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微软 (Co., MSFT) 在其第二财季记入了 138 亿美元与美国新税法相关的费用,但该公司还报告称,该季度的大幅增长推动了其云业务的复苏。
微软本季度的现金总额增至 1428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存放在海外。 微软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在接受采访时拒绝透露其中一些可能会被遣返美国的时间。
胡德说,近年来,微软一直是向股东返还最多资本的公司之一,其中大部分来自债务。 她说,现金将减少公司筹集债务以资助股票回购的需要。
在通过互联网租用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的云产业中,微软已经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亚马逊(Inc.,AMZN)的第二大云服务公司。 微软宣布,作为其云计算部门最大的两项业务,Azure基础设施服务和365在线生产力业务在第二季度实现了强劲增长。
虽然微软没有公布这些业务的具体收入数据,但它表示本季度 Azure 收入增长了 98%,365 收入增长了 41%。 这两项业务在上一财季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90%和42%。
本季度,包括 Azure 在内的微软智能云 (Cloud) 部门的收入增长 15% 至 78 亿美元,而包括 Azure 在内的生产力和业务流程 (and) 部门的收入增长 25% 至 89.5 亿美元。
总体而言,微软第二季度净亏损为 63 亿美元,即每股亏损 82 美分; 该公司去年同期盈利 62.7 亿美元,即每股收益 80 美分。 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12% 至 289.2 亿美元。
排除税收改革的影响,微软本季度的利润为 75 亿美元,合每股 96 美分。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 (S&P ) 调查的分析师此前预计每股收益为 86 美分,营收为 284.1 亿美元。
过去一年,微软股价累计上涨近50%,并屡创新高。 该股在周三盘后交易中下跌 1 美分至 95 美元。
剔除与税改相关的大笔支出,微软调整后的税率为18%,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 展望未来微软云计算,胡德表示,他预计本财年下半年的税率为 16%,上下浮动两个百分点。 对于 2019 财年,该公司预计该税率将略低于 21% 的新公司税率。
微软最初是凭借其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优势称霸科技领域。 尽管包括业务在内的更多部门目前是微软最大的部门,但它的增长速度却是最慢的。
据国际数据公司 (IDC) 称,部分原因是全球 PC 销售增长依然低迷,上一季度仅微升 0.7%。 然而,More 部门第二财季收入增长 2% 至 121.7 亿美元。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在与华尔街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投资帮助微软迅速解决了最近的 () 和 () 处理器漏洞威胁。
纳德拉表示,通过投资使 10 成为最安全且不断更新的操作系统,微软可以在面对这些威胁时迅速采取行动保护用户。
More 部分还包括微软的 Xbox 视频游戏业务。 假期对微软的游戏业务尤为重要,尤其是考虑到微软去年 11 月刚刚推出了新的 Xbox One X 游戏机。 微软游戏业务的收入在此期间增长了 8%,其中包括 Xbox 游戏机、Xbox Live 订阅和交易以及游戏和配件的销售。
自微软以 270 亿美元收购专业社交网络 (LNKD)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年。 在第二财季为微软贡献了13.1亿美元的收入。
图片来源@全景网
文丨郭华
回顾过去,经过多年的发展,云计算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确定。 过去几年,AWS、微软和谷歌三大云计算巨头在数据中心等资本上的投入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既然产品形态已经基本确定,巨头们的每一分钱都是门槛上的一块砖,让跃跃欲试的新玩家越来越难以进入。
除非云计算的产品形态发生变化,否则市场格局几乎不会发生变化。
但 IBM 表示他看到了机会。
2018年,IBM斥资340亿美元收购红帽,宣布成为第一大混合云提供商,并表示将彻底改变云计算格局。
这是开源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即使在全球科技行业,也能排在前三。
当时,Red Hat 的股价为每股 116 美元,而 IBM 的股价为 190 美元,溢价超过 60%。 整个交易以现金方式完成,这对于市值只有1000多亿美元的IBM来说实属不易。 不仅会带来高额负债,还会留下后遗症,短期内难以恢复。 事实上,为了这次收购,IBM不得不暂停他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的股票回购计划,这是他过去刺激股价的主要手段。
IBM此举颇为孤注一掷,支撑他做出这一决定的是他对混合云的美好期待。
据他测算,混合云的市场规模高达万亿,收购红帽公司让IBM成为混合云第一大供应商。 作为对比,2018年全球云市场规模约800亿美元,其中排名第一的AWS占据了三分之一,约250亿美元……但无论是800亿还是250亿,这些单纯的数字在IBM说的万亿根本不值一提。
这是很值得讨论的。
因为口径问题,混合云的市场规模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说法。 IBM说有万亿,其实只有900亿。 为了避免口水,我会尽量忽略这个数字,专注于问题本身的逻辑,即IBM能否通过混合云改变云计算格局。
01 什么是混合云
混合云是公有云和私有云混合使用的一种形式。
一般来说,客户会将核心或稳定业务放在私有部分,边缘或弹性业务放在公有云,同时打通两个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统一管理,切换公有云和私有云随着业务的变化调整工作量。
混合云没有严格的定义,有时也包括多云,即多个公有云厂商的资源混合使用,以消除客户被锁定的顾虑。多云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
02 混合云从何而来
互联网是信息文明的载体,也是新技术的练兵场和发源地。 与其说大多数云厂商都有互联网基因,倒不如说是互联网催生了云计算。 这种出生有两个意义。 一是云厂商是从互联网公司成长起来的,二是云计算的早期客户也是互联网创业者。 原因是场景相似。 云厂商的产品往往来源于自身互联网业务的成功实践,因此在类似场景下具有普适性,更容易以云产品的形式输出。 不管国外的AWS,还是国内的阿里云,都是这样。
然而,随着互联网创业的兴起,云计算也将随之“没落”。 以AWS为例,近几年的增长率只有40%多,下滑明显。 然而,事实上,云计算在全球基础IT市场的渗透率不过10%,市场空间依然巨大,为何增长乏力?
抛开基数问题不谈,主要是互联网创业浪潮的红利吃得差不多了,该上云的也上云了。 剩下的很多 IT 市场客户都是传统的企业客户。 与互联网相比,传统企业有两个特点。 一是成立时间长,很多都经过长期建设,有了自己的机房。 金融等行业仍然有行业监管限制,不能使用公有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混合云应运而生。
通过混合云,传统企业可以在维护自己的机房和核心业务的同时,将一些边缘业务或弹性要求高的业务放到公有云上,也可以借助云厂商升级内部技术架构,提供未来一个储备,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03 混合云路在何方?
接下来混合云,让我们看看混合云将走向何方。
从前面的内容抽象来看,混合云其实是在矛盾中诞生的。 它是云厂商与客户在业务压力、历史积累、技术、成本、控制等方面博弈的产物。 他去哪儿? ,还要看这个矛盾会如何发展。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一是传统企业的核心IT业务比较稳定,很多时候还在使用传统软硬件供应商的产品,比如IBM小型机、数据库等,即IBM机器、数据库和EMC存储,这套东西很贵,能应付日常工作,不用搬; 根据全面数字化的规律,以往的软件供应商及其产品并不擅长互联网化和数字化建设,传统企业的IT建设存在差距; 第三,传统企业的核心业务不是IT,IT人才储备不足,自建不现实,需要引进外部力量; 第四,同时,传统企业的习惯和业务属性也决定了他们在安全和隔离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产线相关系统。 如果网络安全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一些行业,比如金融,国家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限制。
在公有云厂商方面,首先,除了Azure,大部分公有云厂商都不是软件公司,业务灵活多变。 因此,在数据库等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上,往往不如其他传统软件厂商; 第二,公有云厂商基本上都有成功的互联网业务,在互联网化和数字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产品,有大量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刚好可以弥补传统云服务需求的缺口企业; 充足的现金流,依托资金、人才和场景优势,云厂商在基础软件层面迎头赶上。 比如在2018年的数据库魔力象限中,AWS与SAP、SAP等传统厂商一起进入领导者象限。 阿里云和也进入了远见象限; 第四,云厂商也在加强对安全和隔离的投入。 除了产品层面,他们还推出了私有云或行业云,正在逐步满足企业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五,云计算这种计算形式确实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更低的综合成本,这符合经济学的大趋势。
从这一点来看,传统企业有历史积累和高限制,但存在较大的需求缺口,这就给了云厂商机会。 云厂商虽然在基础软件上不占优势,但发展迅速,已经有大量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传统企业的需求。 同时,在两者的博弈中,传统企业现有的传统软件供应商也在努力满足新的需求,但因为成本结构问题,转型困难重重。 这是今天不讨论的另一个问题。 总之,这些矛盾决定了传统企业的IT环境相对复杂,有自研部署的系统,有传统软件供应商的私有化产品,有云厂商的私有云和公有云。
混合云就是在这种矛盾中诞生的,并将随之发展。
企业的核心IT需求不会缩小,但在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中的比重会逐渐缩小,企业的隔离需求不会减少,但会随着云厂商产品的逐步完善或逐渐成为无问题解决方案。 ,云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直到有一天,收益超过迁移成本,核心IT系统也会迁移到云上,那么混合云就会消失。
只是这个过程会很漫长,因为线下仍然占据着整个IT市场80%以上的份额,这是一场持久战。
04 IBM有机会吗?
那么在这场持久战中,IBM是否有机会改变云计算的格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