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昕写了一篇关于企业云的文章-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阮昕写了一篇关于企业云的文章

发表时间:2023-06-12

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推动企业上云

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支持企业上云,有利于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升创新能力、业务实力和发展水平; 有利于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实现。 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企业上云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 云计算是促进信息技术能力按需供给、提高信息化建设和利用水平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能够为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人工智能等领域。

从推进两化融合、建设制造强国的角度,推动企业上云,有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动企业上云,有利于促进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企业的普及应用。 借助云上的软件应用和数据服务,企业可以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步伐,培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企业。 基于云平台,通过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有效整合优化设计、生产、市场资源,实现企业上下游的高效对接和协同创新。产业链,重塑生产组织模式和创新要素。

从促进产业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角度企业上云,推动企业上云,有利于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转型升级。 云计算作为“软件定义”的代表,为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种应用提供了共同支撑,也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基础设施变得越来越重要。 加快推动企业上云,不仅有利于培育云计算领域的骨干企业,壮大云计算产业,也有利于打造广阔的SaaS应用市场,帮助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实现快速上云。加快向云计算环境转型的步伐。

二、企业上云的进展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我国云计算发展进入应用普及阶段,企业用云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云计算模式进行部署信息系统。 多地创新政策措施,联合各方力量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推动企业上云,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出台政策措施,建立促进机制。 目前,已有10多个省市结合当地经济结构和产业基础出台推动企业上云的政策文件,建立省市县多层次联动工作推进机制,确保企业上云。任务的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各地通过组织动员大会、交流培训、供需对接等多种形式的宣贯活动,让企业了解和体验云服务,提高企业对上云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企业上云需求。云迁移。

三是注重多方合作,搭建服务平台。 各地加强与云服务商、行业组织等各方合作,提升云服务能力,通过建设在线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宣传培训、考试监督等服务,支持和服务地方企业在云工作中。

四是打造典型标杆,发挥示范作用。 各地组织选择具有行业代表性、上云成效显着的优秀案例,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为上云企业提供借鉴,通过典型示范作用带动企业大规模上云。基准。

目前,各地在企业上云数量、企业提质增效、传统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效促进了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传统产业,带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稳较快增长。

然而,企业在上云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市场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广大企业特别是一些重点行业企业还存在“不敢上、上不上”等问题,导致整体推进步伐缓慢,应用水平有限。 另一方面,配套保障条件有待改善。 应用解决方案不够丰富,无法满足企业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企业上云效果评价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咨询、培训、运维服务等配套设施有待加强。

企业薪酬设计的十大死局(上)1-_企业上云_坂上之云超清百度云

三、加快推进企业云办公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云计算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将不断加快,未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对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影响。 因此,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优化环境,加快企业上云工作。

一是加大政策宣贯力度。 通过组织政策宣贯,加强部省市协作,支持地方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企业上云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政策措施,推动各地加快工作进度。 鼓励地方建立多方协调机制和专家咨询机构,推动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二是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企业云城行”系列活动。 鼓励地方和云服务商组织宣传培训活动,普及云知识,提高企业云意识和运营能力。 鼓励云服务商在各地建设企业云体验中心,搭建展示、交流、咨询、培训平台,促进供需对接。

三是加快提升供给能力。 支持各地建设软件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引导软件企业加快向云计算转型,开发面向行业需求的各类解决方案,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 继续完善云计算标准体系,引导第三方组织深入开展云服务能力评估,推动云服务提供商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是构建效果评价体系。 组织第三方机构制定企业上云评估认定标准,从各级业务系统占比、IT资源采购规模及利用率、成本节约、效率等方面评估企业上云效果改进和业务创新。 依托标准开展上云企业效益评估,引导企业分步、纵深上云。

五是完善配套保障服务。 支持各地建立健全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助力企业上云。 鼓励第三方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积极探索发展云保险,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落实《网络安全法》要求,引导督促云服务提供者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和商业秘密。

六是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组织开展企业上云典型案例评选,打造上云标杆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适时召开企业上云工作交流会,总结各地工作进展,分享成功经验做法,调整完善扶持政策,不断扩大企业上云影响力,推动企业规模化推进在云端。

企业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产业发展和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如何立足智慧园区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满足园区管理需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达视以云边协同的实时数据处理技术为核心,助力智慧园区实现智慧场景应用和智慧体验。

01

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

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位于苏州市虎丘区嘉陵江畔,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

该项目采用达实物联网身份认证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秘钥系统采用“一卡一密”专利技术,确保安全。 采用“平台+应用”1+N架构,对所有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基于管控人员信息、设备卡片、账务集平台,实现AI人脸门禁管理、AI人脸通道管理、访客管理、手机APP等,包括访客机60台、门禁点709个、闸机84台、人脸识别终端322台等。

02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位于深圳湾区核心区,占地面积20.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8万多平方米。

项目采用达实门禁访客系统、电梯控制系统、巡更系统、AI无人值守停车系统、车位引导及倒车寻车系统; 覆盖4500个门禁点,7838个视频车位引导,包括寻车终端、访客视频车位引导、高清车牌识别点、道闸一体机等,是目前最大的视频车位引导项目已在中国建成运营。

03

九龙纸业集团

九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于1995年在东莞成立,是全球最大的废纸及环保纸生产现代化包装纸集团。 是全球最大的箱板原纸产品制造商之一。 公司。

该项目立足于东莞总部,辐射天津、重庆、乐山、太仓、泉州、连州、沉阳等基地,构建统一的“大数据”云平台,实现智慧园区一卡通化管理。

04

贝特雷集团

博特瑞集团是一家在行业内地位显赫的新能源材料研发制造商。 集团总部大楼位于深圳市光明区。 主要用作集团总部办公。 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上31层。 贝特瑞研究基地位于深圳市坪山区。 是一个综合性园区智慧园区大数据,主要用于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占地面积18400平方米。

在博瑞集团项目中,大石负责整体智能化建设。 达世围绕五个具体需求,为博特瑞集团定制了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集团统一卡平台实现统一管理和认证; 管理服务水平,实现高效管理; 优化非园区人员参观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一卡平台支持与外部系统对接,实现数据互通; 实现会议室管理和独立办公室管理。

智慧园区大数据_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_大数据产业园区

05

天马微电子

天马微电子成立于1983年,1995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小尺寸显示领域的龙头企业。

大石智慧园区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涵盖深圳天马南山、深圳天马龙岗、上海天马微电子、上海天马有机发光、上海中航光电、厦门天马微电子、成都天马微电子、武汉天马G4.5、武汉市等9家企业天马G6,统筹整合,形成统一的系统平台,实现全集团覆盖。

06

重庆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长安汽车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旗下的阵营企业,已有159年的历史。 重庆长安汽车有限公司位于重庆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 是国有大型工业企业,中国工业企业500强之一,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之一。

该项目的建设早在2010年就开始规划设计,对长安汽车集团园区内包括其子公司在内的10个单位进行了升级改造。 采用达世C3物联网身份认证(一卡)平台及达世物联网门禁通道、物联网消费、物联网考勤等智能终端设备; 设立管理工作站103个,发放智能卡3.5万余张。

07

成都长城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长城发展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其智慧园区新建工业厂房约51000平方米,同时建设约9000平方米研发、运营管理、员工宿舍、食堂等配套服务设施米。

达视物联按照“集中管理、分级管控、媒体多元化”的设计理念,搭建了物联网一卡通平台,让员工、外部访客、外包人员在成都长城发展智能园区项目使用智能终端、二维码、IC卡、人脸、车牌等,实现一卡吃、行、住的智能便捷体验,支持园区其他分行“一卡通”漫游服务该项目。

08

创业板智慧园区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开采城市矿产资源的企业,世界领先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世界先进绿色低碳产业的代表。

达实为格林美提供人脸识别、门禁、考勤、停车、访客、水控、指纹识别等系统,并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一门、二门进出动态管理系统门禁、考勤APP、轨迹分析等业务功能。 定制化需求,与格林美工业安全云、商旅动态云、HR系统、OA系统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对接。 截至目前,该项目解决方案已在包括海外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地在内的格林美42家分、子公司、办事处上线,系统管理总人数超过2.5万人。

09

大数据产业园区_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_智慧园区大数据

江铃汽车有限公司

江铃汽车园区占地面积近20平方公里。 下设十几个二级厂(部、司)。 一卡通系统为近 30,000 人提供服务。 公寓水控管理等

10

智慧云城

创智云城二期一标段智能化项目,作为国家灯塔委员会2022年智慧园区优秀案例,是深圳市重大项目。 作为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的启动区,是深圳六大总部基地之一。 未来将打造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示范区。

创智云城项目采用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实现了数据可视化、高效报警、自动化运行。 一屏监控系统所有运行数据,掌握所有大小设备。

11

伟创力长沙智能制造产业园

伟创力长沙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湖南省“五个100”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省市重大产业链建设项目。 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园区从业人员10000余人。 面对员工人数多、结构复杂、区域多的园区,达实提供基于独立硬件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涵盖考勤、门禁、消费管理,解决公园里的人。 对象管理问题。

12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全国范围内设有青浦训练基地、上海东航城、云南东航城、北京东航基地、武汉东航、青岛东航、成都东航等基地。

达视物联网为东航园区建立了统一的身份认证管理平台,以及全国所有基地的门禁、考勤、消费、停车等终端管理系统。 解决了东航基地分布广泛、管理要求复杂带来的管理难题。

13

更多案例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