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物流,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打造智慧物流,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发表时间:2022-01-23

“5G智慧病房”、“智慧工地”、“智慧物流管理”……2021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南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大学”)将始终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努力营造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和洁净优美的就医环境智慧医院,在物流高质量发展中取得阶段性成果管理。

打造“5G智慧病房”,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病人躺在病床上可以检测到心率;特殊患者离床时间过长,护士会得到提醒……现在,在河科大一附院病房,这些智能场景都可以应用,医护人员可以快速高效、更精准、更全面关注患者情况,为患者提供更高效周到的护理服务。

据医院副院长牛木清介绍,在“5G智慧病房”中,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信息将在智能交互床头屏、病房门屏、走廊挂屏、护士站等多个智能终端上互联互通。大屏幕。,实现病房护理全场景闭环管理。

“5G智能病房”还可以实现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医院在病床的床垫下设置传感器,可以自动采集和传输患者的生命体征、下床时间等数据,甚至医生也可以知道患者的睡眠质量。

2021年,赫克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5G高速网络,通过智能终端“连接”病房内护士站、走廊、病房等各个区域,使医生和护士可以随时“控制”病人的病情。.

目前,“5G智慧病房”、“5G+全院人脸识别”、“全院一卡通”等系统已在河科大一附院投入使用,将持续提升医院高-质量管理效率和患者体验。

“智慧工地”让项目建设更具“技术风范”

“今天天气晴朗,东北风3-4级,请注意风力影响……”这不是天气预报的场景,而是河南科技大学的“智慧工地”科技肿瘤医院(洛阳肿瘤医院)。

据悉,河南科技大学肿瘤医院(洛阳肿瘤医院)是由洛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打造的肿瘤学医学教育与研究协作平台。科学和技术。“智慧工地”工地采用智能化管理平台。施工进度和施工现场情况可以通过BIM系统在管理平台上进行展示。通过智能化工现场作业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施工现场人数、单日塔吊总数。次,本月影响工期的天气次数,

“智慧工地”将更多的高科技人工智能、传感技术、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植入”到建筑物、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工地出入口等各种物体中,是一般互联形成“物联网”,再通过“5G+网络”实现工程管理系统与工程施工现场的一体化。

智能安全生产系统将“安全”二字“烙”在工人心中。每个进入现场的工人都戴着带有芯片的智能头盔。每个工人的活动轨迹都可以进行。实时管理。在便携式项圈保护系统的帮助下,建筑工人将带有内置太阳能电池板和扬声器的便携式边缘保护设备放置在施工现场的关键边缘开口处。当有人靠近时,会通过声光报警提醒,避免人员跌倒等意外。,报警信息也会实时回传到“BIM+Smart Site”指挥中心。

“智慧工地”为医院建设增添了“智慧翅膀”,也对“智慧工地”系统的引入和智慧医院的后期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智慧医院下的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管理,都为后期智慧医院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协助做好疫情防控,采取应急防汛措施

2021年8月以来,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赫克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核酸检测的人数也“呈爆炸式增长”。医院通过增加采样点、在线预约等方式快速响应、有效应对。仅8月1日至3日,就完成了3万次核酸检测。

在这巨大工作量的背后,不仅有一线医护人员的努力,还有一群“幕后英雄”,他们是医院等人员的后勤保障。他们的辛勤付出,为一线医务人员和市民保障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等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连夜租建45个遮阳帐篷,设置核酸检测隔离带和警戒线,供应冰块,增设疫情防控岗位,指定专人监管医院、各楼入口、核酸检测点每天至少3次... 后勤保障人员 工作也很忙,一方面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2021年7月,河南省出现了罕见的连续强降雨天气过程,洛阳暴雨倾盆,这群“幕后英雄”再次冲上前线。医院将立即从后勤保障体系和第三方服务单位调集精锐部队,组建应急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积极储备防水沙袋、防水布、泵和发电机。

长期以来,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后勤保障体系及第三方服务单位一直致力于构建医院后勤管理智能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医院着眼发展大局,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推动后勤管理高质量发展,使后勤管理各项工作更加高效规范,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谢亚敏郭强)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