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 华为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白皮书
: 智慧城市成功案例集
:区块链赋能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
: 2020智慧城市产业地图报告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 5G赋能智慧城市白皮书
: 华为智慧政务解决方案
: 中国联通:5G智慧交通白皮书
: 智慧教育场景白皮书
: 智慧社区(企鹅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 未来智慧园区白皮书
: 智慧消防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平台建设方案
: 中国电信智慧环卫解决方案
: 智慧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 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调研
: 中国智慧企业转型升级蓝图
: 2019中国智能家居发展白皮书
: 中国智慧塔白皮书
: 华为应急指挥解决方案
: 5G时代智慧医疗白皮书
: 智能工地解决方案
: 2020年智慧零售研究报告
: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趋势报告
: 中国智慧城市厂商全景报告
: 5G智慧城市安全需求与架构白皮书
: 智能能源白皮书
: 2020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
:华为五大场景智慧应急解决方案
: 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 华为智慧企业总部大楼解决方案
: 中国智慧金融报告
: 2021中国智慧养老服务发展报告
: 阿里云物联网办公园区解决方案
: 中国智慧园区标准化白皮书
: 2021年智能蔬菜市场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城市白皮书
: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咨询方法论
: 首都智慧地铁发展白皮书
: 百度智慧城市白皮书
: 百度智能交通白皮书
: 四川省“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 城市运营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
: 珠海智慧新型城市“十四五”规划
: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智慧园区建设指南
: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智慧社区建设指南
: 2021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指南
: 2021中国智慧城市长期运行研究报告
: 2021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
智慧工业园区:百度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百科全书(140页)
: 2021年中国智慧医疗产业白皮书
: 2021智慧文旅5G应用白皮书
: 基于5G的智慧交通应用实践白皮书
: 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发展报告
: 2021中国智慧城市AIoT应用研究
: 华润:智慧城市白皮书
: 2021新型智慧城市产业地图研究报告
: 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百强案例
: 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方案
: 中国电信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
: 中国智慧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智能多功能杆发展白皮书(2022年版)
: 海纳云智慧城市白皮书
: 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年版)
: 2021中国智能存储研究报告
: 塑造 2030 年城市未来的 12 大趋势
: 2021智慧园区发展研究报告
: 2021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报告
: 2021中国企业智能通信产品研究报告
: 理想智慧社区白皮书(2021)
: 智慧城市的下一站
: 智慧城市中的数字孪生
: 智慧城市白皮书 (2022)
: 未来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
: 中国联通5G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
: 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发展
: 2022天津城市智能体白皮书
:中国智能家居趋势研究报告(2022)
:“新型城市建设”建设与发展白皮书(2022)
: 中国智慧应急现状与发展报告
: 未来城市空间2.0
: 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2022年版)
: 新中国企业智慧管理平台研究报告
: 园区智慧出行标准化白皮书(2022)
: 智慧产业园区标准体系研究报告
: 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应用(1.0版)
: 智慧停车发展与智慧停车系统白皮书
: 2022年体育场馆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导则
: 智能供应链白皮书
: 智慧医学实验室建设白皮书
: 2022年智能社区行业报告
: 百度智能云 智慧水务解决方案
: 低碳智慧园区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 华为智慧教室解决方案
: 联想区域智慧教育云解决方案
: 智慧物流园区白皮书
: 5G时代智慧医疗白皮书
: 江苏智慧法院建设白皮书(2018-2022)
: 2021-2022中国智慧医疗产业白皮书
: 社区园区无人配送智能网络基础设施
: 5G+智慧园区白皮书
: 5G+智慧教育典型应用场景白皮书
: 5G+智慧能源典型应用场景白皮书
:5G智能新安防业务发展白皮书
: 5G新型智慧小镇白皮书
: 5G智慧场馆白皮书
: 5G智能端口白皮书
: 5G智慧燃气白皮书
: 5G智慧水务白皮书
:《5G+智慧公路》交通运营与安全白皮书
: 2022城市更新白皮书
: 广东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导则(试行)
: 城市感知系统白皮书(2022年版)
: 2022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洞察报告
: 中国智慧园区发展白皮书(2022)
: 全光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22)
: 2022智慧商业园技术白皮书
: 中国智慧企业发展报告(2022)
: 智能铁塔技术前沿报告(2022)
: 海纳云智慧社区白皮书(2022)
: 中国联通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化运营服务白皮书(2022)
: 2022中国智慧园区市场洞察报告
: 2022 年全球智能资本报告
: 2022智慧物流园区发展研究报告
以下为部分报道
毛峰藻
未来五到十年,将是我省制造业发展极其重要的时期。 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顺应国际制造业发展大势,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基地,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对我省企业,实现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期间,我省制造业信息化的总体要求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制造业信息化作为转变经济方式的着力点。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提升湖北工业整体素质为突破口,持续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促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与制造业设计、生产、管理的融合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加快发展、引领未来,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国家。
基于以上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我省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聚焦一条主线,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 把握两大趋势,即制造业信息化融合协同发展趋势; 突出三个层面,即突出企业信息化示范推广、重点共性技术攻关、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抓住四个重点,即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重点推进我省汽车、船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化工等优势产业信息化建设。 为提升我省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增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加快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应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工作取得重点突破。
一是深入开展企业应用示范推广,重点行业应用深化取得重要突破。 要实施以“图纸”为标志的企业设计制造信息化和以“账表”为标志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 所谓“绘图制图”示范工程,是针对企业提高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3D产品模型为核心,进行产品设计、分析仿真、工艺规划、CNC机加工、检测监控等综合技术应用示范,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和无纸化应用。 所谓“拒帐”示范项目,是针对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开展以ERP为核心的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实现一体化整合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运营管理信息。 业务协作。 从而使公司产品开发周期显着缩短,制造和管理成本显着降低,经济效益显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着提高。
二是大力组织技术攻关,在具有特色和优势的行业应用软件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 无论是设计制造软件还是管理软件的开发,都要以企业应用需求为导向,聚焦重点行业,为企业提供实用化、专业化、系列化的产品。 重点发展一批与制造业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的专业工具和集成平台,培养一批软件开发人员和系统集成人员,推动制造业技术升级。
三是加强制造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在形成较为完备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重点咨询服务机构,形成多层次、专业化的技术咨询服务网络。 推动全省专业化、市场化、平台化制造业信息化服务机构发展制造业信息化,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和质量。 积极搭建区域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要采取有效措施,有效保障制造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 一是完善组织基础,形成协调机制。 制造信息技术工程具有需要多技术支持、多系统联动、多方位协同的特点。 要形成省、市(州)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的合力,共同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发挥专家作用,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咨询,统筹项目管理。 二是加强战略研究,落实发展规划。 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综合考虑、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分步实施。 三是组织重大专项,推进项目建设。 每年选派一批代表企业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推广,组织开展重点共性技术攻关,支持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开展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制造业信息化基础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 开展多种形式和方式的培训。 重点培养既懂生产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企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五是形成多元投入,保障资金落实。 各地要积极落实地方财政扶持资金,引导企业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投入、应用和受益主体。 (作者系省科技厅副厅长、省制造业信息化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