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阿特拉斯
9月6日,江苏南京,参观者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观看“5G智慧社区”功能展示。刘建华 摄(人民视觉)
6月18日,河北安平,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当地社区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小果 摄
7月21日,在山东济南乐山社区“芳村鉴”智慧社区服务站,社区民警正在指导居民体验VR酒驾、毒驾的危害,并实施安全教育。郝新成 摄(人民视觉)
一位老人突然因为戴着智能手环而晕倒,最后拐了个弯。
一辆电瓶车突然自燃。多亏了实时监控系统智慧社区,火灾才得以预防。
一个女人对着垃圾桶眨了眨眼,手机上出现了提示,加分。
这些都是智慧社区中发生的场景。
今年7月,国家标准《智慧城市建筑与居住区第一部分:智慧社区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再次引起人们对智慧社区的关注。
智能社区有多智能?目前智慧社区建设进展如何?
“保姆”24小时在线
智慧社区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直接解决社区服务的痛点和盲点。
从居民准备进入社区的那一刻起,“智能”服务就开始了。
山西省太原市某小区门前,王阿姨推着婴儿车走向门禁。“嘀”的一声,人脸识别成功,门应声而开。
“过去拿东西找钥匙很不方便。” 王阿姨说,小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后,既方便又安全。
在征得居民同意后,不少智慧社区都配备了人脸识别设备。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相比指纹、门禁卡,人脸识别可以实现非接触开门,降低病毒感染风险,受到居民的欢迎。
人进社区“刷脸”,汽车进社区“刷卡”。罗先生家住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三义街道社区。他觉得智慧社区很贴心。有一次,一位朋友来罗先生家吃饭。在好友进入社区之前,罗老师在社区APP中输入好友的车牌号,门禁自动识别该号码并放行。
生活在智慧社区,居民感觉更安全。
由于取证困难,高空抛物线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苦”。9月25日,四川省成都高新区下起了小雨。在高新区月牙湖小区,高空抛物线智能监控系统的运维人员正在雨雾天气测试系统运行情况。工作人员将纸球从29楼扔下,纸球立即被高清摄像头捕捉到。后台系统精准标注纸球坠落轨迹,并向物业管理人员发送报警信息。目前,高空抛物线跟踪已成为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楼上为电动汽车充电存在火灾隐患。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长阳永庆城社区“禁止电动汽车进入电梯控制系统”,禁止电动汽车上楼。
电动车推入电梯后,电梯门不会自动关闭。乘客按下楼层按钮后,电梯提示并播报:“电动车进入电梯存在安全隐患,电梯已暂停,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将电动车推出电梯。” 电动车推出后,电梯将无法恢复正常运行。
在北京市海淀区志强北公园小区,一个偏远的角落安装了语音识别设备,设置了“帮”“抢”等关键词的识别。当有人遇到危险喊“救命”时,5G摄像头立即捕捉到高分辨率图像,同时将遇险信息推送给警方。
生活在智慧社区,居民有一个24小时在线的“保姆”。
管道泄漏,智能流量测量系统可在第一时间检测并自动修复;如果垃圾桶溢出,AI(人工智能)会及时通知物业;如果不知道要找哪个部门,可以在社区小程序中查看……
如何保护老人是众多智慧社区关注的焦点。
6月10日上午,河北省唐山市唐山高新区新景楼社区,74岁的独居老人王阿姨正在社区广场锻炼身体。突然,她的眼睛一黑,重重地倒在了椅子上。
趁着她还没醒,她急忙按下了智能手环上的通话键…… 几分钟后,社区工作人员和附近医养院的医生就赶到了老人的身边。医生检查后判断,老人在活动筋骨时用力过猛,天气闷热导致血压升高。因为及时介入,老人转过弯。
“多亏了这个小手镯!” 王阿姨说。智能手环是新景楼社区专为老年人配备的保健终端设备。手环连接智慧社区大数据平台,可实时监测老人健康数据,为老人定位和提供急救护理。
除了智能手环,智慧社区还探索了很多保护老人的新方式。例如,“不出门警告”。独居老人24小时不出门,预警信息将发送至社区电网工作人员手机。另一个例子是“未用电警告”。如果老人在用电期间没有用电,后台系统也会发出预警信息。
智慧社区正在努力构建“无处不在的智慧”生活场景。
吉宝吉景风阁社区是天津的智慧社区。在这里,许多看似平凡的事物,都蕴含着“大智慧”。
社区花园内有一条200米的健身步道。居民可以自愿在跑道的起点和终点位置“刷脸”。沿途的摄像头通过心率监测和微表情感知对居民的运动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居民运动健身。
小区内的智能座椅配备Wi-Fi和感应充电设备,并配备AI语音助手。居民在座位上休息时,可以与语音助手聊天,询问天气、食品价格等生活信息。
参与小区智慧社区建设的特斯联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跑道、座椅、路灯、停车场、垃圾分类……所有子场景都实现了智能化。AI算法可以对这些场景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行智能进化,最终形成整个社区的智能升级。”
解决问题的新突破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智慧社区将科技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成为各地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方向。
如何处理团租问题?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试图通过智慧社区解决这个问题。智能门禁上传的每日数据显示,部分居民一天进出十几次。人脸比对后发现,几个人共用同一张卡,很有可能是团租。
如何推进垃圾分类?越来越多的社区配备了智能垃圾桶,可以实现分类投放、自动称重、及时领取积分等功能。
一名女子端着垃圾,对着面前的垃圾桶屏幕使了个眼色,“请进”一声,将垃圾分拣到不同的投递口。然后,手机提示,加5分。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科技场景,发生在广东省广州市常春藤智慧社区现场。智能垃圾桶系统连接社区的“智能大脑”。居民通过人脸识别或扫二维码打开垃圾桶。垃圾箱自动称量垃圾,换算成一定的点数,计入居民账户。居民可以按家庭积分,在自助兑换机或社区网上商城兑换牙膏、洗发水等生活用品。
如何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丰园社区已建成智慧安防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社区内公共区域和主干道的视频监控全覆盖。对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件,社区还使用无线传感器采集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今年5月,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充电电瓶车自燃,冒出浓烟。烟感火灾监控系统发出警报,社区电网人员和物业人员立即出动处理,杜绝了火灾的发生。
智慧社区平台与公安系统联网后,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今年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奥林匹克公园小区,一名可疑男子多次进出。他很匆忙,多次与不同的人一起旅行。这些异常行为引发了智慧社区平台的预警。经研判,警方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调查。
在小区一出租屋内,民警发现24名可疑人员,并缴获大量传销课件。原来,这里聚集了一群传销代理。传销案刚刚萌芽,被警方抓获。
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很多“问题社区”变成了安全社区。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凤凰家园社区有近万居民。由于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传销、盗窃等案件屡见不鲜。
2018年7月,凤凰家园社区开始进行“智慧社区”改造,采取派出所、物业、社区三级信息平台共管模式。现在,在社区派出所,民警可以随时掌握进出小区的租户、访客、车辆等数据。“路过的人的照片,车辆经过的车牌,机器留下的号码,卡片通行证留下的标记。” 2019年凤凰家园社区刑警情况较2017年下降75%。
《智慧城市建筑与居住区第1部分:智慧社区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把社会治理延伸到底,尽快感知和防范电网社会风险尽可能处理相互矛盾的问题,第一时间了解对应人群的诉求,消除相互排斥、不合作的“碎片化社区模式”,有效实现社区服务的扁平化、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管理,打造共建共享共治模式。“整体社区模式”。
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中国城镇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认为,中国智慧社区的政策方向已经形成,其推广内容已经形成,多个主体正在培育之中。
早在2014年5月,《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就发布,提出“力争到2020年使50%以上的社区实现智慧社区标准化建设,同时建立可持续的社区治理体系和智能社会服务模式,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疫情防控期间,智慧社区应用进入加速阶段。今年3月,民政部等四部门印发了《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提出“依托现有各类信息平台,尤其是社区信息平台,开发适合社区防控工作全过程的解决方案,以及各个环节的功能应用”。例如,在有条件的社区,经社区居民授权同意,可以通过社区物联网设备智能互联;
今年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社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绿色社区创建行动计划》,提出“提高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包括推进社区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安全系统建设。整合社区安防、车辆、公共设施管理、生活垃圾排放登记等数据信息,推动门禁管理、停车管理、公共活动区域监控、公共服务设施监管等领域智能化升级。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浙江工业大学住房与房地产研究院院长于小芬认为,“智慧住宅、智慧社区作为房地产与互联网结合的必然产物,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开发商顺势而为,加速推进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从单纯的产品开发到生活服务,或将成为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房地产行业。”
近年来,智慧社区行业逐渐形成了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局面,涉及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软件和算法供应商、房地产开发商、物业运营商等主体。
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加快智慧社区建设。
9月,山东省青岛市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和智慧街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青岛市智慧社区和街区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即加快部署智慧社区基础设施。推动和完善智慧社区服务。层面,加快提升智慧社区治理能力,推进特色智慧区块建设。2020年,青岛将建设不少于28个试点智慧社区和14个试点智慧街区。到2022年,全市40%的城市社区建成智慧社区,符合条件的主要城市街区基本建成智慧街区。
四川省成都市今年选定30个社区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试点,计划建设400多个智慧应用场景,形成社区(院)线下治理与线上治理并举的工作格局.
安徽省合肥市积极推进智慧安全社区建设提速增效。今年,合肥市将智慧安全社区建设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计划完成智慧安全社区建设557个。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理事王玉衡认为,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无疑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潘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