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278平方公里土地上创业创新-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苏州工业园区:278平方公里土地上创业创新

发表时间:2023-08-2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苏州报道 说起苏州,很多人都会想到千年园林文化,古城老街的小桥流水,还有吴农轻声细语的轻声细语。他们的耳朵。

在古城东侧的苏州工业园区,人们看到的是别样的生机。 27年,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拔地而起。

这里的GDP已经达到近3000亿。 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 它不仅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国家级高新区。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苏州纳米城、苏州国际科技园等高科技园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苏州工业园区虽然被称为“工业区”,但自诞生以来一直秉承“产城融合”的理念。 当地还有“金鸡湖利于经济、独墅湖利于读书、阳澄湖利于健康”之说。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园区提出到2035年建成前沿国际创新高地,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和投资服务的策源地。

在今年9月底召开的苏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苏州工业园区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高新技术园区、一流自贸试验区、成为新型工业园区”的定位和愿景目标。苏州城市面向未来的中心”,即“双一流、新中心”的发展定位。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沉密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园区正处于旧有转型的关键时期。培育新动能,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是园区未来的重点目标。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战略。

“2+3+1”特色产业体系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东部。 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同年5月启动。 行政面积278平方公里。

这里已形成“2+3+1”特色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现代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行业。

据当地政府披露的数据,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7亿元,公共预算收入377.3亿元,进出口总额941.8亿美元,实际实现利用外资19.7亿美元。

同时,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实现“五连冠”,位列国家高新区排名第四,研发经费占GDP的4.5%,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

如今,园区已进入“经济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三片区叠加的新发展阶段,正全力发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智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20年,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总产值将达到2494亿元,增长22.9%。

尤其是生物医药,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的“第一产业”,已聚集企业1800多家,产值超千亿。 同时公布创新龙头企业数量、创新人才规模、生物创新药临床审批数、生物大分子药物总产能、企业融资总额等五项指标均占全国20%以上。 居全国第一。

沉秘介绍,苏州工业园区对标国内国际先进地区,编制印发《建设世界一流高新技术园区规划》,并进行升级优化,形成“1+8+X”创新园区政策体系,重点关注技术、产业、企业。 、人才、开放、生态等“六个维度”,系统推进“六大行动”。

力争到2025年园区上市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和瞪羚企业、科技领军人才数量翻一番,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成为重要枢纽科技创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

园区科技创新成绩单

“我经常去苏州。” 对于国内VC投资者来说,长三角是重要的项目来源地。 尤其对于医疗投资者来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经常出现在他们的行程中。

近10年来,随着政府全生态的打造、投资机构的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苏州已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聚集地。 苏州生物医药企业最密集的区域自然非该地区莫属。 截至今年10月底,园区上市企业数量已达19家。

记者走访后发现,这只是苏州工业园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主导产业创新集群的“冰山一角”。

2000年以来,园区围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分别投资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纳米科技产业园、国际科技园等创新孵化载体,以充分发挥园区功能集聚创新要素、传播知识技术和泛滥的产业信息的巨大作用。

创投机构启明创投早在10年前就开始关注并投资苏州的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是启明创投的福地。” 启明创投创始合伙人邝子平表示,团队在园区找到了很多符合机构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向的优秀企业,比如生物医药公司、半导体公司、人工智能公司等,都受益得益于苏州工业园区在上述新兴产业的良好发展。

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苏州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

“苏州潜在独角兽企业的赛道特征非常明显,创新药、医疗器械领域有20家企业。” 长城战略咨询总经理吴文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苏州入选的20家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企业中,70%的潜在独角兽企业来自苏州工业园区,这表明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已经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已形成创新集群。

此外,以第三代半导体为代表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国内排名前十的半导体MEMS企业中,有一半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该园区也在“2020年传感器十大园区”中排名第一。

除了创新药及器件、集成电路等现有产业优势明显的赛道外,2020年苏州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还将出现一批潜在的独角兽企业。

共建创新生态系统

今年9月底,百余位医疗行业企业家、学者、投资人来到金鸡湖,共同探讨全球医药创新、投融资政策、发展趋势。

“这两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进步。现在,大家都知道,除了美国,生物医药还要依赖中国。” 安升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大军在上述活动开幕现场表示,苏州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里是创业者的天堂。

今年,亚盛医疗推出规模2亿元的生物医药天使基金,重点投资生物医药行业的早期投资。 该基金由苏州工业园区天使基金中的基金资助。

“位于苏州是我们的‘地利’。‘地利’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希望‘与人和谐’。” 在本次活动上,元和元典管理合伙人费建江在致辞中表示苏州智慧园区,希望有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早期投资中,并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讨论和探讨对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工业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各方都在积极参与苏州工业园区创新生态建设。

今年9月底,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行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该公司于2016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已获得五家主机厂多款车型的量产订单。

智行科技创始人兼CEO宋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政府在培育初创企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此外,苏州工业园区也为我们连接了很多企业。”来自证券交易所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资源。”

本报此前曾对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东沙湖基金小镇进行过报道(见本报2019年5月9日报道《基金小镇两年考察:“东沙湖”新经济产业版图》)。 在这片规划面积3.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截至2021年9月底,累计入驻基金管理团队243支,设立基金491只,累计资金规模超过266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沪苏一体化也正在为苏州工业园区带来更多创新资源要素。

从地理位置来看,距上海仅一小时车程,乘坐高铁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上海。 苏州城市航站楼建设完成后,人们将可以通过多种交通方式直达上海机场,更大程度优化出行体验。

“上海和苏州产业规模较大,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都已入驻,两地在创新场景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一位政府部门人士告诉记者。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长宁临空园区一批项目近期迎来新进展! 尚府智慧谷迎来首批企业入驻,虹桥人才公寓已部分完成结构封顶,虹桥上城正在进行桩基础工程,上海汇聚综合体项目(含宜家商场)、联影医疗智慧园预计2024年竣工...

尚府智谷

地址:金轮路55号南7座

尚府智谷由尚府集团打造,现已入驻燕设计(AC)、上海乾坤实业、北京人人德赛(上海)律师事务所、金奇医疗等大中型企业,可出租面积200-7000平方米。

尚府智谷是一栋十层的“花园独栋”,位于长宁区金轮路55号7号楼南侧。 公共区域由美国知名建筑事务所设计,将上海地域特色与海派文化相结合,形成立体、简洁、现代的建筑风格。 全区绿化面积18000平方米,朱家浜景观河穿园而过,风景秀丽,带来生态健康的办公环境,迸发出企业活力。

从地理位置上看,尚府智谷位于临空北核心商圈,距地铁2号线淞虹路站步行10分钟。整个临空北商圈已初步形成开放式商业街区,集餐饮、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帮助园区白领缓解就餐问题,给园区企业带来极大便利,让入园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出园区可以享受细致周到的生活服务。

尚府智谷定位为数字化智慧办公楼。 园区配备VRV空调系统和三部品牌电梯,保证办公效率。 园区地下车库目前配备45个停车位智慧园区规划,冬暖夏凉,停放方便,与写字楼直通。

新泾镇228邻里5山租赁房项目

地址:东至协和路,西至临洪路289号,南至临洪路289号,北至临洪路

新泾镇228居委会5山租赁住房项目位于临空经济园区,总用地面积6984.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127.43平方米。 目前,项目外立面真石漆已完成,地下室及地上公共区域安装、套房内部装修已基本完成,室外整体施工正在进行中。

项目建设内容为高层住宅2栋(地上14层,总高度39.95米)、公共服务设施裙房1栋、地下车库1栋(地下2层,停车位165个)。 租赁房屋面积14342.60平方米,共375套。 建成后将缓解区域人才住房需求矛盾,推动区域建设加快。

虹桥人才公寓

地址:东至西河外环、西至IV-H-02地块、南至周家浜、北至天山西路

近日,新长宁集团承建的虹桥人才公寓项目西、南地块虹桥人才公寓项目房屋已完成结构封顶并通过验收,东地块桩基工程已完成基本完成。 第一批公寓预计将于 2023 年竣工。

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0.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8万平方米,将提供5300余套住宅。 是目前上海在建最大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包含一居室、两居室、三居室等多种户型,是满足不同人生阶段的租赁需求的全生命周期社区。

同时,项目还将通过丰富的业态和多元化的方式,设置生鲜超市、养老幼托、文化体育、餐饮购物、娱乐休闲、创客办公等便捷完善的商业配套。服务内容 总体塑造租赁住宅街区的概念。

虹桥住宅区

地址:北至同协路,东至协和路,西至广顺北路,南至北堤路

新长宁集团建设的临空12号地块虹桥上城正在进行桩基及围护施工,预计2024年底完工。

虹桥上城是虹桥商务园(IBP)四期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6,277平方米。 是一座集办公、研发、运动休闲、商业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据介绍,该项目在设计上充分采用了“韵律”和“绿洲”的理念。 外观模拟高铁的造型,打造出连续而富有韵律的沿街立面,与北堤路的虹桥天汇相呼应、相得益彰。

内庭院利用连续立面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利用项目内部空间,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共享绿洲,充分隔离外界干扰,将绿色建筑、WELL白金级建筑和WELL的打造结合起来。白金级社区,让“绿洲中的绿洲”的理念贯穿项目始终。

2022年9月,临空12号地块荣获“第四届上海BIM技术应用创新大赛项目案例奖”。 BIM技术在空间异形折面的“菠萝面”幕墙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项目还通过下沉式庭院、地面花园、绿色阳台、绿色屋顶打造立体绿色公园,为员工及周边市民打造身心休息的场所。

上海汇聚综合体项目

地址:福泉路西侧、协和路东侧、金钟路北侧、北堤路南侧

上海汇聚综合体项目(原宜家汇聚购物中心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是英格卡集团(原宜家集团)在中国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 正如预期,该项目已于2018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所有钢结构框架已完成,预计将于2024年盛大开业。

项目位于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核心区,总建筑量超43万平方米,包括上海汇聚购物中心、宜家家居、汇聚办公楼。 除宜家外,还将引入400多家特色商户。 赢商网连续两年入选“年度品牌商关注筹备开业购物中心”榜单。

联影智慧医疗产业园

地址:东至临空音乐公园,西至广顺北路,南至宗敬港(临华路),北至临空音乐公园

联影智慧医疗产业园(蓝洞一号地块)形似“临空之眼”、“智慧之环”。 平方米,是临空经济园区的收尾工作,预计202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据悉,联影智慧医疗产业园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重大项目。 将建设联影智慧医疗全球总部、中国智慧医疗影像研究院及智慧影像产业基地、智慧医疗亚洲体验中心及旗舰店、联影互联网医院。 管理中心、联影全国基层医疗升级指导培训中心、共建重点学科专家工作室中心。 园区将形成具有群体优势、生态优势、运营团队优势的产业集聚区。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长宁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临空12号地块、春秋总部地块、联影智慧医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发展,推动福泉路隧道和同协路人行天桥。 及其他项目建设。 继续推进外环路抬升和迎宾三路东延主体工程,深化完善“四纵十八横”路网体系。 加快虹桥人才公寓和机场租赁住房建设,促进职住平衡。

虽然是冬天,但每一个在建的工地都透露出“热度”——来自蓝图逐步绘制的希望。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