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智慧谷:“智慧”动能产业集聚,“三链”驱动创新活力-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经开区智慧谷:“智慧”动能产业集聚,“三链”驱动创新活力

发表时间:2023-09-06

经济技术开发区香港路旁,一座现代化精致的工业园区——智慧谷工业园引人注目:总面积516亩的广阔空间描绘出宏伟的发展蓝图; 435个项目落户运营,注入强劲能量……成立5年来,智慧谷产业园正在成为经开区新兴产业集聚地。

实力企业、院所云集

推动产业发展新格局

9月,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谷产业园再传喜讯:威高齐富健康科技产业集团正式落户于此,开展大健康产业布局,智慧谷总部经济集群又添一员关键成员。

走进智慧谷产业园,阿里巴巴、日本软银、日立等知名实力企业纷纷入驻,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第716研究所威海研发中心等大型院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等也纷纷选择。 聚集在这里。

为何这么多发展前景好、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纷纷落户? 这与智慧谷着力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驱动的发展生态密不可分。

引领行业,迸发无限活力。 为培育更加完整、健全的产业链,智慧谷形成了“发展载体+功能平台+产业集群+品牌活动”的“四位一体”模式。 即以“一核三园”为园区发展载体智慧产业园区,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生命周期发展模式。

同时打造中韩(威海)城国际客厅、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智慧谷四个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的高端平台。法律服务区、创客空间。 为解决园区企业在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需求,智慧谷还搭建了人力资源、政策、技术、投融资、金陵驿站等八大企业服务平台,实现全链条、专业化、保姆式服务。

“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我们不断做强、补充、延伸链条,目前初步形成了服务贸易、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三大规模化、特色化的产业集群。” 威海智谷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如今的智慧谷,一方面注重吸引项目,另一方面吸引流量。 通过资源整合,先后举办了中韩创新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 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走向海外。 辐射的内部和外部扩散。

持续努力吸引项目

优良环境打造产业新高地

每天都有落户咨询,每月都有企业入驻。 随着硬件建设、重点项目、各类功能平台同步推进,智慧谷凭借优越的营商环境,成为经开区的产业“高地”和投资“洼地”。

目前,在智慧谷中科创新产业园,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企业纷纷抢单; 国际服务外包软件园、软件研发产业园、数字经济创新园、人才公寓投入使用; 制造业园区新项目不断推进……无限的希望不断从这个园区释放出来,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和加速器。

智慧谷汇聚实力企业、大机构,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人才链。 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才来到这里,共创智慧谷的辉煌未来。 而智慧谷也在不断夯实“引、用、育、留”的人才工作体系,用人才助力产业发展,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发展高地。

在三大链条带动下,智慧谷已吸引项目435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0家、上市公司8家、大型机构3家。 今年上半年,产值达到15亿元。

智慧谷瞄准了更大的目标——计划三年内引进500个项目,推动设立50家世界500强和上市企业,使园区总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吸引2000人以上高层次人才入驻办公室……

“未来,我们将凝聚发展动能,打造全国最具活力的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山东省数字经济先行区、威海经开区新兴产业高端人才集聚地。 ‘清引力’活力社区,不断扩大园区影响力。” 该负责人表示,同时要尽快优化完善园区空间和业态规划,升级园区运营服务体系,营造产业引进、智力汇聚的优质营商环境,创建全国一流的产业创新平台。 (威海客户端记者李琳/文通讯员侯令伟/图)

升级产业、完善配套、优化文化旅游,南川工业园区2023年将整合资源,重新出发。 南川工业园自2008年2月成立以来,总体规划和发展始终以产业为中心,以产业为核心要素,不断增设其他服务产业的功能设施。 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和政府政策支持,园区迄今已培育市场主体近1400家,其中2022年将新增市场主体174家。

市场主体的不断涌入,为南川工业园区增添了活力和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园区的发展,南川工业园区对整个园区进行了重新规划。 目前,南川工业园区主要规划三大片区: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休闲等综合区、现代服务业和生活居住等综合区。 目的是产城融合,聚焦产业发展,带动整个园区城镇化发展。

产业升级,丰富产业结构

过去,藏毯和羊绒纺纱是城南老牌企业,但产业结构单一,不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 因此,南川工业园区在保留藏毯、羊绒纺纱产业的同时,还新增了锂电池、光伏产业。 经过多年的积累,产业园锂电池、光伏产业如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23年,在能源动力强劲的情况下,南川工业园区将加快建设“千亿锂产业基地”和“千亿硅材料光伏制造产业基地”。

明确的目标将推动整个园区有计划、有组织的部署。 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一直积极致力于招商引资、服务园区各产业。 本着服务市场主体的宗旨,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入驻。

利豪项目工地建设中

南川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俯视图

锂电池行业:目前有比亚迪、时代新能源、北大先贤等多家锂电池生产企业。 在电池及电芯生产方面,园区已形成动力及储能电池32.5GWh的产能。 在锂电池配套产业方面,已形成年产1.5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4000万套锂电池外壳的生产规模,锂电池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西宁比亚迪公司大门

光伏产业:依托青海省丰富的光照资源,园区吸引了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高晶太阳能、阿特斯阳光电力等一批全球十大领先光伏企业入驻,将形成年产135GW的产能单晶硅生产规模包括硅棒和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

盛源地毯集团大门

藏毯毛纺产业:园区作为西部地区毛纺产业集群的重要先导区,吸引了盛源地毯、雪州三荣、藏羊地毯等多家企业入驻。 已形成原料贸易、洗毛、梳理、纺纱、印染、藏毯(毯)、针织服装生产等全链条产业。

除了三大产业取得突出成绩外,南川工业园区在技术创新方面也下了大力气。 目前,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1家、科技型企业58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4个、企业技术中心6个、专精特新企业7家。公园。 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 拥有国家级农牧业重点龙头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4家。

正是因为南川工业园区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经过一整套落户、经营、开发、升级的“组合拳”,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里扎根。 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不断优化服务功能,为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企业落地的诸多后顾之忧,进一步便利企业和人才涌入。

配套齐全,让人才留下来

产业升级自然会带来越来越多的人。 例如,比亚迪目前拥有12000名员工。 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并考虑到了公司员工的生活关切。 企业与人才的关系不容忽视。 为此,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积极招商引资,帮助住宅地产入驻,让产业升级吸纳的人口落户于此。

人才是发展的重要动力。 住宅物业的增加不仅可以留住企业原有员工,还可以吸引更多来自其他地区的人才。 这将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南川工业园区居住板块集中于南川河两岸的现代服务业和居住居住板块。 该区域靠近工业区,便于两个区域之间的人员流动。 可以说“1+1大于2”,实现内外效益双赢,实现双循环。

南川工业园管委会周边住宅物业

落户南川工业园的物业主要为园区内的工业服务。 在产城融合的南川工业园区,住宅区和工业区距离很近。 对于园区内的上班族来说,超短的通勤时间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也成为管委会宣传的一大亮点。

同时,南川工业园区连接西宁市城中区和湟中区,位于两区中间。 南川工业园区将做好与两区的联动,增加人员流动,帮助吸纳周边人才。 目前园区内有碧桂园、中国海外、中梁等。 已有房产被占用,还有更多房产正在建设中。 作为新兴地区,南川目前的房产价格较为实惠,均价在8000元/平方米左右,大部分房型都供不应求。

仅住房不足以吸引人才和永久居民。 因此,南川工业园区立足长远发展,引进了北大街小学、妇女儿童医院、九年一贯制学校等。 从教育、医疗入手,满足园区常住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保障基本生活。

九年一贯制学校效果图

优化文化旅游加大投入加快发展

解决产业升级、配套齐全。 南川工业园区还十分重视文化旅游休闲区的规划。 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计划招商引资5个重大旅游项目,总投资360亿元,打造宜居、绿色、健康的文化旅游康养中心。

南川主题公园项目:依托已建成的奥特莱斯商务中心和温泉假日酒店,新增主题游乐园,形成南北向的“主题公园-温泉酒店-购物中心”一站式现代化商业综合体。

工业科技成果体验中心项目:立足南川工业园区“3+2+1”产业定位,打造可体验各类科技的体验中心,激发参观者的科学兴趣,与服务业相结合与行业。 带动园区经济。

“昆仑文化谷”民俗文化城项目:南川工业园区周边生态资源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以昆仑文化为基础,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增添以文化为核心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 ,丰富园区文化旅游休闲区。

青塘文化旅游小镇项目: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小镇,提供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一站式服务”。 场景化的创作让游客更加身临其境。

健康小镇项目:南川工业园区依山傍水,自然景观优美,是夏季避暑的好去处。 基于这样的自然优势,园区规划了以“养生”为主题的项目,如温泉、健身设施等设施,为来往的人们提供养生之旅。

南川工业园水上乐园

目前,奥特莱斯商务中心主体已竣工,其他项目也在建设中。 文化旅游项目中南川产业园的规划不仅针对园区内的民众,还覆盖整个西宁市乃至青海省。 项目实施后,将成为青海省重点旅游目的地,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概括:

自2008年发展以来,南川工业园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具体实施“3+2+1”发展定位明确:

“3”就是打好“三张牌”,打好青海“源头”,依托青海盐湖“锂资源”产城融合,做大做强锂电池产业,打造千亿锂电池产业根据; 打好青海“光”,依托青海丰富的光资源,建立健全光伏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光伏上游硅材料产业,打造千亿硅材料光伏制造产业基地; 让青海“绿”起来,依托青海绿色电力资源,借助园区(嘎壮滩片区10.9平方公里)电力局域网建设,积极引进一批高能源负荷、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绿色电力+低电价优势的价值。

“2”即“两个优秀”,优化重组藏毯毛纺产业,倾斜小微企业。

“1”就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引进一批商业综合体、文化旅游、CBD中心、小城镇、医疗、教育等民生配套项目等优质资源。

在工业、住房、文化旅游的带动下,南川工业园预计未来人口基数将达到17万至18万。 南川工业园区努力做好服务产业市场主体,不断增添人才和文旅附加功能,打造全新产城融合示范区,绘制标杆蓝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信未来,南川工业园区将为整个西宁市的城市现代化发展发挥独特的作用,不仅带动园区活力,还将影响周边湟中区和多巴新城。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