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远:智慧园区产生的不仅仅是租金-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袁志远:智慧园区产生的不仅仅是租金

发表时间:2022-06-21

在园区发展受限或已达到一定瓶颈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在现有园区建设智慧园区,创造新的营收增长点?公园空间发展受限或收入来源单一是现有公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即单纯依靠租金难以实现短期收入平衡。

我们的园区客户之一珠海南方软件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是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国有企业南方软件园于2000年正式开园,2017年启动智慧园区建设,占地24万平方米。当时的情况:园区入驻企业近260家,园区人员约7000人。

其主要状态如下:

1.由于园区开园较早,设备设施陈旧,无法全面改造,停车、能源等物联网问题得以解决。2. 空间占用率95%​​以上(年周转率10%左右),空间基本饱和。3. 信息化建设基本上是一个内部财务管理系统和一个物业收费系统。

经调查发现,园区内有7000多名员工,每天都有餐饮消费和日常消费。消费频率和消费流量本身就是一座未开发的金矿。如果充分利用消费频率和流水资源,那么园区的运营可以实现新的突破。

最终确定了搭建平台、引流、聚集资源的方案。通过空间运营与资源运营的融合,突破空间的束缚,为园区打造具有可持续效益的新商业模式。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引流问题?主要策略是:针对不同园区角色定制运营策略,聚集和盘活园区私域流量。

智慧园区园区规划解决方案_飞企智慧园区_物联网 智慧园区

公园里有4种角色:

第一类:园区运营管理方;第二类:园区服务业务;第三类:园区企业;第四类:公园公众。

以下是执行策略的三个示例:

策略1、C端流量:寻找高频、刚需、福利服务,快速吸引流量,沉淀私域流量,引导用户认证为企业用户。围绕园区用户的餐饮、停车、出行,打造统一的园区生活圈APP平台,连接园区内公共餐饮消费、停车缴费、共享班车等各种高频生活场景公交、商务包车、出行咨询、便民服务等,实现园区用户的快速认证和流量聚合,沉淀园区专属的私域流量,为后续运营打下良好基础。

策略2、B端流量:为运营商打造线上物业服务,吸引业务端流量。通过打造高效便捷的线上物业服务平台,统一园区企业物业服务渠道,从物业缴费、到物业维修、投诉、咨询、续约、申请迁出等环节,提供高效快捷为园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服务,从而实现企业侧的资源聚合和流量沉淀。

策略3、B端和服务商流量:设立园区大使,通过地面推送模式为园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目标是创造增值服务需求,引导B端业务实现线上交易和线下服务的闭环。园区打动企业的核心在于“便捷、专业、优价”。园区通过设立园区大使、地面推广、线下培训、服务手册等方式,提供专业实惠的政策申报、知识产权、线上培训、设备租赁、行政采购、工商税务、法律财税等对园区企业的支持类服务,

通过2017年启动智慧园区建设飞企智慧园区,通过平台建设和定制化运营的实施,南方软件园取得了以下效果:

1.空间管理(物业费/服务、空间服务、政务服务)全面实行网上受理,提高效率,客服中心由五个减少到三个。

2.使用移动端“Park Pay”开通B端和C端在线支付,注册用户近1.2万,日活跃度达到40%,沉淀了园区自有的私域价值流动平台;年营业额约2000万,日沉淀资金约50万。

3.通过日常服务,逐步建立丰富的企业数据库和企业关系全生命周期大数据(服务、能源、收费、员工、车辆等)【深入了解企业,可以发现高...优质可投资企业标的,后续可根据企业画像提供精准服务】

4.沉淀园区运营管理手册和制度,也为以后的管理输出和轻资产运营奠定管理基础。

从南方软件园的例子可以看出,当现有园区发展空间有限或收入来源单一时,可以利用园区的资源运营来突破空间的限制,同时时间,通过空间运营和资源运营的整合,为园区打造新园区。商业模式,从而实现持续的新收入。

规划期内如何将智慧园区融入新园区?从而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新园区要在众多同类园区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新园区必须打破重基建、轻运营的传统观念,从园区的持续运营和发展出发进行规划。提前整合智慧园区规划理念的价值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物联网 智慧园区_智慧园区园区规划解决方案_飞企智慧园区

(1)规划期介绍,投资最划算:(尤其是空间规划、硬件设施、运营思路)。

(2)新园区管理起点高:智慧园区是信息技术和园区运营管理理念的载体,是沉淀行业成熟制度、流程和制度的起点,从而提高园区运营管理水平。

(3)培训团队前期种下重运营基因:方便开辟新商业模式(资源运营),提升服务广度,持续提升利润,实现价值放大公园的。

以广州科技园为例。项目位于广州开发区科学城。它计划于今年9月正式开放。是广州开发区重点产业项目(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定位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综合体,将生态办公与科技生活有机结合。该项目的定位理念与智慧园区的运营理念高度契合。通过园区平台,可以很好的将概念形象化,让企业和公众真正感知和体验。

通过团队的深入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我们与园区就方案达成共识。规划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起点高、规划重、引进早。因此,双方从去年9月就开始了园区的智能化规划建设:

1)首先介入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的设计,做到空间规划(展厅、布局)、硬件设施(数量、性能参数、弱电线路、接口规范、通信协议等要求) 【如:水表、电表采购、停车场】。

2)在园区宣传招商策略中,体现智慧园区理念,描绘生态办公与科技生活相结合的场景。

3)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按照政府相关政策开展工作;申请相关资金【公共服务平台、5G+园区等】),协助申请政府资金(申请版权、编制材料、配合验收等)。

4) 协助建立《园区制度与流程管理制度》、《园区运营管理手册》、《企业服务手册》、《招商引资手册》、《智慧园区智能化》等相关制度文件体系白皮书”。

5)在企业与服务商沟通的前期建立信任和规则,为企业做好前期引导提供线上服务。

很多园区在前期开发中,资金不足,不一定能提前接入智慧园区系统。我应该怎么办?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园区,在规划园区时,需要预留哪些空间和界面设计,方便日后改造升级,又不造成重复投资。下面举几个反例,我们来看看如果没有提前做好计划,你会遇到什么样的损失。

1)“珠海市某制造基地”,总包方全权负责公寓。由于总承包商的问题,机械式水表和电表已经全部安装完毕。最后,总承包商只能将水表和电表全部拆除,重新安装智能水表和电表。,而智能施工单位将按照设计图纸重新铺设线路(装修部分损坏由总包方处理)方可正常使用,总包方总损失近50万)。

2)如果消防系统属于特殊行业,不受第三方影响,在招标前期,如果没有提出接口连接要求,后期很难连接阶段。未来只能放弃智能化消防改造方案;也无法实现与消防喷淋、警铃、应急照明的实时联动。

3)在形成信息孤岛的过程中,在分段网上停车系统、一卡消费系统等过程中,由于对厂商没有接口对接要求,因此设备厂商推广自己的信息平台,最终成为信息系统孤岛。园区内的公众无法集中在一个支付平台上。

通过前三个负面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园区早期融入智慧园区规划理念的重要性。只有打破重基建轻运营的传统观念,从园区的长期可持续运营发展出发进行规划,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获得更好的效益。

智慧园区建设建议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园区的建设将逐渐成为刚需,尤其是对于集团/多园区的管理者和拟接手轻资产运营的运营商而言。分享最后,袁总总结了智慧园区建设的三点建议:

1、智慧园区的引入,有点像剪裁。不一定是追求身高。贴合是重中之重,必须与园区产业发展需求息息相关。

2.推进智慧园区有步骤。建议提前统筹规划,软硬并重,分步实施。

3、领导者重视变革,敞开胸怀,拥抱变革;通常他们可以与一些专业人士交流,以相同的业务格式调查更多的案件,而不是打他们的头。

学家网(简称学家)和中国房地产金融与房地产国际商学院(简称中国地产)是活跃在华南地区的两家知名教育培训机构。2020年开始,我们两人决定共同打造更强大的品牌(雪嘉中国地产城研究院)。学家中方每周定期组织线上主题沙龙。今天,300多位相关领域的企业家和学生进行了学习、讨论和分享。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