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3月22日上午,山东能源智能制造园项目开工仪式暨招商签约会在邹城市举行。 一期投资30亿元的8个重大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将推动山东能源高端煤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汇聚“新动能”。
此次集中开工的8个重大项目均由兖矿能源集团作为主要投资方建设。 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建立国内领先的支架智能电液控制系统、智能液压泵站、支架辅助阀。 制造与维修、智能输送机及配件、高性能输送带、智能洗选设备、液压软管、光伏发电8大核心产品制造基地,实现煤矿工作面支护及运输系统产业链全覆盖,确保三年,力争两年内完成项目建设并投产,打造“智能工厂”、“灯塔工厂”、“绿色工厂”,打造高端煤机装备制造维修与服务根据。
智能制造园区项目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制造强省建设的具体行动。 这是山东省地方企业融合发展的又一重大项目,也是山东能源集团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标志性工程。 智能制造园区将借鉴地方政府园区建设模式,通过合资合作引进煤机产品行业一流企业,优化装备制造产业结构,拓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实现煤机装备产业协调发展。 城市发展规划符合山东能源集团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为济宁市实现“制造强市战略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山东能源集团相关单位和部门以及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将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确保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见效。 优化发展规划,突出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势,积极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打造“灯塔工厂、绿色工厂、智慧园区”示范标杆,着力培育两个上市公司3-5年内的公司。 不断加快工程进度,按照工程总体进度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列出时间表、实施挂图作业智慧型园区,确保工程如期竣工投入使用。 确保工程质量,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实行质量领导责任制、终身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把智能制造园区项目打造成安全效益工程、优质示范工程、绿色生态工程。
智能制造园区项目是山东能源落实省委、省政府“十大创新”行动计划的战略举措。 也是优化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大工程。 而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将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济宁市各级相关部门将当好“店员”、“服务员”,为项目建设提供最大的便利、最好的服务、最好的环境,全力促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孟毅通讯员范星驰报道)
6月26日,记者从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济南市坚持高水平定位、超前规划,以创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在部署、平台建设、集成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网络基础逐步夯实。 坚持适度超前布局,建设覆盖城乡的信息高速公路体系,入选国家首批“千兆城市”。 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100%,宽带下载率居山东省第一。 累计建成5G基站4.3个。 1万个地方,实现主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全省唯一的“星火·链网”超级节点落地建设,拥有11个国家工业互联网识别分析二级节点企业上云,建立并开通了济南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和全球首个确定性网络。
平台体系不断壮大。 拥有浪潮云洲国家级“双跨”平台,已升至全国第四。 培育了万腾、奥泰、紫彩云、友人、九阳等5个国家特色平台。 目前,全市省级及以上重点平台有58个,占全省总数的1/3以上。 深化企业云平台建设,建立全市优秀云服务商数据库,评选云服务商56家,评定星级云企业405家。 云企业数量突破6万家,位居全省第一。
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培育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100余个,其中12个项目被工信部评定为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10家企业入选作为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试点应用案例,带动泰钢、一号工业重机、九阳、山东能源、天岳等一批骨干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培育3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引导区内企业大规模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