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充电桩”合二为一,新能源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智慧停车+充电桩”合二为一,新能源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发表时间:2022-12-25

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巨大。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达72.8万辆,同比增长70.2%。 在购置税减半政策下,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面临一定的瓶颈,但过了发展临界点后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发展“卡点”意味着机遇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首要问题是充电。 “里程焦虑”是遇到的第一个大坎。 充电基础设施匮乏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 面对这个问题,国家早年给出了一个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加桩。 但事实证明,充电桩的问题不在于数量不足,而在于分布不均。 比如在北京,充电桩主要分布在地下停车场、写字楼停车场、居民区等使用率不高的地方。 但在医院、学校、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充电桩严重不足。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重新布置充电站和充电桩智慧停车,但这在目前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因为从城市用地的角度来看,大城市不鼓励大规模使用私家车,而城市公共停车位的数量有相关城市建设标准规定,一般不超过总停车位的10%,中部地区就更少了。 仅此一项,改造充电桩的可执行性就会大大削弱。

根据中国智能停车行业市场规模的变化趋势,前瞻研究院预计,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不断发力,近几年行业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 预计2027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46亿元左右。

充电桩与智慧停车是“互为市场”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智慧停车”。 它是一项智能服务,可以让车主更方便地找到停车位,包括线下和线上。 线上是车主通过手机APP、微信、支付宝获取指定地点的停车场、车位空置信息、收费标准、是否可预约、是否有收费、共享等服务,实现预购-支付和在线结账功能。 线下使用电子收费快速通行,取代以往人工收费。 此外,还将为大家提供专属停车位,如大车型停车位、新手司机停车位、充电桩停车位等个性化服务。

可见,智慧停车服务的大规模推出,必将解决大部分“停车难”问题。 而随着国家对“油改电”的大力支持,桩车同步爆发式增长、相互促进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 在政策利好、城镇化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作为智慧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停车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方面是新能源浪潮带来的智能充电需求,另一方面是城市“停车难”带来的智能停车需求。 两者的结合将打造新能源时代最大的风口。 未来,新能源车主再也不用担心充电问题了。

随着老龄化加剧和“银色经济”的兴起,在国家大力支持养老产业的背景下,智慧养老产业正迎来良好的发展期。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依托。 三种模式相互补充,相互影响。 未来,在智能硬件、智能平台的助力下,智慧养老将从“助老”向“用老”、“孝”爆发。

智慧养老仍处于“助老”阶段

一般认为,“智慧养老”最早由英国Life Trust提出,又称“全智能养老系统”,打破时空限制,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展。 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定义,智慧健康养老是指面向居家、社区和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的传感器网络系统和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速、高效、低成本、物联网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其具体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以智助老、以智用老、以智孝。

从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来看,2017年及之前可以概括为智慧养老服务行业的培育期。 在此期间,适应养老服务行业的法规政策、标准和创新体系以及诚信交易环境将逐步建立,众多智慧养老服务企业将不断推陈出新。 2018-2020年前后是智慧养老服务行业的成长期。 2020年后,基于网络的无形市场规模将逐渐接近传统有形市场规模。 预计此时智慧养老服务行业将进入行业爆发期,与此同时,智慧养老也将从单纯的“助老”向“用老”和“用老”方向转变。孝敬老人”的口号迸发出来。

智慧养老市场格局基本确立

(一)从政策层面看,2019年是智慧养老政策元年。 据前瞻网不完全统计,2019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出台70余项相关智慧养老政策,而2018年只有50余项。

(二)从需求来看,201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4亿左右,占全国人口的18.1%。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绝对规模大、发展速度快、老龄化明显、发展不平衡、波动大等特点。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将呈现总量和质量双提升的发展趋势,这将给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

(3)从竞争角度看,市场仍处于增量拼杀阶段。 根据前瞻对三批智慧养老示范企业的统计,示范企业中信息科技企业50家,占比43%,其次是养老服务企业24家,医疗科技企业20家。 根据亿欧2019年5月发布的数据,共有31家企业涉足智慧养老行业。 据前瞻统计,12家上市公司专注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绝大多数企业通过与政府部门(如民政局)合作提供智慧养老服务行业。全面的解决方案。

(4)从技术角度看,通用技术包括简单定位、人机交互等,而功能定位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老年人异常行为监测、血糖监测等技术; 智能硬件技术包括可穿戴设备、便携式监控设备、自助检测设备、监控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而服务系统平台则基于大数据、云计算、5G移动互联网等技术。

(五)从模式端看:从运行模式分析,我国实施的“9073”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 从服务模式分析,以医疗模式为主,文旅模式为辅。

(六)从制度看:政策体系和投资体系完成了“预热”工作。 产品创新的技术体系正在建立。 中国老龄协会于2019年4月发布《需求方视角下老年人消费需求意愿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养老产品种类超过6万种,日本有 40,000。 种类繁多,占2/3以上。 我国研制的产品仅2000多种。

智慧养老 意义_智慧养老_智慧养老管理系统

我国养老模式以居家社区为主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和失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在全国推广,原有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不断变革中得以存续。 与此同时,各种新型养老服务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养老服务可分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类。

截至2019年末,全国60岁老年人口25388万人。 按照“9073”养老服务格局,我国目前社区养老人数应在1777万人左右,而按照“9064”养老服务格局,则约为1523万人。

根据《智慧养老研究趋势》,“智慧养老”按空间位置可分为智慧家庭、智慧社区和智慧机构三种模式。 智慧养老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网融合”支持智慧养老服务实施,以“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满足服务需求,以技术支撑实现多窗口、多领域服务资源。 有效对接。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按照我国“9073”养老服务计划,90%的老年人在家养老,7%在社区养老,3%在养老机构养老。 智慧养老的重点也主要是社区居家养老。

智能设备和养老平台是智慧养老的核心创新

智慧养老产业链条长,涉及行业多。 它的顺利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社区、家庭的通力合作。 近年来,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现场扶持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相关科技企业和智慧养老产品服务的扶持力度; 同时,通过服务外包等方式与服务中介、大数据公司、互联网公司、相关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各类养老供给主体的专业优势,开展协同创新。

据前瞻分析,智慧养老上游服务链包括智能设备、养老平台、护士培训、养老金融、家政服务、文化生活等。与传统养老有很大区别。

我国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核心问题是难以兼顾运营成本和服务质量。 无论是社区还是机构,前期都涉及巨大的建设成本,后期不成比例的运营价格和服务都会影响老年人的体验。 我国之所以以居家养老为核心,主要也是为了降低养老前期涉及的建设成本,但存在居家养老居家监控不完善的问题。

智能设备和信息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居家养老的监控问题和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成本问题。 2019年6月,浙江春熙堂“互联网+”智慧养老项目启动,用智能终端+智慧养老平台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政府通过养老服务补贴、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方式,向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员、独居人员、空巢老人、老年人免费发放智能设备。 智慧养老专家Ai Care与春熙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项目提供智能终端设备——小鲸鱼智能手环、S3智能手表、远距离智能医用血压计,以智能终端设备为服务入口,结合智慧康养服务信息平台,构建统一开放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平台服务资源的有效运营,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智能硬件以个性化、多样化为发展方向

2017年2月,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丰富智慧健康养老供给养老服务产品。 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应用环境,开发健康管理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测设备、居家服务机器人等,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照护需求。 智能硬件产业可重点发展国家支持的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

智慧养老平台围绕健康生活、幸福生活、安全生活

如今,智慧养老平台已成为养老的流行趋势。 智慧养老平台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打造“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 该模式极大地帮助养老机构提升管理效率,涵盖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日托等多种养老形式,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专业化、智能化的服务。 未来智慧养老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有效监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安全状况和日常活动,全面满足老年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智慧养老产业规模将超4万亿

近年来,在国内信息技术产业与健康医疗产业深度融合的刺激下,据中国工业经济信息网统计,2019年我国智慧医疗产业规模近3.2万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 ,预计到2020年智慧养老,产业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

以上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等解决方案。 .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家APP】,您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交流互动。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