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没有自己的电脑、飞机、军舰、导弹……就称不上强国。 科技部副部长许冠华说得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引擎、外贸的支柱、国家安全的保障。 只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制造业,才能形成我国综合国力的坚实基础,才能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基本物质需求。
十三年前,面对我国制造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严峻形势,国家在“863”计划中确立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主题。 在组织专家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动员近万名科技工作者深入20多个省(市)的数千家企业,推广现代集成制造的理念、技术、工具和实施方法。 10多年的艰苦创业,让一大批老企业焕发新生制造业信息化,一大批新兴企业如虎添翼。
摆脱画板,赶上信息化
唱到《绣荷包》,人们就会想起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刺绣。 今天,如果民间艺人到深圳华艺公司参观,一定会惊叹得说不出话来:几十台机头同时运转,每台机头每分钟缝制数百次,这是任何熟练艺人都望尘莫及的。 电脑辅助设计,刺绣操作智能化,花型设计灵活,随心所欲,换色一键简单! 目前,华谊产品已占据国内近80%的市场份额,并远销世界15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是从“抛图”开始的。 “画板”首先在建筑和机械行业取得突破。 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从1987年开始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他们完成的1600个市政工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影响。 试点成功后,29个省(市)10万多家企业开始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深圳康佳集团总经理助理邓斌告诉记者,康佳现在生产的电子产品有500多种,每一种产品都需要一套模具,模具不断更新。 离开电脑是不可能的。 康佳很早就认识到CAD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巨大作用,不断加大技术投入。 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由二维向三维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模具开发的中间过程。 以前加工一个型腔需要十几天,现在3天就能完成。 他们还将模具的设计模型通过互联网发送给零部件供应商,实现了与供应商的信息集成,进一步缩短了模具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交货周期。
增强实力打大市场
其中,有著名的东方汽轮机厂和东方电机厂。 记者采访时,正值两家工厂CIMS项目一期工程验收之时。 作为“三线”大厂,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开发,这两家工厂决定实施CIMS项目。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他们在设计部和生产部之间建立了45公里的数据网络并联网,缩短了设计加工周期,国内外客户的订单和意见都可以看到随时。 汽轮机关键零部件全部采用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研发三维立体设计,进行模拟安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成品率大大提高。 由于制造手段先进,东方汽轮机厂的产品畅销,国内订单源源不断。一家与其长期合作的外企说:“你们生产多少,我就想要多少。”
实施CIMS项目的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击败竞争对手,与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达成合同,成为美国波音公司的飞机部件承包商,因为他们有能力缩短生产时间飞机机头的周期为原来的一半。 在这里的电脑里,你可以查到一个零件是谁设计的,是谁加工的,卖到哪里去了,目前在哪架飞机上使用。你还可以从电脑上看到今天哪台机器做的工作多,哪台机器是少干活,及时调整。
据我国实施CAD的138家企业统计,76%的企业产品设计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91%的企业产品质量显着提高,72%的企业成本显着降低。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通过CIMS应用示范项目验收的50多家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1/2~1/3,库存占用资金减少20%到50%,产值增加50%到100%。
凝聚产学研,勇攀高峰
制造业信息化从一开始就强调生产单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结合。 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到厂,从企业发展的瓶颈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由企业分步实施。 10年来,产学研紧密结合,攻克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 1994年,清华大学CIMS工程研究中心荣获世界制造业最高奖项——美国制造大学领袖奖。 1995年,北京第一机床厂荣获美国制造业协会颁发的行业领袖奖。 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荣获校领导奖。 一个国家两次获得该奖项,中国是第二个国家。
CAD应用工程通过科学评估论证,筛选出13款集成度高、系统性能优越的软件,二维绘图软件基本成熟。 CIMS示范工程攻克了并行工程、系统集成框架与平台等重大关键技术,成果已在10余家企业应用。 在产业化方面,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高水平产品。 拥有自主版权的11个系列50余款产品,涵盖了我国CAD、CIMS所需软硬件产品的85%以上。 同时培养了数十万科研、开发、应用、管理和产业化队伍。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参与这项工作的广大科技和管理工作者深知,他们其实是在推进一个强中国筋骨的工程。 国家“863”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吴成院士信心满满地说,我们探索出一条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之路,是振兴祖国的强烈共同愿望和造福人民的有效结合市场经济机制下。 这条路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现代化的明天!
《人民日报》2000.01.09
为全面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总结示范企业典型经验,高起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政府部门、我会联合国内多家制造业协会组织的“2013(第四届)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推进大会”定于2013年11月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聚焦推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展望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制造业信息化,解读两化深度融合背景下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大会拟邀请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制造业协会领导及业内知名专家参加。 现将会议具体情况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二、会议内容
一、会议内容
1)邀请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就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广大制造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提升发展竞争力进行政策解读和宏观指导;
2)邀请各制造业协会领导介绍本行业两化融合发展趋势及深度融合战略;
3) 邀请业内知名专家深入剖析企业信息化深化应用方案和实施策略; 多角度解读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云计算等新技术给企业信息化带来的机遇;
4)邀请知名IT企业(服务商)为广大制造企业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和最新产品,协调企业主体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上下游供应链的管控, ETC。; 如何构建信息系统有利于公司扩张、兼并和集团管控的需要; 如何挖掘和分析现有数据信息,帮助企业提高决策能力。
二、方案及产品展示
大会将设立方案及产品展示区,展示优秀的解决方案和最新产品; 与会者可洽谈制造企业信息化项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