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智慧医院产业发展概况与机遇
智慧医院涉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等多个学科。它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医疗系统的信息化,还可以改变和优化中国传统的医院管理流程。优化后的医院管理流程可以从单纯的医疗逐步过渡到预防、保健、康复智慧医疗,实现医院管理的人性化服务、智慧医疗、精细化管理。高效优质的智慧医院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还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1、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的具体应用
与国际通行做法类似,2010年以来,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开展智慧医疗。技术,优化医疗逻辑,辅助临床决策,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2018年4月,我国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智慧医院的定义已初具规模。2019年3月,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价标准体系(试行)》,提出建立0-5级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价体系,指出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的建立为我国医疗服务和智慧医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各地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智慧服务能够快速发展。
现阶段智慧服务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实现医疗机构线上线下诊疗一体化,医疗模式标准化。此外,智慧服务正逐步在智慧护理和慢病管理方面发力,通过智慧软硬件解决方案赋能各个医疗环节,提升医院运营效率。
医院智慧管理是“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价标准体系》,指导地方政府和医院加强智慧医院建设顶层设计,充分利用智慧管理工具,提高医院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审判)”。
智慧管理旨在帮助医院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开源、节约成本、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智慧管理最早的体现是医院信息系统(HIS),用于统筹财务、结算、物资、药品、耗材、检测试剂等管理。随着医院越来越注重精细化管理,成本核算模块、后勤管理软件、OA办公系统等也逐渐发展起来。
2、智能病房、智能门诊发展概况
(1)智能病房发展概况
智能病房系统整合复杂病房区域的医疗数据,通过护士站、走廊、病房等区域的智能终端显示,及时、准确地为医护人员和患者展示信息,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病房管理。效率。随着智慧医院的发展,医院病房管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我国早期病房管理主要依靠医务人员护理工作簿等相关纸质文本。患者与医务人员的交流主要依靠病房设备上的寻呼机,然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随着新一代病房通信交互系统的推出,患者可以与医护人员实现实时双向对讲。病房通信交互系统涵盖病房呼叫和临床信息管理两大系统,支持智能呼叫、信息发布、可视门禁、护理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多种功能,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无缝对接。实现病房信息化。
目前,从信息化病房发展而来的智能病房涵盖智能床边交互、医疗通讯、护理智能板、远程就诊与监护等系统,可实现定制化功能需求,为患者提供自助缴费等服务。 (床边结算))、自助点餐、娱乐、导航等便捷服务功能,并通过与HIS和医院临床信息系统(CIS)的互联互通,依托人脸识别技术,为医务人员提供患者信息。及时的个人临床诊断信息,实现患者体征、医嘱动态、病程记录、检查记录、用药提醒等信息的实时交互。
目前,由于不同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当地人口数量、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医院病房管理的三个阶段仍处于并行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十年来我国医院数量保持持续增长,年增长率在3%到7%之间。2020年,我国医院总数为35394家,比2019年增加1040家。
未来,随着电子病历的普及,科研和临床对医疗相关数据的需求不断增长,医疗卫生标准和医疗卫生投入不断提高,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智慧医院将继续增长,智能病房的市场规模也将相应增加。不断扩大。
(2)智慧门诊发展概况
智慧门诊是智慧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门诊服务新形态。智慧门诊具体是指医院门诊部用于实现自助服务的分诊排队、多媒体信息发布、自助服务、地图引导等系统。签到、排队叫号、专家排班信息展示、宣传教育信息回放、自助查询、地图引导等功能。智慧门诊相关产品属于智慧医院理念下的新兴市场领域,属于未来医疗服务中医疗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传统门诊与智慧门诊在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流程上存在差异。随着我国医疗信息化产业的发展,门诊信息化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