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在施工现场,300多名工人正在从事室内装修、机电安装、室外地坪浇筑等工作。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占地100亩,建筑面积8.42万平方米。是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食品机械行业的示范工程。研发制造食品行业智能机器人600台。预计年销售收入3.9亿元,年纳税约6346万元。该项目自今年3月开工以来,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主体封顶,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
项目经理王伟介绍,廊坊高新区管委会采取一日督导、二日调度、一周一次现场办公会议的形式组织现场管委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切实解决项目建设的实际困难。
为推动在建项目尽快推进,降低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今年以来,廊坊高新区进一步强化长效引领机制干部合同制和代理制,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个别问题逐案讨论,对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分类,确保公司诉求得到响应和落实;紧紧围绕“最多跑一次”目标,不断深化“一站式服务”改革,努力打造“一窗受理、全流程”的同时,
“我们深入探索空缺审批方式,将审批时限缩短至1小时、1天、1周、1个月,全面进入‘1时代’,不断优化高新区营商环境,为企业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服务。” 廊坊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高薇薇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廊坊高新区一直在努力提升自身软实力。开展“我来给你上一课”活动项目管理平台,组织各部门就本单位负责和其他单位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进行讲座。有利于提高管委会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内容。
廊坊高新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谢经伟表示:“‘我给你上一课’活动让我学到了工作之外的其他商业知识,帮助我更好地了解需求为企业服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提供更多帮助。”
今年以来,安次区充分发挥经济运行专班作用,搭建重点项目管理平台,明确5大类139个重点项目责任,实行台账推进;安次区财政针对《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特别措施》等高价值政策,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科技创新资金,累计各级奖励9556万元; 面对疫情影响,精准制定支持工业企业共克时艰的“五项措施”,对科技型、高贡献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在全市率先开展“背靠背”问卷调查和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检查,排查99个具体问题,一一进行整改。先后举办企业家座谈会、政银企对接、科技企业沙龙等系列活动,达成贷款意向8亿元,累计减税81亿元。
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聚焦重点领域,着力打造环节更少、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营商环境。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