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经济观察报 闫海伦/文章 与不断炒作、引人关注的住宅地产不同,中国商业地产市场尤其是写字楼市场一直在隐蔽处“疯狂生长”。
2017年北京甲级写字楼存量突破1000万平方米,写字楼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与此同时,共享办公模式与传统写字楼市场的竞争加剧。
共享办公模式是提供更基础的环境服务(咖啡厅、轻餐饮区、超市、书吧、母婴室等)和更便捷的办公运营服务(访客管理、会务管理、现场管理、自助打印等),更多的企业业务服务(金融、IT资源、设计、财税等多方位的业务服务和业务效益),最终形成以办公空间为基础的社区组织,从而形成网络效果和配对经济学。
根据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的测算,未来30%的商业面积将转化为共享模式智慧园区写字楼,形成千亿规模的市场。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共享办公还处于“萌芽阶段”,主要满足自由职业者和创业员工在职场“消费升级”的需求,但我们也看到共享办公独角兽正在从“整批”“零售”正朝着整栋写字楼的经营迈进。
在内部竞争和跨界冲击的双重压力下,写字楼运营商该如何突围? IDC认为,基于数字化转型的增值服务和精益运营才是解决之道。
2017年,IDC看到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园区或写字楼运营转型的“试验片”。 比如华为的平安园、阿里的鲸鱼空间等,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提升办公空间的运营效率、服务体验、业务协同。
鲸鱼平台是阿里地产团队于2017年打造的空间智能科技平台,基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平台,为空间运营商提供人脸识别、智能照明、无线投射、智能停车、访客服务等支持。
自2017年4月发布以来,先后与深圳P2(联合创业办公)、成都优客工场落地魔鲸空间,打造智慧办公空间运营“样板间”。 虽然盈利模式不明朗,规模也在扩大,但深井平台的建立是阿里线下入口扩张的一个缩影,是切入办公场景,获取办公数据,承接阿里的入口。 DT数据策略。
同时,鲸鱼平台是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变,也可能为阿里巴巴的新业务埋下伏笔。
基于目前的情况,深井平台主要通过与共享办公空间的创业公司合作来推广。 其智能服务、数据智能等创新应用,为中小型写字楼运营商提供了实用的借鉴。
华为智慧校园平台脱胎于华为内部安全校园项目。 本着“吃自己的狗粮”的原则,于2017年内部上线,完成了深圳总部、松山湖公园、南非公园的智能化连接改造,实现了高清视频、安防管理、园区停车管理、访客管理、边防、能源管理、环境管理、工作站管理、智慧运营中心等全方位数字化,打造了全球500强总部空间智慧化运营的样板。
作为传统IT厂商巨头,该方案的输出不仅是为华为增加一个可销售的解决方案,更创新了华为方案的推出机制,形成了从方案选型、华为试点、营销、客户实践的闭环.
基于华为不碰应用、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的“三不战略”,智慧园区平台的市场化很可能会以传统解决方案的形式推进。 这一中立地位为空间运营商与其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为大型写字楼运营商提供了一块“他山之石”。
展望2018年,IDC预计商业地产运营数字化解决方案市场将迎来“风口”,包括互联网厂商、传统IT厂商、物联网服务商、应用开发商、智能建筑集成商在内的各种角色会创新。 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为写字楼、办公场所的增值服务和精益运营提供支持。
(作者为IDC中国智慧城市高级研究经理)
当前,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 多措并举推动中小企业科学高效数字化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近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印发,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提供能力。为中小企业服务。
记者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将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专业化发展新路子。
一系列措施助力转型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举措,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据悉,工信部2020年开始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并取得一定成效。 但总体而言,“不能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问题普遍存在。
今年8月,工信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 支撑约300个数字公共服务平台,打造4000-6000家示范企业,形成一批适合中小企业的小、快、轻、精系统解决方案。 11月9日,工信部印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第一批服务平台名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近日,工信部印发《 “准则”。 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旨在通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政策协调,强化科学引导,深化转型意识,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指南》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地方各级部门。 从增强企业转型能力、提高转型供给水平、加大转型政策支持三个方面提出14条具体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此外,工信部近日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价指标(2022年版)》,从四方面综合评价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根据行业特点,从数字化基础、运营、管理、效益等维度。
多方协作解决问题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多方协同发力。 相关负责人表示,“小企业需要增强数字化转型意识和自身能力;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应立足自身优势,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环境。”
在提升企业转型能力方面,《指南》主要针对中小企业。 从数字化考核、推进管理数字化、业务数字化、融入数字生态、优化数字化实践五个方面提出转型路径。 转型动能,按照“评估-规划-实施-优化”的逻辑闭环,科学高效地进行数字化转型。
在提升转型供给水平方面,主要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包括四个方面:提升供需匹配度、发展全流程服务、发展轻量级应用和深化生态层面合作,旨在引导供给侧聚焦中小企业特点和实际需求,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水平,有效发挥市场作用,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深度转型。
在加大转型政策支持力度方面,《指导意见》主要针对地方各级,提出加强转型指导、加大资金支持、推进试点、完善配套服务、优化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开发环境。 部门从技术、资金、服务、人才等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支持,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
加强相关政策协调
《意见》要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程,大中型企业深入“联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创新。产业链供应链,大中型企业。 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衔接,落实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开展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数字化转型,确保政策见效。 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分行业分领域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遵循经济、技术、管理等发展规律,缩小转型过程中的‘认知鸿沟’,避免中小企业转型失败。要加强宣传推介,因地制宜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多措并举引导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转型资金不足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挑战之一。 该负责人表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专项资金和补贴政策支持中小企业上云。 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产品和服务。 《指导意见》提出,按照“企业付出一点,平台付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思路,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
同时,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推动典型经验“先转后转”。 该负责人指出,地方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大试点示范力度,推广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典型模式,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引领作用。示范,鼓励中小企业“看榜样、学榜样”。
此外,要构建健全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政策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训、工程监理等服务水平。 要从基础设施、评价体系、发展氛围、财税、人才培训等方面优化转型发展环境,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