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三五年内,产值将突破千亿,创造出一项新的高新技术。” 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临空经济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张金龙这样看待临空经济区的未来未来,它不仅是济南的城市副中心,更是一座新型工业城市。
加快建设航天大道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两大动脉将于年底开通
祖辈世代在庄稼地里挖土的李久福没想到,49岁的他竟然能够离开庄稼地,去机场上班。 李久福是果园村村民。 随着临空经济区的开发,一条航天大道将穿过该村。 果园村等多个村庄已纳入拆迁范围。
“我家以前就在现在的航天大道边上。” 4月2日,看着如火如荼建设的航天大道,李久福说,是空港片区的大规模开发改变了他的生活。 命运。
2018年8月10日,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临空经济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张金龙还清楚地记得这件事天。 他把这一天称为临空经济区正式开工建设的元年。 当天,济南临空经济区13个重点项目密集开工,总面积1900亩。
航天大道就是这些重点项目之一。 如今,贯穿临空经济区东西向的大动脉已基本建成通车。 “航天大道西起滨黄大道,东至临空东路,全长8.3公里,双向6车道。” 负责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济南高新临空经济区园区开发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刘涛介绍,目前快车道基本可以通行,但水利建设、电力、供热管道将继续施工,预计今年6月正式通车。
道路、水、电、热等管道的建设是该地区发展的基础。 除了航天大道外,贯穿临空经济区南北的大动脉——天际路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预计年底通车。 “天极路北起G308,南至巨野河北岸,与嘉轩路相接,全长9.6公里,双向8车道。同时,综合路沿线将建设管道走廊。” 刘涛介绍,未来这两条交通动脉将成为临空经济区的生活主通道。
建设中的中欧企业港
投资1亿欧元,
世界500强企业也来投资建厂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李久福心目中的小村庄还没来得及淡去,宽阔的交通要道就进入了新的视野。 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者称之为机场速度。 还有同样体验过天速的德国人弗兰克。
德国人的严格是出了名的。 4月2日,博马科技德方经理弗兰克亲自考察位于中德企业合作区中欧企业港的博马涡轮轴生产项目,检查项目进度能否满足设备调试要求在预定的时间内。
弗兰克告诉记者,涡轮轴生产项目的生产线对厂区的生产条件有严格的要求。 他要把济南工厂打造成符合德国工业4.0要求的厂区。 未来,该厂区将配备博马科技最尖端的设备。 建成后,德国工厂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将逐步迁移。
“项目进度看起来不错,虽然工期比较紧,但应该会在6月底交付。” 弗兰克表示,此行的目的是确保项目能够按时达产。 让他没想到的是,中欧企业港项目建设速度如此之快,济南机场的速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悉,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博马科技首次在济南部署高科技涡轮轴生产项目。 根据博马科技的规划,博马科技涡轮轴生产项目总投资将达到1亿欧元,2022年总产能将达到400万件,达产后年产值将达4亿元。
博马科技的到来充分展示了中德企业合作区的魅力。 据临空经济区项目投资人员介绍,一辆汽车有3万多个零部件。 博马科技的落地,将带动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有机会向济南聚集。
装备制造城镇规划
建筑装备制造小镇
实现未来5分钟生活圈
除了博马科技的涡轴生产项目外,德国亨斯特北部新工厂项目、普洛斯机器人产业园、孚能半导体芯片项目等一大批高端科技项目也在布局。临空经济区。 随着项目的不断实施,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者们也在不断思考一个问题: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临空经济区?
“在产业形态上,重点发展航空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高端物流等产业;在产城融合上,要平衡就业和住房。” 张金龙介绍,从临空经济区规划之初,就要打造绿色生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新一代智慧园区。 “这样的园区,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更有利于新动能特别是四大新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据悉,考虑到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副中心的作用,临空经济区将在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建设约5平方公里的中欧装备制造小镇26平方公里的中德企业合作区。 。 小镇项目总投资近500亿元。 通过“一心两翼•一轴一带”的空间布局结构,打造文化产业服务区、现代产业文化街区、人才宜居区、高端制造业示范区四个项目区。 未来可以实现5分钟生活圈。
其中,人才宜居区将在宜居、宜业的基础上控制开发量,发展人才公寓、智慧社区,辅以康养、休闲设施,打造智慧宜居社区。 项目包括宜居社区、社区文化体验中心等。 、公共设施等
“我们的目标是将小镇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高端装备制造小镇。” 中欧制造业发展中心主任李涛介绍,这将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第一批项目,也是全省唯一一个。 特色工业小镇。
生活水平提高
村民将过上城市生活
毗邻中欧装备制造小镇规划的人才宜居区,李久福期待的安置房预计今年10月开工建设。 济南高新区遥墙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张雷介绍,临空经济区正处于大发展时期。 在村庄拆迁的同时,15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也在加紧建设。 预计明年底首批安置房将移交,约27个村可实现安置。 第二批90万平方米安置房也将于今年开工。
安置房交付后,安置村民的居住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 届时,水、电、暖气一应俱全,村民将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在张雷看来,机场开发不仅会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还会给村民带来更多的生活改善和就业机会。
“白天看绿树成荫,晚上看灯火通明。” 临空的建设也带动了街道人居环境的改善。 经过一段时间的升级改造,街道上的袖珍公园多了,吐舌头的商铺少了,道路两旁也多了路灯。 村民们晚上也喜欢到广场跳舞放松。 目前,荷花路、温泉路已成为遥墙街的迎宾大道。
机场的大规模开发,特别是机场的扩建,以及大量企业项目的落户,让告别耕地的村民有了到附近企业工厂上班的机会,而且有无需担心就业。
李久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拆迁前,他一家三口种了7.5亩地,年总收成不到2万元。 拆迁后,除了获得大量房屋拆迁补偿外,未来安置房建成后,他们还可以住进129平方米的安置房。 最重要的是产业新城,告别了庄稼,李久福父子在遥墙机场找到了一份保安工作。 入住安置房前,除了每个月7800元的过渡费外,他们还可以从自己的工作中多领取一份。 零件工资。
“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 李久福满脸笑容的说道,他还给儿子买了一辆车。 现在我盼着早日搬回来,安居乐业。
去年8月,临空经济区重点项目密集开工
齐鲁晚报记者 夏侯凤朝于月
“目前,济南已迈入特大城市行列,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需要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4月19日产业新城,济南市人大代表、济南市发改委主任谢坤在接受齐鲁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0年7月,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七、中油”城市发展新格局。 经过一年多的进展,全市围绕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功能质量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任务,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注重载体支撑功能,更加注重持续联动发展,更加注重区域统筹协调,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和综合服务城市扩展区的功能,形成一串珠子,连线共同发展成一个平面。
记者注意到,报告中“东强”中提出了中央商务区等几个重点区域的建设。 济南中央商务区是历史上“一轴三区多园”的重要节点,也是济南经济密度最高、辐射能力最强、最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性区域。
谢坤介绍,济南高新区中心区的重点是增强要素配置和资源集聚能力,持续增强创新活力,提高民生供给和服务水平,转型为城市中心区。综合功能区,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
唐冶-孙村产业融合示范区的重点是加快两大片区对接,构建联动发展整体,推动创新、商务、居住、交通等功能科学对接、混合嵌套,加强就业与住房平衡,增强发展活力,打造产业园区。 城市一体化示范区。
东部枢纽工业城市的重点是充分发挥综合交通优势。 依托国际内陆港核心区、济南东站-济钢片区和空港经济区,建设以枢纽经济、走廊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新城,推动“东强”与“北汽”战略协调联动,承接高端物流商务集聚、现代空港新城等区域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