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 吴涛)近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正式印发《智能制造发展“十四五”规划》 ”(以下简称“方案”)。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伟明28日在工信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方案》包括四个部分:现状形势、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即“两步四任务、六行动四措施”。
工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智能制造发展“十四五”规划》。工信部供图
“两步走”是指:到2025年,大部分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联网,重点行业初步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联网,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四大任务”是指:一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二是深化推广应用,开辟转型升级新路径。三是加强自主供给,拓展产业体系新优势。四是夯实基础支撑智能车间,构建智能制造新保障。
“六大行动”包括: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行业智能转型升级行动、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智能制造标准试点行动。
“四举措”是:加强统筹协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开放合作。
《规划》对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作出具体安排。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王红表示,《规划》具体部署“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进“场景-车间-工厂智能化改造”。 -供应链为智能制造的最佳实践探索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的推广路径。
“比如在智能车间建设中,覆盖加工、检测、物流等环节,进行工艺改进和创新,推进生产环节设备联网和数字化连接,加强标准化作业、可视化管控,精准配送,优化库存,建设一批智能化车间,实现生产数据一体化、柔性制造、智能化管理。”王宏说。
《规划》还提到“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化特点,以技术和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
全国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对此进行了分析,智能制造的本质是制造,特点是智能化。智能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即使是先进的智能也需要融入制造实体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智能将只是空中楼阁。当然,没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有力支撑,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很难有很大的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也无法实现。
李培根还表示,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技术和装备。发展智能制造必须以制造为基础,制造必须以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为基础。数据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发展智能制造,数据是基础,数据是血液。应特别注意数字孪生技术和概念的应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