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绿蝶变-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数据中心绿蝶变

发表时间:2022-12-04

数字时代,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数字化应用的不断深入、高度复杂的计算场景带来了多样化的算力需求。作为算力承载平台,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数据中心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演进。在数字化与低碳化的交汇点,数据中心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绿蝶转型。

数据中心绿化标准不断升级

如何衡量一个数据中心是否“绿色”,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跳出的指标就是PUE(电源利用效率)。PUE作为衡量数据中心绿色节能的重要指标,在业界应用广泛。“PUE”一词最早由The Green Grid (TGG)于2007年提出,计算公式为数据中心总功耗与IT设备功耗之比。PUE值越低,数据中心除IT设备以外的能源消耗越低、越节能。

但随着行业的蓬勃发展,PUE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如无法体现基础设施和IT设备内部各模块的节能情况,不同数据中心的PUE标准难以统一,以及缺乏对IT性能、运维能力等要素的评估。. 仅靠PUE指标已经无法全面真实地评价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情况。

《全球数据中心报告2021》指出,除电力使用效率(PUE)外,水资源利用效率(WUE)、资源效率(GUE)、环境保护效率(CUE)等指标也至关重要,并将成为“碳中和”目标的驱动力 是衡量数据中心能耗综合管理能力和绿色程度的全新评价体系。

直击碳排放本质的CUE指标受到了高度关注。它主要衡量数据中心每天的碳使用量。理想的CUE值为0.0,即数据中心运行过程中不产生碳排放。(大中华区)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部高级总监吴健分析:“在双碳背景下,国家对数据中心的政策逐渐从关注PUE节能转向关注CUE。CUE就是数据中心双碳背景下,运行可量化的碳排放指标作为综合指标,不仅降低了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还降低了数据中心的PUE和柴油机等发电碳排放量,

IUE 指标计算任何资源元素的消耗与设计能力的比率。影响因素包括供电、配电、制冷量、机架U位数量等。越接近 100%,基础设施利用率越高。专家指出,与PUE仅提供一个比率或一个衡量指标相比,IUE要复杂得多。它提供了一套方法论来指导数据中心用户提高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从而构建高效的数据中心并最终降低TCO(总拥有成本)。

新华三集团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监曹东升在谈到新华三在数据中心降耗减排的实践经验时表示,可以从IT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运维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统筹。 . 在基础设施方面,从低能耗规划设计到综合选址、低能耗机柜、模块化、运维管理,平衡降低能耗与成本的关系;以平衡降耗与效率、可用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在运维管理方面,需要使用精细化的​​监控平台,合理的资源利用率评估,定期检测资源利用率,资源配置调整。、关闭不需要的设备等,平衡降低能耗和提高效率的关系。

ICT立体创新使能数据中心绿色发展

数据中心本身就是ICT的产物。同时,它也是支撑ICT和应用的重要载体,是信息交换和处理的枢纽。两者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一方面,数据中心为ICT的落地和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另一方面,ICT的多维度创新融合也为数据中心提升运营效率、实现绿色发展注入了核心动力。

华为ICT基础设施首席营销官张洪喜表示:“数字化与低碳化相互驱动、相互促进,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双引擎。无论是数字化还是低碳化,ICT都将是关键关联。” 《发展2030》报告指出,在数据中心维度,要通过L1到L3的多维度创新,实现能效最优,打造绿色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L1)能耗约占55%(其中空调约占40%,电源约占10%,照明约占5%),IT硬件(L2)和软件(L3) ) 能耗占比约为45%,

快速迭代的ICT在数据中心的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3D存储技术性能综合性能远高于传统架构,能效提升5倍;2.5D芯片封装集成技术持续提升芯片算力,可提升2倍能效;3D芯片技术在芯片性能上的综合性能要高很多。与传统架构相比,能效可提升数十倍;先进的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架构,可以显着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

在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通过全液冷、人工智能、预制模块等创新技术,数据中心成功提升能效5%~8%,能效比达到1.12。100万台服务器满负荷运行,每年可减少81万吨碳排放。

《腾讯碳中和目标与行动路线报告》显示,腾讯最晚将在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和供应链全面碳中和,同时最迟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目前,腾讯正从三个方向推进数据中心绿色化:一是继续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在数据中心屋顶部署光伏,探索新能源微电网技术,建设储能电站,装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二是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采购,参与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2022年,已签订5亿千瓦时绿色电力采购合同;三是探索发展集中式电站,

值得一提的是,在低碳技术方面,腾讯云第四代数据中心技术T-Block实现了PUE不高于1.3,极限PUE降至1.06。以拥有30万台服务器的园区为例,一年可节电约2.5亿度电。

阿里巴巴在通过ICT创新赋能数据中心碳减排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0年9月,阿里人和数据中心落地杭州,成为国内首家绿色5A级液冷数据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全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其PUE最低可达1.09,每年可节电7000万度,足以点亮西湖周边所有路灯8年;阿里巴巴张北数据中心成为行业首个碳普惠试点项目,获评“2020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

据悉,采用液冷技术的数据中心PUE值可控制在1.1以下,阿里巴巴杭州数据中心的PUE低至1.09。阿里云资深专家郭义群表示:“液冷为数据中心带来了极致的PUE。由于去掉了空调、服务器风扇等高耗能设备,从整体散热架构来看,它已经成为最简单、最简洁、最极端的解决方案。

“绿色”数据中心仍需“软硬兼顾”

对于数据中心而言,数字化与低碳化的融合必须“软硬结合”。中企通数据科学与创新总监詹冬冬指出:“对于一个数据中心来说,除了在建设上要符合硬技术指标外,在运营上也要更多地利用自身的软能力。和管理,利用软件,以智能的方式提高其计算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

例如,在“硬手段”方面,中企通信作为数据中心的运营商,在选型时严格把控数据中心用电效率、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等硬指标。供应商。严格筛选,确保符合绿色低碳要求。在“软能力”方面,一方面,中企通信针对数据中心供应商的能耗管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中各类动力环境设备的能耗进行持续监测和精准管控。中央; 另一方面,为了企业用户计算效率的提升,

同样,联想通过提供服务器、电脑等高性能计算相关硬件产品,帮助数据中心用户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计算;“软实力”,自主研发的“温水降温”技术入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集”。

未来的绿色数据中心会是什么样子?华为提出数据中心,下一代数据中心应具备“低碳共生、集成简洁、自动驾驶、安全可靠”四大特征。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数据中心能源部CEO 杨有贵PUE-only理论到包括PUE、CUE、GUE、WUE在内的多维评价体系;“极简”是应对数据中心规模和复杂性的扩大,以“极简架构,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给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变革,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服务大众的重点行业,医疗行业也是如此。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医疗机构纷纷践行,智慧医疗建设如火如荼。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聚焦医疗等重点领域,推进数字服务普惠应用,构建智慧医疗产业生态。

智慧医疗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医院端和患者端:在医院端,PACS、电子病历、远程诊疗等技术系统逐步应用于医疗服务,提高效率,保障业务,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改变着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越来越希望得到更加高效、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

以此为基础,清云科技(股票代码:)通过整合自有云平台、存储、SD-WAN、容器、多云管理平台等,构建了医疗影像解决方案、多院区等产品和服务。在医疗行业拥有多年​​深厚经验的产品和服务。建设解决方案和智慧医院解决方案涵盖影像存储管理、跨医院业务对接、互联网医疗服务等场景,全面推进智慧医疗在医院落地,实现效率提升、管理优化和服务创新。

青云医学影像解决方案

PACS已成为医学放射学的一项重要技术和基础设施。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广泛应用和设备技术的提高,医学影像存储的年增长率有望达到15%。同时,数据显示,前三名综合医院或胸科、肺科、骨科等前三名专科医院年新片制作量达到50TB至60TB。

此外,根据国家关于电子病历保存的相关规定,医疗机构需要保存医学影像数据15-30年。如何满足海量影像数据的长期存储和管理需求,成为医疗机构面临的难题。

青云医学影像解决方案通过构建统一通用的数据存储平台,支持分布式文件存储、对象存储、大数据存储,支持多种访问协议和接口。易于扩展、低成本、归档长期保存的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

方案支持EB级海量数据存储,支持目录和文件分离存储,支持热、温、冷数据分离存储,通过蓝光存储和归档,保证数据50年以上寿命。图像存储归档、调用、大数据分析等应用。该方案还支持通过不同协议访问相同数据,无需数据迁移,避免重复存储,有效节省存储空间。

青云医学影像解决方案

该方案“高可用、高可靠、低TCO成本”的优势也满足了客户对数据一致性、数据自动修复、防病毒、防篡改、水平扩展、平滑扩展、降低成本的需求。

青云多校区建设解决方案

“十四五”期间,国家引导规范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出台“一院多区”建设与管理指导文件,规范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建设。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建设与发展。推进多医院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医院希望通过多医院数据中心来提高系统的容灾能力,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借助“一公有私”架构的混合云架构,青云多校区建设解决方案支持在私有云场景下实施、、AZ等云架构,实现跨DC高可用支持针对运行在云平台上的业务应用,保障医疗服务的连续性,解决多家医院跨多个数据中心的业务负载、异地资源投放、业务容灾等复杂业务需求。适用于业务场景对数据一致性要求高、医院距离近、网络质量好的客户。

两地多医院三中心数据中心

利用云平台容灾管理服务,该方案还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多院负荷安置、数据和业务容灾,实现业务容灾管理自动化,最大限度降低核心业务RTO。

青云智慧医院解决方案

关于“智慧医院”,国家卫健委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医务人员“智慧医疗”、患者“智慧服务”、医院管理“智慧管理”,构建医疗“三位一体”治疗、服务和管理 智慧医院系统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医院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互联网业务,青云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可以将医院敏感业务系统(面向互联网)部署在青云公有云上,如前端接入系统;在青云私有云上部署稳定的业务系统(传统业务系统)数字医院,私有云可部署在医院自有数据中心。通过这种方式,医院可以更高效、更灵活地分配和管理业务,大大优化诊疗流程,大大提高业务效率。

通过SD-WAN,实现公有云与私有云的连接;通过统一的多云管理平台,统一管理所有资源,确保前端诊疗与后端运营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

智慧医院互联网业务

同时,该方案支持为医护工作站提供云桌面,可帮助客户解决异地办公、自动化终端管理、运维、安全等需求。

针对患者服务,该解决方案提供智慧医院应用生态PaaS平台,可帮助医院一键部署“云护理、云查房、云影像、云输液、云健康”等应用,建立和完善预约、诊断和治疗体系,创新医疗。服务工作模式,进而实现医疗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智慧医院应用生态PaaS平台

目前,清云在智慧医疗领域的能力得到了众多医疗机构的认可,服务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西昌市人民医院、定远县人民医院、天佑儿童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药、舞阳县中心医院、慈铭体检、江苏省中山老年康复医院、仪陇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将加快实施智慧医疗为客户服务,全面推进医疗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

未来,青云将持续深耕医疗行业,跟随政策引导建议和客户需求变化,不断创新完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持续推进医疗服务创新,为大众提供更高质量的诊疗服务以及治疗和医疗经验。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