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开启智慧城管新时代-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苏州开启智慧城管新时代

发表时间:2022-01-24

[摘要]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联网,即所有物品都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智能识别和管理,可以看作是一个广义的名词。 “互联网+”。

苏州市开启智能化城市管理新时代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联网,即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实现智能识别和管理,可视为“互联网+ ”。物联网是继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被列为我国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市容市政部门积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发挥物联网在借力城市转型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管理。以建设“智慧城管”为抓手,升级服务、监管平台,拓展业务应用,扩大城管可视可控范围,提升平台服务、监管水平和能力,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 和信息化。管理层面,开启城市智能管理新时代。

平安城市模型 工业沙盘智能_智能城市_南京城市智能交

“微城管”绣好参与 服务“双面绣”

以“美丽苏州全民共管、城管大数据信息惠民”为目标,打造集互动参与为一体的“智慧城管”公共服务应用平台“苏州微城管” 、诉求表达、便民服务、宣传引导、互联网+政务为一体,建立无障碍、惠及全民、功能相应的新型城管公共服务应用,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统一一、便捷、主动、精准的城管公共服务。

一是推动观念创新,开辟全民共管新渠道。畅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主要是为了方便。“微城管理”提供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信城市服务、支付宝城市服务四个渠道,方便市民举报和处理城市管理相关问题。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也造福于民。市民通过“微城管理”举报城管问题,经验证有效,在奖励范围内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奖励相应微信红包;通过“微城管理”注册为苏州志愿者的用户 可以报​​告有效问题的数量。兑换志愿服务时间。多种奖励方式,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共管新模式。

智能城市_南京城市智能交_平安城市模型 工业沙盘智能

二是推动服务模式创新,打造“微城管”大平台。采用多元化的信息采集方式,建立惠民大数据中心,通过发展“微城管”,为市民提供找公厕、扫描公共自行车、租车、帮停车等便捷服务,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和政务数据资源,推出服务指南、服务网络查询、服务进度查询、人行道违章停车查询等服务,随时随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城市服务,有效缓解问题公民“办事难”。同时,逐步推进“

三是推进宣传方式创新,建立运营管理制度。以“微城管”为信息发布窗口,推出新闻资讯、便民公告等栏目,为市民提供每日新闻、法律法规、城管动态、新闻公示、便民公告等信息服务。以方便市民及时获取城管相关信息。推出“萤火虫”、“环卫微体验”等互动活动版块,方便市民积极参与互动活动,打造市民互动活动品牌。建立健全苏州市“

“一体化”平台监管服务“一站式”

智能城市_南京城市智能交_平安城市模型 工业沙盘智能

融合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整合各类监管平台的功能,建立渣土、环卫、停车等“一体化”数字化监管平台,与以往人工监管相比,监管效果和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一是智能监管平台可以巧妙处理建筑垃圾的顽固问题。建筑垃圾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渣土车交通事故频发,超车严重,超载超载作业,道路扬尘污染,影响城市面貌,危及城市安全。为此,苏州市成立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处,牵头管理建筑垃圾处置工作。为提高监管效率,将建筑垃圾收运监管延伸至施工现场和终端处置全过程,打造苏州市建筑垃圾智能监管平台,由1个中心、3个基本平台和7个子系统。该平台全面应用RFID、3G无线通信、传感器等物联网核心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GPS)、云计算、视频监控、智能分析等高新技术。大数据,整合市容、市政、住房建设、公安、交警、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交通企业、司机、运输车辆、工地、资源等信息加工厂、消费、采集点入库,建立资质申报、生产源头监管等9个在线信息子系统,运输监管、码头监管、网上交易、考核执法、视频监控,包括近40个信息模块,对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进行监管,实现施工现场的视频监控,生产源及终端处置场、车载GPS轨迹调查、终端处置建筑垃圾实时信息展示等功能。未来将增加运输车辆视频监控、渣土供需在线交易等功能,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在线实时,大大提高监管效率。2015年,市、区渣土办通过监测平台数据,

二是“智慧环卫”的规范化管理。随着市场化经营的推进和实践,监管能力建设成为行业主管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为提高环卫管理质量,苏州市环卫管理处建设了环卫基础设施管理系统、GPS车辆管理系统、终端处置管理系统、环卫运行监管系统、餐厨垃圾全程监管系统等9大子系统。可进行实时传输和动态监控,可进行多种形式的查询、统计和分析评估,为综合调度、运行管理、辅助决策、环境卫生管理成本核算,实现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精细化、共享化,提高管理效率。该平台提高环卫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为环卫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由低效向高效、由粗放向精细、由滞后向实时转变提供技术支撑,提高监管水平。环卫作业能力。2015年,苏州“智慧环卫”信息化管理平台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科技示范项目。实现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精细化、共享化,提高管理效率。该平台提高环卫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为环卫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由低效向高效、由粗放向精细、由滞后向实时转变提供技术支撑,提高监管水平。环卫作业能力。2015年,苏州“智慧环卫”信息化管理平台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科技示范项目。实现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精细化、共享化,提高管理效率。该平台提高环卫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为环卫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由低效向高效、由粗放向精细、由滞后向实时转变提供技术支撑,提高监管水平。环卫作业能力。2015年,苏州“智慧环卫”信息化管理平台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科技示范项目。该平台提高环卫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为环卫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由低效向高效、由粗放向精细、由滞后向实时转变提供技术支撑,提高监管水平。环卫作业能力。2015年,苏州“智慧环卫”信息化管理平台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科技示范项目。该平台提高环卫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为环卫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由低效向高效、由粗放向精细、由滞后向实时转变提供技术支撑,提高监管水平。环卫作业能力。2015年智能城市,苏州“智慧环卫”信息化管理平台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科技示范项目。提高环卫运行监管能力。2015年,苏州“智慧环卫”信息化管理平台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科技示范项目。提高环卫运行监管能力。2015年,苏州“智慧环卫”信息化管理平台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科技示范项目。

平安城市模型 工业沙盘智能_智能城市_南京城市智能交

三是智能停车管理,缓解停车难。将无线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GPS定位技术、GIS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城市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预订和导航服务,构建智慧停车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实时停车资源的更新、查询和导航。预约导航服务一体化提高了城市停车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缓解了城市停车供需矛盾。为完善和规范平台前端数据采集,建立《苏州停车设施数据采集标准》、发布停车资源数据,为公众提供停车场动态信息查询服务。用户只需用手机打开求助泊车软件,输入目的地,车主就可以实时了解附近停车场的剩余车位。,并且可以通过帮助停车软件导航到停车场,这是百度、高德等第三方软件无法提供的服务。自2014年11月软件公开试运行以来,“停车帮手”累计下载量13312人,注册用户1290人。车主可以实时了解附近停车场的剩余车位。,并且可以通过帮助停车软件导航到停车场,这是百度、高德等第三方软件无法提供的服务。自2014年11月软件公开试运行以来,“停车帮手”累计下载量13312人,注册用户1290人。车主可以实时了解附近停车场的剩余车位。,并且可以通过帮助停车软件导航到停车场,这是百度、高德等第三方软件无法提供的服务。自2014年11月软件公开试运行以来,“停车帮手”累计下载量13312人,注册用户1290人。

“数字城管”铺就问题发现与处置的“快车道”

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人民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给苏州的城市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重要的抓地力。去年,市区两级(不含县级市)“数字城管”平台受理各类城管问题,累计结案,结案率为97.47%;“数字城管”平台受理问题案例,累计完成案例。完成率为98.63%,有效回访次数为21206次,满意率为93.83%。

一是平台扩展和功能扩展。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向下聚焦”的要求,实施“两级监管、两级指挥”的管理模式,构建了三级数字城管系统。设立市、区、街(乡)。市级平台综合受理多渠道的城管问题,区级平台受理的涉及市级部门的问题,报市级平台协调,同时对平台进行监督和指导各级;各区级平台受理各自巡视组反映的问题,监督和指挥每个街道平台。街道平台管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城管组件,也可以通过平台上传,由上级平台协调。系统平台的向下延伸,强化了城市管理的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降低城管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各区街道开展城管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基层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把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市政平台强化系统自动化运行能力,协调办事调整与各区级平台、各市级运营部门的对接设置,完善相关办事机构职能。以每日短信播报的形式,发布市级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工单受理处理情况,重点按照在建和在建违法建设问题分类播报。推出夜间110报警信息报告系统,进一步完善各区城管执法夜间值班制度,增强城管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完善相关办公室职能。以每日短信播报的形式,发布市级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工单受理处理情况,重点按照在建和在建违法建设问题分类播报。推出夜间110报警信息报告系统,进一步完善各区城管执法夜间值班制度,增强城管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完善相关办公室职能。以每日短信播报的形式,发布市级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工单受理处理情况,重点按照在建和在建违法建设问题分类播报。推出夜间110报警信息报告系统,进一步完善各区城管执法夜间值班制度,增强城管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重点按在建和在建违法建设问题分类播报。推出夜间110报警信息报告系统,进一步完善各区城管执法夜间值班制度,增强城管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重点按在建和在建违法建设问题分类播报。推出夜间110报警信息报告系统,进一步完善各区城管执法夜间值班制度,增强城管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二是整合资源,增强协同效应。按照“城市先行、循序渐进、延伸联动、整体提升”的原则,构建规范统一的资源共享、精简高效的“数字城管”平台,实现全方位、立体整合全市所有城管资源,构建全市指挥、监督、管理协调的体系。体现在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和管理集成。共享12345便民服务热线呼叫平台、规划部门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民政部门地名数据库、市交通部门基础组成部分、国家发改委信息中心短信平台,市容市政等多个业务监管平台,周边地区构件普查数据。完成7000余条高清道路视频监控、网络舆情监测信息和机动车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市级“数字城管”系统平台各类业务数据记录超过160万条,涉及公安、住建、供电、水务等27个部门。此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与公安110指挥中心、消防指挥中心紧密联系,目前正在开发“公安车行警信息处理助手”信息共享系统,为公众提供更快捷、更优质的“数字城管”平台。服务。

三是收集多样化信息,丰富信息。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信息采集机制,是苏州“数字城管”系统平台运行的自我突破。目前,苏州市级“数字城管”将通过信访、领导信箱、媒体曝光、公众监督、网络舆论、110联动、网上警务响应、12345便民热线、“微城管理“公民报告和检查组报告。城管问题全部纳入系统,使城管问题得到全面接纳。同时,市政平台与便民服务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和系统对接,采用统一呼叫系统。市民通过“12345”、“12319”举报涉及城管的事项,市政便民服务热线系统平台将自动转入数字城管。系统平台进行处理。多样化的信息采集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政府行政管理成本,而且充分发挥了公众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最终实现“高效城市管理、科学城市管理、满意的城市管理”。涉及城管的事项,市政便民服务热线系统平台将自动转入数字城管。系统平台进行处理。多样化的信息采集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政府行政管理成本,而且充分发挥了公众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最终实现“高效城市管理、科学城市管理、满意的城市管理”。涉及城管的事项,市政便民服务热线系统平台将自动转入数字城管。系统平台进行处理。多样化的信息采集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政府行政管理成本,而且充分发挥了公众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最终实现“高效城市管理、科学城市管理、满意的城市管理”。

四是高水平监管和高效研判。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定期召开数字城管研判会,汇报数字城管运行情况,召集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数字城管”体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协调处理. 监督。行政区划交界处管理空白、重大违法建设案件协调等问题,应当报市城管委定期工作会议协调解决。通过分析判断和高层协调,多地区多部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力、群众反应大的大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去年共召开“数字化城管”研判会48场,解决城管重点难点问题73个,城管协同增效增强。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