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预约,上门诊断。 浙江大学第四医院打造的这座“移动数字医院”让您实现零距离就医。-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手机预约,上门诊断。 浙江大学第四医院打造的这座“移动数字医院”让您实现零距离就医。

发表时间:2023-09-07

您是否见过专家团队到您家进行诊断

你见过配备CT的公交车吗?

你见过无人机送样品吗?

如果你从未见过

快来和作者一起开开眼界吧!

近日,浙江大学第四医院传来好消息,“流动医院”公交车成功上线

“零距离医疗”成为现实

移动医疗”时代已悄然到来

手机预约、上门就诊,浙大四院推出“移动数字医院”

2021年1月23日,浙江大学第四医院创新打造的5G“移动数字医院”正式启动上线。 这是浙江省首家提供全流程医疗服务的“流动医院”。 它以价值百万的移动CT车为基础,利用5G互联网技术,覆盖微型诊所、CT、B超、心电图、验血等,完成远程会诊、移动护理、用药指导、在线预约、健康随访、无人机物流支持。

专家现场远程会诊,致力打造基层医疗

浙江大学第四医院移动数字医院以“专科疾病筛查”为核心,依托肺肿瘤中心、普外科、泌尿外科等专业团队,帮助市民在家门口完成疾病筛查。

放射科主任胡继波表示:“我们引进的高端移动CT车,可以对身体各部位进行CT检查,并同步传输到医院的PACS系统,为基层带来优质服务。 ”。

检验部胡晓处长表示,“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我们特地带来了离心机等设备,现场还提供了PSA试纸等快速检测服务。”

全国著名肺癌专家、浙江大学第四医院院长王凯表示:“肿瘤的防治重点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虽然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发病率很高,但其实通过CT、B超、等待检查就可以做到早期发现。 如果能够及时干预,就可以避免难以挽回的后果和损失。 这就是浙大第四医院方舱医院的初衷。

移动数字医院是我们对移动医疗未来的积极创新和探索。 看病的体验是一样的,只是地点不同。 可以说是全省零距离移动医疗的里程碑。 接下来,我们将致力于将其带给浙中人民。 让医疗服务触手可及,努力成为全国移动医疗服务先锋。 ”

有了科技的加持,借助5G的帮助,移动医院提供了全方位的就医体验。

浙江大学第四医院“方舱医院”由信息工程系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微诊室与医院HIS系统连接,让公众拥有与在医院一样的就医体验:

挂号咨询、现场计费、现场检查、医生书写的病历信息均与医院病历系统同步。 持续规范的医疗服务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图为义诊现场检查报告

无人机空运技术感十足

此外,在吉利园区,浙江大学第四医院“移动数字医院”派出无人机“执行任务”数字医院,成功将工厂采集的检验标本转移到检验车辆上。 未来,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会相当广泛,可以帮助流动医院更好地完成救治任务。

义诊结束后,公司员工还可以通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微信公众号查看检查报告。

人们的第一体验:“就像在医院一样,什么都有,太棒了!”

“新春送健康温暖 喜迎新春”,浙大四院“移动数字医院”派出呼吸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放射科、超声科专家团队科室等义诊活动开展“肺结节·甲状腺·前列腺”二腺A结节义诊活动。

老王是一名车间工人。 他多年前被诊断出患有肺部小结节,但由于工作地点距离市区较远,他很少去医院复诊。

老王第一次体验移动医疗

走进浙大四院方舱医院,他在咨询台领取了咨询单,在候诊区按照预约顺序等待叫号,最后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完成了就诊。初诊、计费、肺部CT检查、复诊过程中,“感觉就像在医院一样,流程非常正规,甚至所有的订单都和医院里一样!”

(老王正在量血压)

很快,移动CT车上拍摄的肺结节图像同时传输到诊所计算机系统中。

老王走进肺结节综合门诊。 国内著名肺癌专家、浙江大学第四医院院长王凯、心胸外科专家冯强、呼吸科专家李宁、放射科专家胡继波对老王的肺部结节进行了分析。 断层CT图像,提供全面的诊断建议。

远程会诊,与知名专家零距离

在此期间,现场还通过远程会诊设备连线到了上海胸科医院蒋丽艳主任,帮助这位肺部结节高危患者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

总结:

浙大四院移动数字医院以“专科疾病筛查”为核心,依托其强大的肺肿瘤中心、普外科、泌尿外科等专科团队,帮助市民在家门口完成疾病筛查。

目前,浙大四院已在微信服务号上线“移动医院”预约功能。 未来,市民可以点击手机预约“特殊检查”、“特殊疾病筛查”等服务。 医院将根据预约群体合理安排时间。 ,集中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素材来源:浙大四院微信公众号《未来已来,浙大四院“移动数字医院”扬帆起航,迎来“零距离”移动医疗时代!》新华网客户端浙江频道《浙大四院上线移动数字医院,“零距离”移动医疗走近百姓》

内容整合:赵瑞涵 浙江大学财经传媒中心记者组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王宇浩、张欣欣)截至目前,我国各地已建成近8000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其中,超过2500家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 209家成为国际先进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改造后,这些示范工厂的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了20.7%,生产效率提高。 平均增幅为34.8%。

这是记者19日从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近年来,工业领域的新型制造模式逐渐从概念框架走向落地实施。 “以汽车、大飞机、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为例,通过探索协同设计、远程运维等模式,可以快速迭代产品,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陶庆主任说。在新闻发布会上。

工厂智能大门_工厂智能机器人_智能工厂

绿色转型方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陶庆表示,已为5万多家企业开展节能监测诊断服务。 5G单个基站能耗较商用初期下降20%以上。 建成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1万多个。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广场景模型、解决方案持续推进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 同时智能工厂,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制修订一批绿色低碳相关行业标准,不断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