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船:秒响应打造上海智慧园区生态新模式-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江南造船:秒响应打造上海智慧园区生态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3-04-27

人脸识别、无感考勤、视频巡更、智能安保、菜品自助结算……在拥有2万余名员工、7500亩厂区,相当于3.8个上海共青国家森林的江南造船园区“二级响应” 智慧园区建设已经落地。

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它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江南造船,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装上了智慧“大脑”,为大型制造企业齐头并进“解难题”携手数字化和智能化。 、机器和事物完全互联。

跳出数字​​化转型“误区”,开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之旅

近年来,上海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相继出台: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智慧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6年《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 2019年《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的“必须”。

对于每一个传统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江南造船也是如此。 在转型初期,其对数字化的认识陷入误区,走了很多弯路。

“2015年,我们突然发现,现有的软件连64位机都不适合,硬件配置再好,软件兼容性也差,整体不兼容,收益难以发挥。” 江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朱明华指出,内需触动转型。

从2016年至今,过去五年,江南造船以“真刀真枪”开启了数字化转型之路。 他们认为,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有本质的转变:观念的转变,也是最根本的转变; 工艺的变化是制造业内部的变化; 是可持续创新的基础。

科技融合推动智慧园区高质量发展

传统园区的信息化往往是孤立的烟囱式子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运营和可视化数字化运营能力,园区管理者难以掌握园区整体状况和园区细节。 如何打通烟囱状的数据?

“在第一生产区的港池区,部分员工没有戴安全帽。” 在江南造船智慧园区运营中心平台实时弹出的窗口中,秒识别违章违规信息,即时报警,将安全隐患放在第一位。 时间一目了然。

厂区各类安全事件的状态、类型、历史趋势“一屏可视”。 当日,截至下午2:00,园区入园人数20858人次,游客295人次,安全警示57次……

针对外来人员混入风险,江南造船设置了不同区域,对路人进行相应权限监控。 如黑名单管控上海智慧园区,一旦黑名单人员进入抓拍区域,可快速识别并提供报警信息,提醒安保人员实时跟踪抓拍; 白名单控制,通过为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白名单,实时识别没有相应权限的人员进入该区域。

江南船舶智能运营中心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GIS等数字化新技术,引入人脸识别/AI、大数据/AI、物联网。 ,全面连接园区人、车、资产、设施,实现数据全融合、状态全可视、业务全可管、事件全可控,让园区更安全、更舒适、更高效、运营成本更低,持续卓越经营。

除了综合安防,智慧园区的应用场景已经广泛应用于: 便民交通领域,如访客APP应用、员工人脸登记、无感考勤等; 高效办公领域、会议管理优化、人脸签到、视频协同会议; 智能餐线字段,菜品视觉识别,自动结算,自助点餐等。

降本增效的智慧园区产业已经到来

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降本增效,这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核心。

江南船舶集团构建船厂数字化运营和智慧应用基础平台,从解决船厂安全管理、车辆管理、运营效率、资产管理、节能减排、生产运营等问题入手,通过实施集中统一的“333运营管理模式” 根据理论测算,减员增效产生的运营效益每年可节约1030万元; 通过建设全球一流平台,旧设备再利用,每年可节省安防建设和资产管理资金约300万元。

“现在,一旦厂区出现安全隐患或者违反保密规定的场景、事件,我们可以秒级响应,变事后被动应对为事前主动预防。” 朱明华表示,随着智慧园区项目一期投入使用,二期、三期项目将以数据挖掘为核心,通过拥抱新技术,实现算法优化、辅助决策、优化调度,创造价值。

其中,智慧园区二期建设将围绕设备资产管理、能效管理等管理,重塑园区管理运营模式,带动园区管理转型。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园区建设成为发展趋势,园区正逐步向智能化、创新型、生态化转型。 江南造船承载着中国海军强国梦,实现富国强民梦,正全力以赴,向世界一流军工造船企业的目标迈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制造业的互联网化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如何实现工业互联网化,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发展路径。 巨大的商业价值。

长期在上汽通用五菱从事精益生产的李勤是通用汽车精益生产体系的专家,积累了丰富的制造企业经验。 那时,他发现整个工业制造都呈现出高速自动化的趋势。 “每一个自动化制造单元本身也是高度智能化的。制造数字化、智能化是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如果能够搭建一个平台,将这些制造单元整合起来,相互协同,可以有效提高交易和生产效率。” “

因此,2015年,李沁创立了“云工厂”,主要面向电子组装和结构件领域。 现已发展成为定制化零部件在线制造平台。 目前团队规模近100人。 部门专家库首批仓储专家、精益生产全球评估师、深圳市2019软件行业创新人才,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本文图片来自云工厂,经授权使用

云工厂针对制造业极其分散的供需端和交易过程中的显着痛点,通过“一个系统+一个平台”实现全流程交易闭环,连接采购商和制造商,相互协作,实现工厂云化、工厂产能云调度、资源云配置优化。

据介绍,基于电子组装、结构件等垂直领域的行业特点,公司团队结合行业经验,对全产业链的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再通过一套数字化将这些标准化的业务单元串联起来。系统软件。 数字化赋予它力量。 通过搭建定制化零部件采购平台,连接采购商和制造商,将其数字化系统与客户订单和生产流程打通,开放给采购商下单,工厂只要在平台上接到订单就可以使用数字化系统,从而提高制造或订单协调的效率。

在数字化系统软件方面,云工厂历时近四年研发全流程管理数字化系统,打造云制造全流程SaaS。 其中,为制造加工企业打造全流程云MES,打通制造端全流程数字化; 为采购商提供制造业全场景云ERP,打通研发客户全场景业务数字化需求。

云制造服务平台_云制造_制造云视频

本文图片来自云工厂,经授权使用

“把两端客户的业务数字化之后,我们还需要打通中间的交易环节。为此,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易平台,就像餐厅在美团开店一样。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提供很多服务可以改善双方。互动的工具。” 李沁说道。

据了解,在供需两端的交易链中,云工厂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包括找厂比价、快速报价、保底交易、总承包等,其中还包括相应的工具. 例如,在快速报价和订单服务中,平台提供在线投标、自动报价、图纸保密系统等多种工具,当云工厂收到产品设计图纸时,平台将提供自动化的快速报价,生成标准化工单,协调工厂在线等一系列服务。 客户可以在几分钟内快速完成报价和下单流程,大大提高了下单效率。 同时,云工厂的订单也可以在线追踪到每个零部件的具体生产状态,真正实现了供应链的数字化。

此外,作为富士康投资的企业,云工厂还在平台上为客户提供代工服务。 通过苹果的供应链体系,为客户提供各类产品的代工和零部件加工服务。 除了使用平台上的供应商,客户还可以委托云工厂进行一站式代工。 “云工厂可以全面降低客户采购成本20%以上,整体交付速度提升30%以上,真正帮助全球客户实现降本增效。” 李沁说道。

本文图片来自云工厂,经授权使用

在盈利模式方面,云工厂免费为客户提供强大的SaaS系统,实现各模块业务的数字化管理。 在平台交易过程中,云工厂不仅不抽取佣金,还会为客户提供一定的补贴。 例如,客户在云工厂下单可享受1%的交易返佣,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我们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在平台上为客户和供应商提供增值服务时收取一定的费用,另一部分是帮助客户提供全套的OEM服务。最平台上的功能都是免费的,但有些功能会更深入。” 李沁介绍。

云工厂打造的云制造全流程SaaS平台已于2018年5月正式上线,上线工厂数万家,接入设备超过10万台,每天近20万采购商在平台加工数十万件产品. ,每天完成数以千计的制造订单。 对于获客渠道,云工厂一方面采用轻量级的线上推广方式,针对中大客户采用线下推广方式。

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军企业,云工厂先后入选中国工业互联网百强企业、时代价值企业TOP30。 在李勤看来,在探索工业互联网实现路径的过程中,云工厂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是一个创新导向的东西,我们的团队有这个创新能力云制造,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本文图片来自云工厂,经授权使用

未来,云工厂要打造制造领域的“美团外卖”平台,将业务场景从线下搬到线上,全流程解决零部件领域的效率和信任问题,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产品开发周期。 “我们想为客户提供便捷的在线制造体验,希望客户能够像获得水电一样方便地获得这些制造服务。” 李沁说道。

融资方面,云工厂先后获得4轮风险投资。 投资方包括富士康、中科院及多家知名创投机构。 现阶段,由宜可资本领投的1亿元B轮融资已经完成。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

本文头图来自云工厂,已授权使用。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