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12月6日,来自科技、公安、交通、住建、铁道、民航、工信等主管部门、相关单位领导、行业专家等1000余人,迎来了中国一年一度的盛会。智能交通产业。 事件。
大会将举办20余场论坛,涵盖城市交通治理、无人驾驶发展、能源与交通、智慧出行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图等。主题为“持续交通新格局”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
新时代,城市交通信息化正在重塑
新时代,城市交通信息化如何重塑? 6日,原国家建设部部长、十一届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王广涛在题为《数字化转型下的城市交通治理》的主旨报告中表示,数据驱动下的城市交通系统正在加速重组。 ,研究的对象也从交通工具转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调人们需求的转移。 共享出行和出行服务都会对重塑城市交通产生影响。
王广涛认为,北京市交通科学研究院在回龙观小区进行早高峰时段居民地铁预约试点,是一个以人为本,重构城市交通体系的好案例。
2020年3月6日起,北京地铁昌平线沙河站、5号线天通苑站试运营预约出行,至今已运营640天。 根据提供的信息服务,将路上车站候车时间改为在家候车时间,出行准确准时。 据统计智能交通,沙河站日均预约人次4400人次,每天节省排队时间221小时,人均节省排队时间5分钟。 在不改变运营安排或对车站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前提下,减少旅客站外排队时间。
在谈到智能交通的最大机遇时,王广涛在当天的报道中认为,数字信息的连接是最重要的。
未来船舶运输将主要依靠人在岸上操作
未来水路运输的技术趋势是什么? 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闫新平院士在《新一代内河航运体系建设与展望》中认为,随着智能化系统的逐步发展和岸基控制及控制环节技术的逐步成熟,未来的运营方式,船上船员数量将大幅减少,船舶运输将主要依靠人在岸上作业。
闫新平透露,我国新一代航运系统项目已经有了一些探索项目。 2019年,科技部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导航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选取近海船舶和内河船舶两个典型场景,进行岸基驾驶控制和远程操作试验。 青岛造船厂制造的“智飞”号集装箱示范船成功进行海试,实现了遥控、自主航行等功能。
资料显示,“智飞”号是我国第一艘具有智能航行能力的商用运输货船,也是目前在建的全球最大智能航行船。 船体总长约110米,型宽约15米,型深10米,设计航速12节。 该船具有手动驾驶、遥控驾驶和无人自主航行三种驾驶模式,可实现对航行环境的智能感知认知、自主航线规划、智能避碰、自动靠泊和离泊、遥控驾驶。
“以数字化为核心的航运发展,将更好地赋能我们的运载工具、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从而实现航运新业态。” 闫新平说。
未来或将形成新的万亿级产业生态圈
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伟在题为《新形势下我国智能交通创新发展》的主旨报告中,对我国智能交通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思考国家的智能交通。
黄伟认为,智能交通是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将打破智能交通传统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还将推动交通领域新技术不断创新并逐步产业化,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万亿级产业生态圈。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网络化管控是我国智能交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但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黄伟在报告中指出,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融合缺乏测试验证体系、安全准入无根据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当天的开幕式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曹健林在致辞中认为,下一步中国交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最重要优势。
曹健林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交通领域等科技领域的合作。 如材料、集成电路和精密制造。
(记者焦阳实习记者孙宇)
——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重大教育活动盘点
2019年以来,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围绕“龙湾优质教育、优质学习”发展战略,抓住未来科技新机遇,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将信息有机融合,打造泛在学习。教育信息化环境 从科技、教学、安全等方面入手,全面启动智慧教育,抢占未来教育制高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组建未来学校联盟,数字化校园全面转型升级
2019年3月29日,未来学校建设推介会暨智慧教育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龙湾区举行。 龙湾区教育局与中国联通温州分公司、钉钉公司签署智慧教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首个未来学校发展联盟。 计划在5年内建设10所“未来学校”,并逐步向全区学校延伸。 构建“局-校-家”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工作平台,助力学校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开启智慧安防时代,平安校园建设持续加码
2019年4月,龙湾学校智慧安防进一步升级,龙湾二外、龙湾国际少儿艺术学校率先迎来“刷脸”进校时代。 同时,两校在操场、河边、围栏等人员聚集场所安装了“异常行为模式预警系统”,可对学生追逐打架、拥挤等行为发出预警。推,攀爬。 防止坠落、踩踏等安全事故的提示。
截至2019年底,龙湾区共建设校园访客系统145个,智慧用电系统873个,实现了全校高清探头、智慧用电系统、访客系统的全覆盖。 建成教育系统平安校园智慧管控中心,累计接入监控通道6231个,接入率100%,校园安全持续提升。
“互联网+”设备升级,智慧校园生态初具规模
2019年9月,龙湾区学校实现录播教室全覆盖。 据统计,全区累计投入1100万元,对中小学录播教室、一体机、智能班牌、阅读屏等“互联网+教育”设备进行改造升级。 ,推动学校网络改造升级,初步构建实时泛在网络学习环境。 龙湾区第二外国语小学和龙湾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已成为全市信息化示范学校。
未来,龙湾区将进一步打造智慧教育工程,实施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基础教育精准教学、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教育资源共享四大举措,促进未来学校的建设。 建设龙湾教育大数据中心,打造龙湾教育信息化2.0版本,构建适应龙湾“素质教育”发展需求的教育信息新生态。
龙湾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徐海莲表示,要让智慧引领教育,让教育产生智慧,就需要做好路线图,按照“高位、稳中求进,重在应用”,为区域未来教育绘制路线图; 精准制作施工图,按照“行政推进、项目化运作、精准把脉”的推进方式,推动智慧校园“百花齐放”; 要切实做好应用图,遵循“重应用、重实效、重服务”的本能初衷,服务教学、服务管理智慧教育,为未来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龙湾区教育局保卫科副科长张义森指出,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保护校园安全,不仅要靠我们自己,更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改变过去低效、被动的安全管理方式,让校园更加智能化。 安全。 人脸扫描设备、各类预警系统、智能用电管理系统、智能控制中心等,都旨在消除校园内的各类安全隐患,为校园安防装上“聪明的眼睛”和“聪明的大脑”,全面提升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