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健康丨进入医疗智慧时代,数字智慧如何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聚焦数字健康丨进入医疗智慧时代,数字智慧如何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3-08-3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平实习生林云晓在北京报道,“相关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近2.67亿人,占老年人口的80%以上。老年人口会受到一种或多种慢性病的困扰,对整体医疗资源有巨大的需求,同时也存在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新技术和管理方法来适应行业需求下的整体医疗资源,对医疗科技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 医都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总经理徐继明在近日举行的2022医都科技医疗智能大会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徐继明指出,新一代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医疗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以价值为导向的医疗保健系统。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推进医疗数字智能化过程中,医院还存在系统架构落后、数据孤岛、缺乏顶层设计和数据治理等问题。

医院场景智能化解决方案

对于我国医疗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弗若斯特在2022年5月发布的《医疗智能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指出,我国医疗产业正从医疗信息化1.0逐步发展迈向医疗智能3.0。 进入3.0阶段,医疗智能化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以多维度、高质量、机器可分析的大数据为切入点,产生能够客观衡量医疗的指标和证据。行为和效果,改善医疗保健。 参与者的决策效率和准确性可以使医疗行业各个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据《白皮书》预计,2030年左右,医疗智能产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后续将达到30%以上的高复合增长率。 我国医疗智能化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但机遇也面临挑战,医院在推进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难题。 与会专家表示,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经历了较长的周期,以前医院信息化主要是为了满足业务需求,其系统架构相对落后。 其次,医院由几十个不同的业务系统组成,“孤岛”现象导致信息不兼容。 三是整体顶层设计和数据标准设计尚不完善,数据缺乏深度治理,使得数据深度和质量不足以支撑上级医院的科研和运营管理需求。 另外,从信息部门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医院信息系统只支持医院内部数据的使用,没有考虑开放式设计,这也阻碍了医院数据直接向外界提供服务。 最后,根据国家对数据保护的要求,医院信息不能对外提供服务。

徐继明介绍,医院智慧场景解决方案在数据互联、创新增效、精细化管理、安全管控等方面具有四大优势。 数据安全可控,最终助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引导下,高质量发展成为医疗体系的关键命题,数智创新是医疗机构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在推动医疗机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的过程中,医院场景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设计需要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来支撑数据互联和上层应用建设。

面对医院信息化管理现状,医都科技在上述会议上发布了医院场景智慧解决方案,涵盖大数据管理平台、数据开放平台和安全管控平台。

科研病区平台建设

在推动医疗数字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研究病房平台也是备受关注的发展方向之一。

“研究型医院”的概念最早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蒋长斌等专家于2003年在《中华医学研究管理杂志》上首次提出,指的是“创建新的研究型医院”。医学知识和医疗新技术,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一流医院。”

在上述文章中,专家指出,我国医疗资源普遍不足且分布不均。 传统的医疗发展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速度。 改变医院发展模式迫在眉睫。 创建研究型医院才能满足现代临床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研究型医院要结合自身条件,加强急危重症、疑难杂症的诊治,推动高精度医学研究发展,重视科研和教育,以科研带动临床,强化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

如何理解研究病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蒋敏认为,所有患者都是研究患者,无论是否入组试验。 同时,一切医疗都是研究型医疗数字医院,背后的所有数据都可以用于研究,这就需要医院在高质量发展中建设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中心建立后,可以利用很多真实世界的研究,方便注册临床试验。 以前大数据下的标准处理也可以用来研究,这些数据的价值很高。

2022年8月,CDE发布了三份草案征求与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试验相关的意见。 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卫健委也发文加快科研病区和医院建设。 临床试验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新时代。

事实上,国内很多医疗机构和很多首都也在探索和部署研究病房。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开展医学前沿技术联合研究和医疗保健产品开发; 鼓励和支持医院使用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及相关新技术,如海南省首家研究型医院博鳌研究医院利用海南自贸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特殊优惠政策,提高医院创新药、医疗器械及相关新技术的应用水平。海南省医疗技术水平,作为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研究中心,开展真实世界研究,助力国家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上海东雷脑科医院正式挂牌为南通大学教学医院。 未来,双方将在人才培养输送、教学科研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随着数字化的推进,一些数字平台公司也推出相关产品,推动科研病区的发展。 例如,在上述会议上,医都科技发布了研究型病房平台,包括数据基础、信息模块、智能模块三大模块。

“我们的目标是利用研究型病房平台帮助临床注册、真实世界研究、研究人员发起的研究等关键环节提速30%。” 医都科技旗下幸福生活科技IGCP智能临床试验解决方案产品经理郝远翔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加快临床试验的落地,医都科技的科研病房平台也将进行升级实施机构管理法规的新模块。

中新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牛古月)7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数据中心发展新格局。 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将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速,平均利用率力争提高到60%以上,总算力将超过1,电力利用率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效率将降至1.3以下。 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端到端网络单向时延原则上小于20毫秒。

(工信部官网截图)

3d和值中心数据_欧洲地中海地震信息中心数据_数据中心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相关负责人指出,新型数据中心是指以支持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集成创新为引领、驱动根据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需求。 它是汇聚多元数据资源、采用绿色低碳技术、具备安全可靠能力、提供高效算力服务、赋能千行万业和应用、与网络、云计算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 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新型数据中心具有高科技、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性等特点。 在数字化日益普及的今天,新建数据中心能够更好地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加速推动制造业。 建设强国、网络强国。

《行动计划》分阶段制定发展目标数据中心,提出建设布局优化行动、网络质量升级行动、算力提升赋能行动、产业链稳定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安全和可靠性保证行动。 行动包括20项具体任务、6个项目,重点推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

《行动计划》在主要目标中强调,到2023年底,总体布局持续优化,国家综合算力网国家枢纽节点(以下简称国家枢纽节点)、省级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将梯队部署。 技术能力显着提升,产业链不断完善,国际竞争力稳步增强。 算力和效率水平显着提升,网络质量显着优化,数字网络、数字云、云边协同发展。 能源效率水平稳步提高,电力利用效率(PUE)逐渐下降,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逐渐提高。

欧洲地中海地震信息中心数据_3d和值中心数据_数据中心

《行动计划》的具体目标包括:到2021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力争提高到55%以上,总算力超过100%,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 -规模及以上数据中心将缩减至1.35以下; 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争提高到60%以上。 总算力超过10%。 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比70%以上。 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至1.3以下,严寒、寒冷地区PUE降低至1.25以下。 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端到端网络单向时延原则上小于20毫秒。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政策标准处副处长张欢在7月13日召开的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表示,《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数据中心(2021-2023)”对数据中心具有重要影响。 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总体规划。 除了强调数据中心未来需要更好地赋能各行业的应用外,还强调数据中心未来必须走绿色节能的发展道路,包括新节能技术的应用技术和标准的制定。 更好地指导、评估绿色数据中心等。

张欢强调,数据中心面临绿色低碳转型的挑战。 数据中心在总能耗中所占比重不是特别高,但属于大型设施,能耗非常集中。 数以万计的机座排列在一起。 ,能源消耗非常可观。

张欢表示,绿色低碳是国家战略部署对整个数据中心行业的要求,也是数据中心发展的方向和机遇。 “未来的发展,在绿色节能方向上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