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自 COVID-19 疫情爆发以来,惠州通过多端政务服务应用场景提供便捷服务,累计处理业务案例超过 1 亿件,节省公共服务时间超过 5500 万小时,预计可节省11%以上的公共事务成本。十亿...
3月23日,记者从惠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获悉,疫情发生以来,该局构建了多渠道、全方位的政务服务体系,有效减少工作流程,突破限制工作区,提高工作效率。人们奔走相聚,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助力。
1087项政务服务项目实现线下窗口“全市办理”
惠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人介绍,通过梳理总务清单,开放办公数据接口,统一办公后勤服务,建立办公机制,开展综合业务培训,统一综合办公窗口设置,惠州构建了“全市综合办理+跨城综合办理+跨境综合办理”的跨域服务体系。
目前,全市1087项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线下窗口实现了“全市统一办理”,突破了政务服务事项属地办理的限制。公众可以选择就近的市、县(区)政务厅受理业务。同时,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跨区域办理一体化。惠州已与省内外20个地市签订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实现“跨省办理”336项、1146项。“跨城”。
此外,惠州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与深圳和大湾区的融合,在惠城区和香港开展政务服务“跨境办理”。400多项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可跨境办理。截至目前,全市“跨区办”业务已突破220万笔,解决了群众异地办事面临的“多地跑”、“来回跑”的难题。
全市“指尖”累计办案超1亿件
惠州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整合各政府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结合实际服务需求,构建以“粤系”平台服务为基础,以“惠服务U”为补充的指尖服务平台体系。 ” 平台服务成就个性。化、精准化、专业化的“指尖管理”。
目前,惠州市“粤省事务”小程序注册用户达677万,可关联69个电子凭证,共可办理1000个省级统一政务服务项目和98个特色高频民生服务项目。全市经营主体注册“悦商通”APP,注册率达100%,可为用户提供593项与企业相关的“一站式”服务,成为减轻企业负担、减轻企业负担的重要助推器。优化营商环境。
惠州还依托“惠服U”小程序,整合推出多项地方特色政务服务——“惠预约”为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提供统一预约服务,累计预约量超56万; 超过86万人通过“回族疫苗”成功预约新冠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推出225项“回服务·智回审批”服务项目,材料齐全的审批结果手机可直接查看,纸质证件照片上门,群众“躺着办”新增“办”它在几秒钟内”。
截至目前,惠州“指尖办公”累计病例超1亿例,既方便群众办事,又减轻实体办公人流压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全市部署130个“湾区通办”自助终端
惠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惠州全面推广“湾区通用服务”自助终端、“广东智造”政务自助服务机、银行智能等自助终端政务服务体系。柜员机。(街道)、村(社区)向基层延伸,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目前,依托惠州本地“湾区通办”政务便民自助平台,全市已部署130个“湾区通办”自助终端(均接入“广东智造”平台),实现了18个部门共174项高水平服务。频发政务事项即时办理,75张个人电子证件亮码打印,27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在线预览和自助打印,覆盖市、县(区)、镇(街道)政务服务大厅。
今年以来,在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支持和统筹下,惠州在1055家中部署了“广东智造”政务自助服务亭和90个高频政务服务。市内的行政村。实现经商“不出村”,特别是信息查询和月康码、行程卡打印功能,避免了基层人工登记信息的繁琐,缓解疫情防控压力在基层。
惠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还与六大银行建立了政银合作联盟。凭借网点多、服务广的实体优势,在全市402家银行网点设立政银合作点,推出银行智能柜员机1001台。政务服务事项智慧政务,减轻周边政务服务大厅的压力。截至目前,全市“自助服务”累计超过100万件,让基层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自助服务。
累计办理“一件事”主题服务5万余项
惠州聚焦政务服务的高频问题和关键环节,以“高效办一件事”为目标,着力打造全周期服务新模式。目前,通过与全市业务统一申请受理平台、广东大数据中心惠州分节点、电子证照系统等信息平台对接,整合各类碎片化信息,打造主题综合服务建立了“惠服务一事”制度。.
该系统重点关注高频民生事项和企业相关事项。通过梳理跨部门协同办理事项和事项服务指引,实现“一次通知、一套表格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完成”,实现“一次一件事情”。比如“企业设立”主题服务,通过“企业设立一站式服务”平台的链接,业务员可以申请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印、发票和税控设备申请、员工保险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费登记一次登记在其他环节,用户只需在网上“填一张表”,审核通过后,
截至目前,惠州已实现“一件事”主题在线指导服务1120项,“一件事”主题线上线下应用服务647项,办理“一件事”主题服务5万余件。群众少跑腿、办事更好、更方便。
【记者】周欢
【通讯员】张晋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