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发布,青岛拉拢深圳,领跑宁波-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发布,青岛拉拢深圳,领跑宁波

发表时间:2022-03-12

正文 | 门国锋

编辑 | 韩毅

近日,其他四部门联合发布了2021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牌榜和优秀场景名单,共发布110个揭牌岗位,241个优秀场景。青岛有4个排名,与同样有4个排名的深圳持平,领先于有3个排名的宁波。同时,9家企业的14个典型场景入选优秀场景榜单,领先于深圳、宁波、厦门、大连。

在五个计划单列市经济总量的竞争中,深圳已经跑赢大市,位居全国前四。“计划单列二市”竞争激烈。宁波已经连续三年落后于青岛。在此过程中,其第二产业附加值的快速增长成为逆袭的关键动力。

近年来,青岛开始谋求重塑制造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纲要》中有一个重要指标变化——“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值比重”已取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成为主要指标。

除了数量的增加,质的飞跃也势在必行。智能制造将成为产业门类齐全的青岛实现追赶的加速器。更重要的是,一个城市相当数量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场景,将使更多的企业走上智能制造的节奏,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

智能工厂压倒宁波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将联合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旨在通过推动场景创新,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试点示范体系、工厂示范和​​区域试点。

在2021年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中,青岛特钢高速优特钢丝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中嘉特电气变频一体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海尔中央空调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中嘉特钢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高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荣获2021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本次比赛,深圳4家企业入围,宁波3家企业入围。

在2021年全国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榜中,中车青岛四方研究院、海尔磨具、德胜机械、环球重工、海尔洗涤电器、软控、酷特智能、亿邦生物、海信视讯等9家企业的14个场景入围。这一数据领先于深圳(8)、宁波(6)、厦门(2)和大连(2)。

这也是青岛近年来在为数不多的制造业细分市场排名中领先宁波的事实。在衡量区域制造业技术水平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排名中,宁波以182家专精特新企业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超过深圳、天津、重庆、成都。青岛以97家专精特新企业排名第8,超过了广州、杭州、武汉、南京、长沙等一批强大的“对手”。

评选出4个揭牌阵地、14个优秀场景,是青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代表,是深化智能制造推广应用、示范引领全领域的重要举措。青岛市工信局将筛选梳理更多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加快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深入挖掘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功能,引导更多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智能制造。

Smart Corps 对抗资本市场

以相当数量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为背景,智能制造正在成为青岛向产业高端迈进的群体现象。这一现象反过来催生了资本市场上的青岛智造兵团。

2022年1月27日,(以下简称“创新启智”,2121.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这也是山东省第一家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也是青岛市第一家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上市企业,成为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重要支撑。

青岛智能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落地智能工厂,不仅仅是创新。2022年1月14日,盘古智能(以下简称“盘古智能)”通过了会议,成为青岛市2022年首家通过会议的A股IPO公司。

此前,2021年11月22日,科杰智能(以下简称“科杰智能”)在科创板通过IPO审核,成为青岛在资本市场快速前进的收官之战。

先后登陆资本市场的三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高举“智能制造”的大旗,在智能制造最火热的赛道上组建青岛军,成为跨年青岛资本市场的亮点。

除了盘古智能、创新启智、科杰智能这三家新进入资本市场的公司,以产业化效率生产个性化产品的酷特智能(.SZ)早在2020年就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分享。

在青岛的IPO排队公司中,优物智能和昊江智能均计划登陆创业板,均处于“询价”阶段。此外,麦金智能已在青岛证监局注册指导。

2021年青岛地区生产总值141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速6.0%。宁波国内生产总值14594.9亿元,同比增长8.2%,近两年平均增速5.7%年。

对比核心数据发现,宁波的第二产业仍具有明显优势。2021年宁波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997.2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 >5%;青岛市第二产业增加值5070.33亿元,比上年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4.9%。

宁波第二产业增加值领先青岛接近2000亿元。青岛的数据也明显落后于无锡,无锡202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6710.50亿元,比上年增长9.9%。

在此背景下,青岛以智能制造扭转制造业的弱点是一条捷径。

(本文首发于“财经齐鲁”公众号,作者原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