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智慧园区 正式开工建设!-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深圳智慧园区 正式开工建设!

发表时间:2023-05-11

12月12日

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

(以下简称“生态智谷”)

总部基地建设正式开工

这是市政府在龙岗规划的全市龙头建设项目。 以此为支点,龙港将围绕智能建筑、智能建筑、低碳节能三大产业集群打造千亿级建筑产业园,形成辖区“3+”区域。 4”成为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一极,有力支撑了全市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在生态智谷项目的引领下,龙岗正加快形成深圳建筑科技产业集聚新核心。 今年前三季度,龙岗区建筑业龙头企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 目前,已登记落户企业61家,其中央企27家,国有企业9家,民营企业25家,总产值471.73亿元,同比增长294.4亿元,增速位居全市首位,全年有望形成千亿产值。

建筑行业领袖齐聚龙岗

打造“中国建筑第一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未来,我国将以建设世界一流建筑强国为目标,构建现代建筑发展体系。

广东省还提出大力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建筑产业集群,推动建筑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智能建造和示范工程的标杆作用。新型建筑工业化。

根据上级部门部署,深圳先后出台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建筑业融合发展不畅等问题。 其中一项重要部署,就是在龙岗规划建设市级建筑产业园区。

深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现代建筑业与全市“20+8”产业集群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立足深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 创新高地。 具体到生态智谷项目,是深圳实施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大实践。 是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具体行动。 “三化赋能”,强化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协同”,打造现代建筑业创新源泉、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基地,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地,是“五地共建”的重要举措。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龙岗发挥全区力量,发展壮大建筑业。 生态智谷围绕现代建筑业产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培育千亿级智能建造、智能建筑、低碳节能三大建筑产业群,打造六大中心形成“1个总部基地+1个产业园+N个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面向湾区,面向世界深圳智慧园区,定义“中国制造”新高度,共同打造“第一品牌”。 1中国建筑谷”。项目自去年11月启动以来,一年内实现了总部基地的建设。目前,61家央企和重点民营企业在建筑领域的建设,包括中建部、中铁部、中能建部、上海城建部先后落户,龙岗建筑产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

生态智谷总部基地鸟瞰图(效果图)。

“三大产业集群”“六大中心”协同发力

储备千亿产值联动万亿集群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建筑业发展迎来拐点。 深圳将培育绿色低碳、数字智能化的现代建筑产业集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之一。 生态智谷项目是承载这一庞大产业的关键平台。

众所周知,龙岗是深圳的经济大区和工业强区。 综合竞争力强。 不仅工业基础雄厚,而且连续五年位居中国工业百强区之首。 超过2500。

建筑业方面,龙岗拥有最完善的建筑业全链条拓展基础,建筑业企业总数位居深圳首位;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具有世界领先优势,以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值占比超过50%,从科研和生产上有力支撑了智能建设重点领域。向工程化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发展。 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项目数量和总规模位居深圳前列,为建筑行业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展示提供了有力支撑。

蓄力成势,鞭蹄病能扬。 生态智谷项目启动后,龙岗区成立了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全力推进龙岗项目建设。 通过深入调研、广泛调研,在综合研究成果、企业需求、区位优势、行业趋势、专家论证成果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专班最终明确了生态智谷的重点是智能化。建筑、智能建筑、低碳节能“三大产业集群”产业规划,打造未来建筑企业集聚、智能建筑数字化创新、行业标准制定、绿色低碳示范、智能建筑创新、建筑技术展示。

围绕“三大产业集群”的产业规划,确立“六大中心”的功能定位,龙港打造“中国建设第一谷”的蓝图已经徐徐展开。

01

智能建筑产业集群

打造精品建筑的“造飞机”风格,引领建筑业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建造转型升级。 依托中建部、中铁部、中能建总部公司聚集的项目和资源优势,聚焦数字化研发设计(BIM、AI辅助设计)等智能建造四大环节)、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工地,打通全产业链。

02

智能建筑产业集群

以“新城建”为契机,释放城市发展潜力,逐步实现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社区、智慧城市升级。 围绕空间智能化共同产业目标引进相关生态企业,建立健全数字建筑行业评价体系和标准,涵盖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细分领域,赋能智慧建筑数字生态建设.

03

低碳节能产业集群

利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脱碳,为“碳中和时代”重新定义“碳中和建筑”行业,引导传统节能建筑向正能源建筑转变,聚焦太阳能储能、直软、建筑面积能源、建筑光伏一体化、零碳建筑等四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将为“碳中和建筑”创造新需求、新市场。

在“三大产业集群”的产业规划下,绿色、智能建设的“六大中心”各司其职、互动联动,形成强大合力。

未来建筑企业集聚中心——汇聚建筑行业企业总部、建筑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和全产业链服务资源,引导建筑产业链“聚”“强链”,促进跨界融合,并孵化新业态。

智能建造数字创新中心——包括独立的BIM数字化基地、智能施工装备、建筑行业物联网三大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多个国家级智能建造平台,打通上下游业务链条园区建筑业的供应链和价值链。

智慧建筑创新中心——涵盖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智慧家居三大创新板块,打造新型城市建设示范,构建智慧建筑产业体系,赋能智慧建筑数字生态建设。

绿色低碳示范中心——打造“绿色低碳”领域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高地、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园区建设示范样板。

建筑科技展示中心——致力于打造“建筑科技”领域的信息共享、会议展示、成果交易三大平台。

建设标准制定中心——专注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引进和制定工作。

未来,生态智谷将立足于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建筑产业体系,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智能化技术赋能的高附加值、高科技核心环节,集聚高成长企业,延伸服务链、创新链、供应链,打造绿色建造、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千亿级现代建筑产业集群。 届时,将以其为核心引擎,联动深圳现有建筑企业,带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建筑产业集群。

数字建筑产业集聚区——天健云图。 (效果图)

创新“1+1+N”空间布局

打造超级建筑产业服务矩阵

蓝图励志奋进,实干铸就未来。 为落实“三大产业集群”和“六大中心”的规划定位,龙岗区住建局综合考虑总部办公集聚、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围绕建筑业全产业链进行统筹规划,最终确定“1+1+N”空间布局(1个总部基地+1个产业园区+N个产业集聚区)。

龙岗区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丁正红表示:“‘1+1+N’的空间布局,打破了传统产业园区发展单一空间的局面。另一方面,建设坪地片区的工业园区,充分保障企业生产的大空间需求。”

“1号部基地”位于大运地区。 这里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 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建设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创新平台,可为科研成果转化、微创企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等提供重要的空间支撑。 生态智谷总部基地坐落于此,承担着核心容器和产学研大脑的任务。 介绍以中建、中铁等8家央企为代表的大中型建筑企业地区总部,以及上海城建、特区铁厂等地方国有企业。 布局建筑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前瞻性技术研发中心和实验室等功能性平台。 .

“1号产业园”位于深圳国际低碳城。 其中,低碳节能科技园聚集培育低碳能源和绿色建筑集群,优先发展零碳建筑、太阳能储能、直接柔性、建筑光伏一体化等重点领域,建设区域能源管理,建设现代建筑低碳示范园区和低碳建筑。 节能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智能建造产业园围绕智能建造核心环节,打通全产业链,打造集研发、生产、展示于一体的智能建造技术转化应用示范基地。

“N个产业集聚区”多点分布,迸发多元产业活力。

智能建筑产业集聚区将打造成为顶级的智能建筑产业生态。 目前,全国唯一的华为全屋智能空间实验室落户集群区。

数字建筑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国内首个以数字建筑和BIM建筑设计为主题的数字建筑产业集聚区,高效整合建筑产业上下游产业链。

现代建筑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建筑创新赋能基地。 主要方向为建筑设计咨询服务和建筑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智慧绿建产业集群拟发展智慧绿建生态产业链,着力打造建筑技术自主研发平台、智慧绿建技术研发平台、智慧绿建运维管理服务平台。

“多元化”政策“保姆式”服务

深圳智慧园区_深圳智慧园区_2016中国智慧园区运营·上海峰会

全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最能说明生态智谷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在这个项目的带动下,前三季度龙岗区建筑业产值已超过471亿元,累计增长294.4%。

行业的持续活力离不开全面精准的政策支持。

为加快龙岗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龙岗创建市级现代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园区奠定基础,龙岗区坚持“广覆盖、有特色、有特色”的政策方针。大力支持”,面向建筑产业链企业的整个上下游产业,构建“普惠政策+园区政策+总部政策”的扶持体系。

01

包容性政策

龙岗区印发《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从吸引建筑业向龙岗集聚、培育壮大建筑业企业、鼓励建筑业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等方面入手研发、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建筑智能化产业发展、智能建筑应用推广等6个方面,提出21条具体政策措施,为新能源产业提供普惠性支持和激励。辖区建筑业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最高补助3000万元。

02

公园政策

建设现代建筑产业示范园区、集聚现代建筑企业、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集聚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深深双向合作等5大方面推出18项“硬措施”与香港加强投资和人才招聘。 引进人才,将生态智谷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建筑产业示范园区。

03

总部政策

龙岗区拟出台《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在引进奖励、贡献奖励、租金补贴、住房补贴等方面形成一套激励政策。 其中,企业总部引进累计奖励最高可达6000万。

“栽深梧桐树,会引来凤凰栖息,公园里的梧桐树需要时间,但我们的‘森林环境’可以先行。” 丁正宏表示,园区将提供最好的政策和服务来招留他们。 生意兴隆。

优化营商环境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服务公司的短板在哪里?

如何更精准贴心地满足企业需求?

这也是生态智谷项目的实施

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01

据了解,为培育壮大建筑施工企业,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龙岗区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制定政策、提供优质服务。 龙岗区住建局成立招商引资工作组,全力推进建筑业全产业链招商,坚持以“企业需求点”为“政策导向点”,通过畅通无阻线下发声、线上征集、走访 跑线、行业专线四大渠道,实现了从政府发布的“独角戏”到政府和企业集体智慧和努力的“大合唱”的转变.

02

一段时间以来,开展“百干进企创优服务稳增长”活动,对全区资质以上施工企业和新入驻重点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调研,广泛听取不同类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政策诉求,详细了解企业资质提升计划、研发投入计划、主要发展方向等信息,共同研究完善扶持政策。

03

建立“企业有合理诉求、有效解决问题”的长效服务机制,着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住房、政策、食宿、对接渠道等方面的诉求和突出问题,为施工企业提供肥沃土壤。生根。 据统计,共走访服务当地企业320家,收集协调企业诉求198条。

项目人员

要在职责范围内做,限时做。 我们会尽量做到职责范围之外。 就是用我们的贴身保姆服务来赢得企业的信任。

据了解,截至目前,龙岗区依托生态智谷的产业规划和定位,围绕“三大产业集群”持续招商引资,共洽谈入驻企业和科研机构106家。建筑领域,61家新企业落户龙岗。 . 未来,龙港将引进一批企业,打造一片区域,形成一系列增长点,加快催生新型建筑科技创新产业,加快全产业链延伸,打造具有特色的建筑产业园区。年产值超千亿元。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郑州高新区等15个“智慧岛”名单的通知》,南阳智慧岛成为我国首批挂牌“智慧岛”之一。省。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_智慧岛园区_智慧园区运营

南洋智慧岛位于南阳高新区中关村南洋科技产业园。 规划范围东至经十三路,西至城南大道,南至东外环路,北至纬七路。 利用现有四大片区基础设施,涵盖五个规划产业园区,总面积1.694平方公里(2541亩),形成了“一院一城两中心五园区”的发展格局。 根据现有基础设施结构特点、功能类别、Block定位定义未来功能和分区。

智慧岛园区_智慧园区解决方案_智慧园区运营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塑造发展优势,2022年9月7日,南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南阳市中关村智慧岛建设实施方案》,参照中原智慧岛建设模式龙子湖智慧岛打造南阳高新区智慧岛。 岛。 此后,南阳高新区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次赴郑州中原龙子湖智慧岛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吸取经验。 多措并举,高规格、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南洋智慧岛建设智慧岛园区,终于取得成功。

下一步,南阳高新区将以国际化视野、市场化理念、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南阳智慧岛运营水平,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活动效率,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力,加快培养和聚集一批高素质人才。 企业、研发机构、人力智能、金融资本、创新创业项目等双创资源,构建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小气候,将南阳智慧岛打造成全市新兴产业集聚区、未来产业先行区和创新创业先导区,为南阳高质量建设省级副中心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和智力支撑。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