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近日,国家旅游局正式印发《国家旅游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努力实现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解说等全覆盖;基本满足游客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规划》指出,加快发展旅游信息化既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一站式旅游的客观要求,是满足需求的内在要求。的游客。
全国旅游信息化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实现信息服务一体化、营销精准化、产业运营数据化、行业管理智能化四大目标。
到2020年,努力实现以下具体量化指标:
——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解说、在线预约、信息推送等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全覆盖;
——4A级以上旅游大巴、旅游船、旅游景区属于人群密集区、环境敏感区、旅游危险区,实现视频监控、人群监控、位置监控、环境监控等设施的合理设置;
——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15%以上;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旅游消费支出的比重超过20%。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信息化工作的十大方向:一是推进移动互联网应用,打造新引擎;二是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拓展新供给;三是推广旅游电子支付 四是推广可穿戴技术应用,提升新体验;五是推进北斗系统应用,拓展新领域。六是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培育新业态;七是推动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提升新领域。八是推动社交网络应用,构建新空间;九是推进旅游大数据应用,引领新动能。十是推进旅游云计算应用,夯实新基础。
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打造新引擎。开发旅游咨询网站、手机报、APP、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社区等,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查询、交流、互动等服务。二是推动移动定位服务应用。开发基于位置服务(LBS)的软件和程序,为游客提供位置、路线、交通、酒店、餐饮等服务。
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扩大新供给。一是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RFID(射频识别)等技术进行监控,实现从景区停车场、门禁系统到景区、旅游餐饮、游客的人员、物资的全过程管理购物场所。二是识别红外传感器的数量和特征,用于紧急情况下疏散景区内游客聚集区域的人流和车辆。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推进的九个重点项目,即:国家/全球旅游全息信息系统项目、民宿客栈信息化项目、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项目、旅游网络营销平台项目,12301“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工程、旅游行业监管综合平台提升工程、旅游应急指挥系统提升工程、旅游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工程和国家旅游基础数据库提升工程。
它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遥感技术(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测、倾斜摄影等)、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分析、测绘技术、空间显示等)等技术进行管理和管理。服务旅游信息,夯实基础 数据管理、旅游信息分析、预测预警、应急管理、旅游资源管理、虚拟场景旅游、旅游天气APP、旅游体验APP等功能旅游信息化,展示真实旅游场景、虚拟场景和历史地理文化,为游客提供全球及时的旅游信息服务,为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提供全球、全时的信息管理服务。
《规划》还部署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旅游网络营销建设、旅游电子商务建设、旅游电子政务建设等四项重点行动。内容。
《规划》指出,到2018年,初步建成一批综合性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和旅游信息服务设施,基本满足游客信息服务需求。到2020年,全面创新旅游信息服务模式,构建立体、全方位、广覆盖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为广大游客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公共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