城。

这5年

继往开来,加速迈向世界光谷

过去的5年,对于中国光谷来说产城融合,是承前启后的5年。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推动科技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深刻改变着世界格局。

过去,一个地区的发展,多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如今,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引导资金链,加快布局上游基础研究,正成为我国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要赛道,全国10余座科学城正在加速建设他们的规划和建设。

面向未来,中国光谷提出建设创新涌动和核心竞争力的“科学之城”、产业高端、区域辐射的“追光之城”、光大融合的“追光之城”。工业和城市以及国际吸引力。 向往之城”,聚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

5个大型科学装置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结”东湖科学城

2021年2月18日,是中国光谷的重大转折点。

这一天,我省启动光谷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面向全球源头创新,加快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为强化“一城独霸”,武汉东湖高新区以湖北东湖科学城为增强创新引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高水平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收集所有资源和力量,组建一支突击队。

指挥部每月派驻现场,专班住“铁棚”上班,挂图作业、值班施工、现场履职……一波又一波的施工。

眼下,湖北东湖科学城日新月异。

01

五大科学装置

大型科学装置是科学城的“皇冠明珠”。

近年来,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和合肥相继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均有大型科学设施支撑。

目前,湖北东湖科学城已建成2个大型科学装置,另有3个大型科学装置已获批并正在加快推进。

光谷科学岛规划效果图

“像我们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这样的大型科学设施,可以帮助不同学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正介绍,强磁场就像放大镜,比如在医学研究领域,现有的磁共振成像磁场一般为1.5T或 3T(特斯拉)。 如果提高到10T以上,就可以看到人体更微观的细节,为脑科学等前沿研究提供有力工具,造福人类健康。

一年多来,在湖北东湖科学城,数字化建设和智能数控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 5个湖北重点实验室投入运行,累计引进高端人才700余人; 光纤激光器等3个省级产业创新联盟获批成立; 武汉国家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入运行,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开工建设……

02

“溢出效应”明显

区域辐射“五鄂黄黄仙”

打开光谷科创走廊规划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向东连接鄂州、黄石、黄冈、咸宁,全长100多公里。

光谷产业辐射带动“吴鄂黄西安”。

如今,光谷的“溢出效应”日益明显,已成为引领鄂东地区发展的核心区。 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正在形成。

与鄂州签约项目36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鄂州葛店开发区近四分之一的企业支持光谷; 共建黄石(武汉)离岸科技创新园,黄石200多家企业与光谷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产业链配套; 与黄冈共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 咸宁规划建设咸宁科技创新中心...

同时,光谷积极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在成果转化、企业孵化、联合攻关等方面开展跨区域合作,打造人才、资本、技术一体化布局,加快高效配置这条创新走廊上的创新元素。

03

进入自贸区时代

进出口总额位居国家级高新区第四位

2017年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挂牌,70平方公里全部位于光谷腹地。

以创新开放“双轮驱动”、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双自联动”,光谷进入自贸区时代。

大胆尝试,大胆突破,自主改变。 5年来,武汉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共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38项,在全国推广“股权转让登记异地核准服务”等10项创新举措。

风口已到,一批优质企业“扬帆出海”。 2021年,烽火通信出口合同额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49%; 长飞海外业务占公司年收入的比重首次超过30%,完成了国际化企业的“关键跨越”; 首个超高通量“火眼”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 该模式已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

华大基因研发场景

如今,开放的光谷已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密切联系,聚集了1400多家外资企业和数百家世界500强企业。 2021年,东湖高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834亿元,占湖北省的34%、武汉市的55%,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第四。

第六届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全球总决赛

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光博会、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华创会、武汉网球公开赛、奔跑吧光谷半程马拉松等国际赛事,让中国光谷声名远播。

百亿生产企业8

光谷以全省2.8‰的面积创造4.8%的GDP

光谷仅占全省2.8‰,占全省GDP的比重将从2018年的4.3%提高到2021年的4.8%。例如,与全省内陆市州相比,2018年至2021年,光谷的GDP从全省第9位上升到第7位。

如今,光谷上市公司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省四分之一。 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等领域遍布全球。 第一的……

5年来,光谷市硬实力快速提升,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在省市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不断提升。 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走在全省前列,为省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 .

01

从跟随跑到部分领先

3月8日,华工科技在全球首次发布多款800G系列光模块。

华工科技连接业务数据中心生产车间正在满负荷生产400G光模块产品。 (李曦 摄)

“光模块是构建数据中心、基站等通信基础设施的核心部件。” 华工科技旗下华工正源总经理胡长飞介绍,公司400G全系列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

五年来,光谷“百亿企业”加速崛起,8家制造企业年收入突破百亿元,其中包括5G通信领军者中国信科、全球无线通信领军者长飞等。光纤光缆行业、全球显示面板龙头华星光电、国内激光设备和光通信器件头部企业华工科技等。

“从跟随并肩跑,到现在在某些技术上领先世界。” 长飞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庄丹表示,自2016年起,长飞公司在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领域成为全球第一,并一直保持至今。

以光电信息和生命健康两大支柱产业为龙头,以数字经济与新消费深度融合为支撑,以量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未来产业为前瞻布局方面,五年来,光谷初步形成了“221”产业发展格局,培育了一大批体量大、引领强、成长快、创新水平高的优质企业。 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和最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

目前,光谷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4300家,瞪羚企业502家。 培育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隐形冠军企业32家。

02

运行5年市场主体增长126%

发明专利占全省26%

手机、电视等显示面板可以像纸一样“打印”出来。 这项由华中科技大学陈建奎团队研发的神奇技术,打破了国外的垄断,让中国首次在OLED屏幕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基于该技术,TCL集团、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共同投资成立武汉国创科光电设备有限公司,目前国内首家新型显示喷墨打印设备顺利通过验收,累计发明专利60余项。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

近5年来,光谷地区高校和企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 2021年,光谷有效发明专利总量将突破4.1万件,占全省的26%,五年年均增长23.0%。

公司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突破多项瓶颈技术,涌现出一批“光谷原创”重大科技成果:世界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国内最大功率10万瓦光纤激光器、国内首台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全球首个北斗高精度AI控制芯片、水稻转基因重组生产人血清白蛋白……

光谷探索建立了“孵化器-初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新产业诞生”的科技型企业培育链条,创业氛围活跃。 近五年来,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入光谷,总量从2016年的7.1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16.06万家,增长126%,年均增长17.7%。

到2021年,光谷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3家,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近五年,光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390家发展到53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36%,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6.2%。 %。 2021年,光谷“小规模进入”企业创历史新高,新增企业87家。

市场主体硬核的崛起,为光谷注入了澎湃的动力和强大的韧性。 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东湖高新区仍将继续逆势增长,GDP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 2021年将达到2401亿元,人均GDP将超过3.1万美元。

目前,光谷日均创造生产总值6.58亿元,新注册企业78家。

从推动“自主创新”到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光谷着力布局激光、创新药物、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数字经济五个特色产业基地,正稳步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目标迈进。

每天307名大学生加入光谷

一座产城融合的科技创新城正在崛起

从一束光到一座城,光谷一路向东。

2017年,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从芦巷东迁“开荒”。

短短五年时间,从鹿巷到东光谷,中国光谷已经蜕变成一座新城。

如今,光谷城市功能不断优化升级,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科、产、人、城深度融合,加速形成海内外英才汇聚的磁场效应“慕名而来,纷至沓来,远近而来”。

01

“金十字轴”确立城市主体框架

“金十字轴”确立城市主体框架

光谷科创走廊东西走向的主轴线是高新大道。 十四巷依旧车水马龙,两边高楼林立。 光谷生物城、未来科技城、东湖综合保税区、光谷光电园等8大产业园区星罗棋布。

光谷科技创新走廊核心承载区武汉未来科技城片区

光谷南北走向的中央生态廊道全长10.3公里,中间是“水道”,西部是“绿道”,东部是“空轨”,呈现出一幅秀丽的山水人文画卷.

光谷空轨效果图

科创长廊与生态长廊携手,勾勒出完美的“黄金十字轴”,也确立了光谷的城市主体框架。

如今,“一主二辅四组团”空间布局基本形成,“七横十三纵”骨架路网基本建成,2号线南延和有轨电车建成通车。通车,武汉火车东站即将开通,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02

2万海外人才齐聚光谷

近年来,平均每天有131名武汉外地人来光谷生活,307名大学生来光谷就业创业。

2021年,光谷常住人口将达到118.38万人,其中20-44岁的年轻人占一半以上。

国际社会

“光谷创新氛围好,就业好,吃得好,玩得开心。” 2021年,留美归来的刘湘婷入职。 他之所以选择光谷,是众多95后、00后的内心写照。

为“引来”、“留住”、“用好”人才,光谷出台《光谷人才11条》,优化“3551光谷人才计划”,成立10亿光谷合伙人引导基金...

2021年7月,光谷率先探索建立人才动态“登记制”和“积分制”的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

目前,光谷已聚集诺贝尔奖获得者4人,中外院士70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234人,“武汉百千万人才计划”人才173人,“3551光谷人才计划”人才2905人。 ,海归和常驻外国人数近2万人。

03

注入“有趣的灵魂”

气质的升华

2022年4月21日,首批两间光谷自习室将开门迎客。 “愿书香弥漫光谷,气质再升华。” 有网友在“中国光谷”微信公众号留言。

光谷研究

从星河广场、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到马蹄莲,从“光谷花海”、“光立方”到新湖北省科技馆……光谷的网红地标纷纷涌现。

目前,光谷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大剧院等一大批文化设施正在加紧建设。

充满科技气息的光谷,逐渐弥漫着书香、文化品位、追光魅力,为这座新城注入“有趣的灵魂”。

统计显示,光谷人的平均年龄为32.2岁。 教育和医疗正是这座年轻城市所需要的。

2017年至2021年,光谷中小学和幼儿园由73639所增加到17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由117所增加到179所,累计完成投资58.46亿元在教育方面,保障教育资源供给。 流域基础教育综合素质位居全市前六位。

医疗资源方面,同济医院光谷分院、省人民医院东院等4家省市三级甲等医院已投入使用,光谷分院另有5家省市医院在建或建设中规划建立。 光谷同济儿童医院即将投入运营,为光谷的医疗资源再添生力军。

6月18日,武汉光谷同济儿童医院开院试运营,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结束武汉光谷片区无专业儿童医院的历史,满足周边地区儿童需求.

光谷近5年大事记

2017年

4 月 1 日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在东湖高新区正式挂牌。

4月20日

天马点亮全国首条6代生产线。

6月13日

华星光电启动全国首条折叠显示生产线,成为国内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

11 月 18 日

小米科技、金山软件、顺为资本第二总部落户,掀起光谷互联网“第二总部”热潮。

2018

2月2日

开启全面建设“世界光谷”新征程,发布“三步走”战略部署。

2月28日

中国医疗器械总部迁至光谷,成为首家迁出北京的带有“中国字头”的国有企业产业总部。

4月2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考察时强调,“要摒弃幻想,靠自己攻克科技攻关”。 “一些重大核心技术必须靠我们自己攻克。”

6月19日

《中国创新驱动发展2035战略行动纲要》发布,这是国家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首个面向2035年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纲要。

7月20日

中国信息通信技术集团成立,总部设在光谷。

10 月 1 日

地铁11号线东段一期工程试运营,成为第一条贯穿光谷东西的地铁。

11 月 22 日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全国顶级节点(武汉)光谷上线。

11 月 25 日

2018奔跑光谷半程马拉松赛举办,30支接力队伍致敬光谷30年,来自全球的4900名跑者参与其中。

2019

2月19日

地铁2号线南延线试运营,光谷与武汉主城区相连。 In the same year, such as and Plaza were and to , and the of in a .

4月10日

The 's first 5G line and the "5G " joint were .

9月2日

China's first 64-layer 3D NAND flash was mass- in .

12月19日

the first on the and Board in Hubei. So far, there are 54 in .

2020

4月13日

The world's first 128-layer QLC flash was in .

5月19日

and in . Li sent a .

6月20日

The of .

10 月 9 日

as the first zone.

11 月 20 日

The 2020 China 5G+ was held in . Xi sent a .

2021年

2月18日

The Hubei and was held, and 7 Hubei the were , and the of the and with East Lake City as the core was .

4月12日

Hubei the "14th Five-Year Plan", with as the core, to a in East Lake.

6月10日

The of Hubei City .

9月3日

The of Hubei City was , to build four and build a world-class city. At , 5 major Hubei in Hubei City are for , 5 large , 5 -level , and 5 major R&D have been .

9月30日

was as a Base for .

十二月

is fully open to , the is , and the main urban of the " Cross Axis" is .

2022年

On 16, the East Lake High-tech Zone to build a city of , a city of light, and a city of , to build a world-class East Lake City, and to the of a "World " with .

中国北车网杭州12月11日消息(记者 曹文军)2019年12月10日上午,杭州市富阳区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启用“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 记者了解到,该系统将重点解决当前投资项目落地难、审批效率低、项目建设进度慢、绩效不突出等“堵点、痛点、难点”问题。

今年新系统试运行期间,阜阳多家企业感受到了新系统带来的便利。 其中,浙江全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代表。 公司总经理王云鹏告诉记者:“以前一个方案做完,需要跟各个部门来回走动,现在有了这个系统,从时间上来说,可以节省好几个月的时间。” . 在成本上其实也为我们公司节省了至少10万多元的方案设计费。

据悉,一个投资项目的建设,从项目招商(决策)到投产验收,涉及土地审批、立项审批、规划审批、施工许可、建设施工等多个环节。 由于很多项目在决策阶段论证不足,盲目上马,导致部分项目在审批和推进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项目管理平台,项目建设受阻,影响企业发展。

项目管理平台_项目管理沟通管理论文_ppp项目履约管理

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系统将项目审批与项目招工决策、项目建设、项目绩效管理等有机结合,改变以往重审批轻服务的局面,从简单的项目审批向两端延伸,覆盖项目建设全过程.

阜阳区发改局副局长方雪华介绍,在项目招商决策阶段,招商引资主体和政府项目建设主体通过系统申请项目。 对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判,指出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研判结果反馈给招商引资和政府项目建设主体。 根据研判意见,决定是否启动项目建设,最终形成项目库。 通过预审,可以避免项目单位和部门之间信息不正确的问题。

项目管理平台_项目管理沟通管理论文_ppp项目履约管理

为确保项目提前投产验收,系统实时抓取浙江省在线审批监管3.0平台中的项目审批信息,全面把握项目审批时间节点。 对于延迟审批的项目,系统实行亮灯机制,计划时间节点仍在进行但超过计划时间70%的节点亮黄灯,异常节点亮红灯已被延迟但尚未完成。

此外,该系统除了实现项目前期决策、审批监督、项目推进、绩效评价四大功能外,还具有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在线咨询、互动互动等功能。 区级领导和项目管理部门领导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掌握所关联项目和分管领域项目的实时动态进展,提出工作指示和要求,实现“领导驾驶舱”功能。

目前,富阳区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 在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编制过程中,系统预审了部门和乡镇(街道)上报的459个政府投资项目。 通过系统预审,在上报的100多个项目中发现了很多问题。 联合审评审批中心提出该项目不应纳入2020年政府投资计划的审查意见,避免审查不到位盲目上马项目,为政府提供2020年政府投资计划。项目计划。 采纳了科研人员的建议,初步体现了系统的功能。

据了解,下一步阜阳还将整合全区项目推进管理所涉及的系统,全部接入招商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依托一个系统,实现项目从决策到生产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为项目提供“管家式”服务。 同时,借助哲正鼎平台开发了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系统手机端应用平台,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实时性。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