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信息化统一咨询项目-新闻资讯-康沃思物联-楼宇自控、智慧园区、IBMS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新闻资讯

实时动态,深度解析,把握行业脉搏

首页 > 新闻资讯

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信息化统一咨询项目

发表时间:2023-02-19

7月11日下午,公司与埃森哲()公司正式签约公司统一信息化咨询项目,标志着公司信息化“SG186”项目——公司信息化统一咨询基础项目正式启动。 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舒印彪出席签约仪式。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咨询_信息化咨询_咨询信息手册

公司信息化统一咨询项目包括业务咨询和信息技术咨询两个方面,历时五个月。 整合各级咨询,咨询结果在全公司共享,有效指导各级信息化建设。 经过广泛调研、严格筛选和统一竞争谈判,公司选择了全球领先的咨询公司埃森哲公司承接信息化统一咨询项目。

咨询信息手册_信息化咨询_信息安全服务资质咨询

舒印彪指出,在国家电网公司这样覆盖面广、发展不平衡的集团公司,建设一体化的企业级“SG186”工程体系涉及面广、难度大。 专业优势。 引入咨询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成熟经验,系统设计建设方案,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把握,确保“十一五”末公司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年计划”。

舒印彪要求各有关部门统一思想信息化咨询,充分认识信息化统一咨询的重要性; 树立信心,高质量完成各项咨询任务; 多方合作,充分保障咨询目标的实现。

星洲产业园持续引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电站、分布式天然气发电、集中供能能源站等减排项目,持续优化园区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 现有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8兆瓦,年发电量超过1800万千瓦时,并配备160兆瓦时的储能电站。 建成后,每年至少可产生500万度绿色清洁电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400吨。 同时,园区计划在园区内投资建设4×10兆瓦级天然气分布式发电项目,每年至少可减排14万吨。 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案例二: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位于孟宿经济开发区江苏工业园区,能源、化工、建材等资源丰富。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依托当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智能电网系统,推进能源转型,构建以“风光储氢车”为核心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 同时,配合数字基础设施,推动零碳产业、电解铝、绿色氢钢、绿色化工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构建以“零碳新产业”为基础的创新体系。零碳能源。

鄂尔多斯远景零碳产业园效果图

园区80%的能源直接来自风电、光伏和储能,另外20%的能源基于智能物联网的优化,多了就卖给电网发电,并在需要时从电网中回收。 ,实现100%零碳能源供应。

目前,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已建成占地约400亩的现代化动力电池工厂,一期产能10GWh。 根据规划,二期总产能将提升至20GWh,将提供安全、高能量密度、高耐久性、高性价比的高功率电池,也可提供10GWh以上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储应用,支持风光储氢等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工程,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 降低电力成本。

案例三:青岛中德生态园

青岛中德生态园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扩建面积29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公里。 这是中德两国政府建设的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 围绕生态标准制定与应用、低碳产业布局与发展、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与推进“三大领域”,中德生态园建立了零碳试点园区指标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城融合建设零碳社区样板,争先做零碳试点区和碳中和灯塔基地。

园区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推动能源转型。 同时,打造零碳建筑,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和装配式建筑,实现100%绿色施工和绿色建筑。 此外,推进园区管控数字化转型,构建零碳运营体系,实现园区碳排放监测管理数据化。

其中,在能源消费方面,中德生态园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 作为青岛市首批“非煤化”试点地区之一,将构建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并实施泛在能源电网技术,运行山东省首个泛在能源电网联网,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6兆瓦,供能面积近100万平方米。 此外,中德生态园还开创了“智慧绿塔”模式,采用新型太阳能光伏板作为外幕墙。 通过光伏板的使用,为建筑物及其使用者的用电需求提供支持,将在建筑物内获得的能源暂时储存起来。 楼内高效锂离子电池,平衡小区负荷电流,缓解国家电网高峰负荷。

案例四:柏林零碳智能园区

柏林零碳科技园位于柏林市中心西南部,占地5.5公顷,拥有25栋建筑,150家创新企业,近3500人。 零碳智慧园区作为欧洲首个零碳智慧园区,以能源转型赋能零碳智慧园区建设,实现从百年前的天然气厂到零碳智慧园区的转变。 2014年,德国联邦政府制定了2050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气候保护目标。

园区水塔咖啡厅配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利用小型热电联产能源中心完成供暖、制冷和供电。 勃兰登堡州农业废弃物制成的沼气通过天然气管网输送到园区能源中心每年可燃烧2兆瓦时的电力,足以满足1300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发电余热可将水加热至90摄氏度,通过2.5公里的供热管线满足园区供暖需求。

园区中心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通过覆盖屋顶的光伏板产生清洁电力,再转化为集分布式供能、就地用能、储能为一体的智能电网系统,为170余人供电公园里的电动车。 充电桩提供能量。 同时,高达1.9MWh的电池储能系统由奥迪回收的废旧汽车电池组成,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零碳智慧园区内部建筑外墙上悬挂大型藻类生物反应器,借光合作用每年生产200公斤藻类,每公斤藻类可吸收2公斤二氧化碳,去除有害物质。二氧化氮等废气。 在净化空气的同时,还可将藻类提取加工成绿色粉末,在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用作营养添加剂。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园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通过供给、监测、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示范效应,带动整体经济低碳高效发展,是降低能耗和精准减排的关键落脚点。 智慧园区之后,绿色、智能、安全、低碳将成为未来园区发展的新形态,建设零碳智慧园区势在必行。

案例五:海信江门零碳智慧园区

海信(广东)信息产业园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是集多媒体、家电、通讯及相关配套产业链产品为一体的综合性制造产业园。 海信江门园区主要通过能源改造和应用改造,推动园区低碳转型和产业升级,打造零碳智慧园区。

在能源转型方面,园区建设能源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和节能减排实现智慧能源管理。 在应用改造方面,一方面,园区通过建设零碳建筑,对空调、通风、集中供热等系统进行节能改造; 零碳生产,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实现园区绿色发展。

案例六:重庆爱城公园

通过建设零碳建筑推动园区应用改造,实现园区能源自给自足,减少园区碳排放。 园区打造“智慧大脑”,推进园区管控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节能管理运营,刷新“最全5G城市智慧生态、首个机器人友好型园区、最大步行-在屋顶花园、碳中和低能耗社区”等多项记录。

重庆人工智能城市园区通过在建筑间部署智能塔、智能座椅、在建筑屋顶铺设光伏发电等方式智慧园区建设,实现园区内能源自给自足,减少建筑碳排放。 智慧杆塔集智能照明、环境监测、绿色能源、设施监管等功能于一体。 一方面自带光伏,可实现公共智能照明,同时作为汽车充电桩和USB手机充电设备,为园区内用户的电动车和手机充电,实现绿色能源。供应和减少碳排放。 此外,建筑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屋顶铺设光伏,提高园区能源自给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
0791-86572999
邮箱
sales@ctrlworks.cn
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
微信号:ctrlworks-cn